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糊涂

 天书地知 2019-03-05




“难得糊涂”,出自板桥先生手书的这四个字,可以作为书法悬挂于中堂之上捧茶品读,亦可以做为人生的座右铭刻于牌匾碑额,其实,这四个字道出了板桥先生一生的沧桑感慨,只是,局外人难以体味其中的甘苦而已。
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坎坷和挫折后,再读“难得糊涂”四个字,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就读懂了,就理解了板桥先生。
公元1751年,郑板桥在潍县“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人生难道就是如此?争名夺利,争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
看来还是糊涂一些好,万事都作糊涂观,无所谓失,无所谓得,心灵也就安宁了。”于是,他挥毫写下“难得糊涂”。
因此它被称为“真乃绝顶聪明人吐露的无可奈何语,是面对喧嚣人生,炎凉世态内心并发出的愤激之词。”
“难得糊涂”满浸着他的心酸。想做一个不问世事的糊涂虫却难得。个中滋味谁能了得?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做到事事明白的又有几人?如果做到事事明白,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很多事情,你知道发生了,有了意料中的结果,或者有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结局,但怎能知晓其中的玄机呢?
有时,我们确实要“难得糊涂”,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就为人处世而言,凡事不要太认真了,但是,做事可不行,在做人的原则问题上,也不要让“难得糊涂”突破我们自己的道德底线。
现实生活中,若错误地理解“难得糊涂”。将使人的意志消沉,失去奋斗精神,丧失责任心、视世冷漠。过于精明,什么事情都不糊涂的人是没什么好处的。
为人处世,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话是这样说,可难得糊涂的真理,还是要在生活中领会。

真正做到在世事面前都“糊涂”实在难得。但如果我们凡事都“糊涂”又如何了得。可是在有些事情面前我们不“糊涂”又当如何?“难得糊涂”是一种经历,只有饱经风霜、人生坎坷的人才能深得真谛,是一种境界,心中有大目标的人,自然对枝节杂碎不屑一顾,是一种资格,名利淡泊、宁静致远的人物,他们内涵丰富、底蕴深厚,是一种智慧。
在纷繁变幻的世道中,能看透事物,看破人性;是一种气度。它使人超凡脱俗、胸襟坦荡、包容万象。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糊涂与否应相事而动。“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面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为人处世,难得糊涂,贵在糊涂,乐在糊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