分享

黄帝内针——略谈内针的导引

 武医同修 2019-03-05

赖梅生医师:

(一)概述

导引,是一个“感而遂通”的过程,也是一个“同气相求”的过程。“阴阳”是中的两面,通过“导引”,让“阴阳自和”,回到“中”的状态。《黄帝内针:和平的使者》第76页—78页中谈到,“导引”通过“”来实现机体阴阳的自和,“导从心入”,所以必须透过“感”来实现,“导引”就是通过“感”来实现身心的贯通,身心能够贯通,自然就“形与神俱”了。

我们接下来所要谈的“导引”,不是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导引图》,那个“以肢体的动作与呼吸相配合”的方法,算作“外导引”。我们所要分享的,是“内针导引”,是内在的心法。

内针导引”,包括“自我导引”、“医患导引”等内涵,“自我导引”的目的是为了导出“中”的感觉,“医患导引”也是为了达到“中”的状态。关于“医患导引”,如果用一个词语去形容,我认为,应该是“医患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达到“明”的状态和“中”的状态。

以下的分享,将从“作用”、“对象”、“时间”和“方法”等四个方面来展开。

(二)作用

“内针导引”的作用是什么?一个是“”,明事理,明白“导引”就是“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一个过程,让医患之间心与心相连;一个是“”,导引的过程,就是引导“阴阳”达到“阴平阳秘”的过程,导引的作用,在于“启中”、“用中”,进而“和合阴阳”。

这里的“和合”,既包括“患者自身的阴阳和合”,又包括“医者与患者的和合”,这就引出了“内针导引”的第三个作用——“相得”,是“心”的相得,是“医者”与“患者”心神的沟通,是通过“心神”的沟通,达到“和合”的状态。“相得”是医患之间,形成一种“共同意识”。

这种“共同意识”,有时候是很难形成的。有的时候,患者在用脑袋去想问题,很难将心神观照在当下,通过内针的导引,让医患相得,将医者与患者的焦点关注在患处,进针后,不宜将焦点关注在针处,要感受患处的变化,而不是一直感受进针处是否酸胀,是否得气。

大家不妨尝试用这个思路扎针,扎完针后,让患者立刻感受患处的变化,或许,通过这个思路,将“神”放到“患处”去,而不在扎针的位置,进而“守神”。也许,通过这样的一个转变,你的疗效就会不一样,也许就能让你的针法,有一个大大的提高。这是内针的不传之秘。

对于医者,我们需要发“大慈恻隐”之心,要发普救含灵”的愿。面对现在的医患关系,背负着道德压力,身为医者,能不能做到“该出手时就出手”呢?如果我们有一个“诚”的状态,内心是“坦坦荡荡”、“无欲无求”的感觉,就不会被太多的念头所牵制,“诚则明矣”,心“明”了,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遇到一个晕倒的病人,我们要不要第一时间冲过去呢?在以前,我可能会选择偷偷走开,现在的我,可能会选择站出来。面对“救”与“不救”,我们也可以找“中”的状态,可以选择不亲力亲为,第一时间拨打电话叫救护车,也强过漠不关心。

面对社会上的类似事件,遇到“不出手相救”的医生,我们要冷静下来,不要去进行道德谴责,因为我们不是当事人,不知道他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做出的决断,不说别人,只看我们自己。在课堂上,有一位同学推荐了一部电影,名字叫《搜索》,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这个话题引发了课上同学们的热议,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们要接受自己。不管你做了什么决定,要相信,当下的你,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选择。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说过,“中”的状态是因时而异的,过去的“我”所面临的状态,那个时候的“中”的水平,和现在是不一样的。

用现在的“中”的标准去评价过去的“中”的状态,用自己的“中”的标准去评价别人的“中”的标准,都是不妥的。你有你的选择,别人有别人的选择,不同状态下,同一个人也会有不同的选择,你不是当事人,不要对他过度的苛责,当你不知道他为什么不救时,他有他的道理,他选择了,我们相信他;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救,你可以去救,接受自己,告诉自己:“我承担做这件事情带来的一切后果。”假如能够承担后果,就心甘情愿站出来,此时,你就是“诚”的状态。

“诚”,就是坦然地面对自己,如果自己在当下状态选择做与“君子”相对的“小人”,可以接受自己,这就是处在“诚”的状态;如果你选择做“小人”,对外又展现出“君子”之貌,这就是“不诚”的状态。在“诚”的状态下,发“普救含灵”的愿,一般来说,不会有医患问题,即使出了问题,你也要接纳自己,你要想,这是对你人生的历练,从这个坎上跨过去,你就接近了“大医”的状态;让自己不断进步,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越来越喜欢自己。某种意义上讲,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对象

导引的“对象”,一个是“患者”,一个是‘医者’。患者是“本”,医者是“标”,我们需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如果患者不配合导引,没有办法去接受当下的改变,那我们能做的就有限。如果患者的状态是“”的,你可以感受到,他是可以清晰地表达当下的不舒服的,跟他对话,医患是“相印” 的,能够和“感觉”在一起的患者,是处在“明”的状态的;如果患者的状态是“模糊”的,能够简要的表达当下的不适,但不够清晰;如果患者的状态是“不明”的,没有办法表达自己的不舒服,注意力一直放在过去,回忆自己若干年前的不适,往往答非所问,言不对题。这类患者往往过于用“脑”思考,不能用“心”去感受,“心”不能主神志,就会造成“神”的失守。


对于医者需要我们更加耐心地去做“自我导引”和“医患导引(医患沟通)”。通过练习上述两个“导引”,提高自己的觉察力,随时随地能进入感觉,在每一次实践中积累经验,反思每一次“导引”的得失,对于“得”的东西,我们能不能运用到对下一个患者的导引中去;对于“失”的东西,我们能不能避免在下一次的治疗中再次出现。此外,医者需要发大愿,需要全力,方能会“真”,通过会真,方能“全神养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忌讳,切勿恃此所长 ,专心名利;也不宜盲目按经验取穴,应“一针一导引”,保证每一针都符合内针的取穴规范,保证每一针后都引导患者观照当下患处。

(四)时间

导引的“时间”,分为“过去”、“当下”和“将来”,这是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去了解的信息。对于非急症,我们在进行内针治疗之前,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为什么产生这个病”。了解患者的“过去”,是“明诊断”,去了解“”、“”、“”,进而了解病情的“难易”,大概确定治疗的“疗程”。

很多时候,需要了解患者得了什么病,了解“过去”。如果仅局限在当下的“症”,“随证(症)治之”,某种意义上讲,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患者处在急、重症的状态,察觉他有潜在的危险,当需送患者去接受急救治疗,面对急重症,可以呼叫救护车后,对患者采取内针急救。

医者要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如果没有把握,在进行急救的操作之前,“叫救护车”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对于“风险”的把控,是我们医者时刻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遇到“情志因素”复杂的患者,会需要耗费较多的问诊时间,这需要医者做权衡。如果医生把患者的心扉打开,揭开了心中的“盖子”,那就要为这个行为负责,如果患者向你倾诉心结,医者有义务为患者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方案,以调情志。

当患者来到你的诊室就诊,你要了解患者“当下”的状态。在这里的“医患导引(医患沟通)”,我们又分为“进针前”、“进针时”和“进针后”。

进针之前,通过问“症”,来进行内针的取穴。此时此刻,患者有什么不舒服,不舒服的位置在哪里,“六”是“六经辨证”,“三、二、一”是取穴路径,有明显的症状,就从“症”入手;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时,可以从“六经辨证”入手,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回到《伤寒论》进行学习,去品味原汁原味的“六经辨证”。问症的时候,很多患者“睁开眼睛,就胡思乱想”,试着让他闭上眼睛,也许就能“回到当下”。

在进针时、进针后,让患者处在“一”的状态。如果患者诉右手手腕“做炒菜动作”时痛,在左侧取同气,进针时,当即导引患者,让患者活动右手手腕,“做炒菜动作”,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很容易让患者的“”回到患处

在当下做导引(沟通)的作用有三:医患拥有当下的“共同意识”,按内针规范进行取穴,同时、同位,医患之间心心相印,即是“同气相求”;在“同气”的基础上,将针送到阿是穴内,即是“相火以位”,此为“守形”;让患者“观照”当下“症”的变化,即是“君火以明”,让患者持续观照患处,感受患处的变化,此为“守神”。

取针之后,需要和病人沟通“将来的注意事项”和“取针后身体可能出现的变化”。医者可以结合前面的“问诊”,留意一些细节,进而给出针对性的“注意事项”,如果这个症状是由“患者经常熬夜”带来的,那就嘱咐患者不要再熬夜,十一点钟之前睡觉;如果这个症状是由于“不良情绪”带来的,那就要进一步引导患者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就对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推荐李中莹老师讲的“NLP”,实际上就是希望大家能借用这个工具,从病人的语句中,发现他的正面动机,通过找到它,进而强化它,帮助患者从阴暗的一面走到阳光的一面。

在取针之后做导引(沟通)的作用有二:一方面,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医者需要告诉患者,病情的痊愈,往往需要过程,如果不用内针治疗,病情也许会继续发展;如果使用内针治疗,病情也许会慢慢趋向稳定,越来越好。

很多患者在第一天接受内针治疗后,稍有反复,第二天再接受治疗时,相较于前一日,病情有好转,但仍然不适。这种情况下,需要患者耐心接受多次的治疗,医者需要谨遵规范,找准同气,根据当下患者的状态随证(症)治之,如果患者配合,医者找到了“因、缘、果”中的“缘”,通过内针治疗,改变患处的“阴阳状态”,让症失去存在的条件,进而解除症候,使疾病痊愈。

(五)方法

“内针导引”的方法,分为“自我导引”的方法,和“医患导引(医患沟通)”的方法。

关于“自我导引”,可以在日常训练。从中央的任脉或阴跷脉(按跷)入手,来“从阴引阳”,感受“从阳引阴”,让身心“交感”,达到一个“和合”的过程。医生需要通过“自我导引”,提高自己的觉察力,来训练自己的感觉,让自己更多的进入到“感觉”的状态,这样,在面对病人时,你可能就会很清晰地感受到患者的状态。

赖医生所理解的导引方法:

1、体位:坐卧均可,推荐平卧,双手指弯曲,相对接触,轻置于前正中线上。

2、部位:可放于膻中穴(两乳头连线中点)或神阙穴(肚脐)部分。或身体正中线的其它部位。建议在一个部位练习长久一些后再换位置,那样比较能找到感觉。

3、呼吸:放松,平静呼吸或深呼吸。舌头抵在上腭处,或许更好;如果配合吐气法可能也很好。

4、时间:任何时间均可,睡前、晨起,约5时许更方便。持续时间建议大于30分钟。

5、注意力: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你的身体上,用心体会全身可能出现的一些微妙变化,如发热感、肠蠕动感,麻木感等。与你的感觉相连。刘老师说,勿希勿惧:不要去刻意寻找身体的变化,让身体告诉你;不要害怕出现的一些情况,如疼痛等,去观照它就好了,实在受不了时,将手移开就可以了。

关于“医患导引(医患沟通)”,可分为“语言”、“眼神”、“行为”、“评分”等方法。


首先来看“语言”,患者脑袋里想的东西,多半是不存在的,是虚的感受;患者当下的感觉,往往是真实的。医者可以通过“语言”来沟通,比如问患者:“你哪里不舒服,痛的位置在哪里,此时此刻哪里最痛……?”要注意询问的语气问题的设计。询问“有没有好转一些”比询问“还痛不痛”要好。

其次是“眼神交流”,通过觉察患者与你的“眼神沟通”,来判断患者是处于“忧郁”、“欢快”等情绪,察觉患者是处在“中”的状态还是“偏”的状态。让患者闭上眼睛,往往能帮助患者进入感觉,感受当下。

再然后,是“行为”,包括患者自己的动作和医者的触按。进针前,让患者做出会痛的动作,如遇到抬举不利的患者,记录一下进针前后的抬举位置,通过比较,可以验证是否有疗效;通过进针前后的触按,对比前后的力度,也可以验证进针前后“症”的变化。

再接下来,是“评分”,我们知道,心里的不舒服的程度,往往很难评价,我在听李中莹老师的课程时,他会经常问:“0分是没有不舒服,10分是非常不舒服,你觉得现在的不舒服有几分?”在内针中,我把这种方法引入进来,通过对比进针前后的分数,可以验证“针”是否见效。

通过上述方式,让患者感受进针前后“症”的变化,如果确有其效,可以增强医者和患者的信心,如果病人有很多的“症”,我们一个个来,“随证(症)治之”里面的技巧是:“从够得到的地方入手。”先挑最有把握的“症”的去治,一针解除不适后,患者会建立很强的“信印”,患者相信你,就会听从你的指令,配合你的导引,后面的治疗,也会相对容易很多。

以上,是我对“内针导引”的思考,通过这样一次比较系统的分享,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这些内容,来源于我这一年多的教学与实践,在黄帝内针研习与践行选修课(第2期)第四课上,对照着这个思维导图,我有感而发,真情流露,希望大家在实践的过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回过头来读一读原著,再看看我的分享,如有心得,欢迎你随时写在下方的留言区与我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