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春天孩子面,一日三变脸。 立春之后,明显感觉天气变暖和了,尤其是中午更有一种“暖风和煦”的感觉。但是早晚却寒气袭人,小风一刮还是会冷的抖两下。 想到麻疹、手足口、咳嗽、流鼻涕、流感……一大波春天流行病正在伺机待发、虎视眈眈的盯着抵抗力差的宝宝,赶忙把宝宝的小衣服裹紧! 中国有句老话叫“春捂秋冻”,主张入春天气刚刚回暖时,别着急换薄衣服,尤其对于免疫机能未发育完全的宝宝来说,空气中夹杂着的寒流和冷空气,很可能入侵宝宝身体,出现着凉感冒、气管炎等症状。 但是“春捂”并不是从头包到脚,也不是不管天气如何的“盲捂”。“盲目春捂”很可能会让宝宝生病,很多父母对“春捂”的理解都存在着误区,比如下面这几种就是最常见的: 这3个“春捂”误区最常见 90%的父母都做错了 误区一:“春捂”就是一直穿着厚衣服 有些妈妈认为,“春捂”就单纯是给宝宝多穿衣服、穿厚衣服。但这是不对的,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高,如果不分时宜的一直给宝“过度春捂”,很容易出现“过暖综合征”,导致宝宝高热、抽搐、腹泻、吐奶,甚至昏迷、休克,宝宝大量出汗,还可能湿疹、长痱子。 对于小宝宝来说,“春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及时适当增减衣物。毕竟“春捂”的意义是防止宝宝因为空气中夹杂着的寒流而着凉,而不是单纯的穿厚衣服“捂着”。 误区二:整个春天都可以进行“春捂” “春捂”的最佳时机是早春。寒冬刚过,空气中的寒流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体跟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 如果过早的脱去棉衣,当冷风袭来,寒气就能长驱直入,尤其对于免疫机能还没发育完善的小宝宝来说,很难适应这种冷暖的变化,非常容易着凉感冒,所以需要适当“捂着”。 早春一过,天气正式回暖,冷空气也渐渐散去了,而孩子的新陈代谢快,活动量大,很容易出汗,这时就不要“捂着”了。 误区三:“春捂”就是各个部位都要“捂” “春捂”不是指身体的各个部位都要“捂”,而是有针对性的“捂”。 具体来讲就是:前胸后背、足膝部要保暖。因为肠胃对冷空气比较敏感,一旦着凉就容易出现消化不良或者胀气等症状,所以要给宝宝的小肚子保暖;足膝部位属于下半身,循环比上半身弱,容易受凉,也应该保暖。 头部、心胸可以适当“凉一点”。因为头部是散热的主要渠道,过热的话,宝宝容易头晕头昏;上身也不要穿过多过厚的衣服,以防胸部受压,妨碍正常呼吸。 “春捂”的正确穿衣法则 “春捂”记得这3个数字 什么时候开始“春捂”、什么时候结束“春捂”、“春捂”要捂几天、怎么捂…这些都是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记住下面这3个数字就能全部搞定~
当昼夜温差超过8℃时,就要注意给宝宝保暖,不要过早脱掉冬衣。
15℃是捂与不捂的一个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就一定要捂,当气温超过15℃就可以适当给宝宝减衣服,但是减衣服也不要一下子全“减”,建议妈妈们给宝宝“早晚添、中午减”。 另外,如果宝宝出汗了,需要减衣服时,妈妈要先将宝宝的汗擦干,等到没汗后,再脱掉衣服。
我们说15℃以下要“捂”,但当温度超过15℃事,还应该再捂7天,让宝宝的身体慢慢适应温度的变化,才不容易着凉生病。 “洋葱式”穿衣法+上薄下厚 “洋葱式”穿衣法,顾名思义就像是洋葱一样,把衣服一层一层穿起来。内层可选择材质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纯棉衣物,中层衣物保暖,最外层防寒防风。根据场合与温度,可以一层层加上或脱下。 由于我们人体下半身的血液循环要比上半身差一些,更易遭受冷空气侵袭。所以在这个忽冷忽热季节,穿衣也要讲究“上薄下厚”,妈妈更是要注意宝宝下半身特别是腿脚的保暖,以免受凉生病。 宝宝最舒适的外在温度是26℃。按照不同温度,给宝宝搭配不同材质、薄厚的衣服,下面这张图上有不同温度可以怎么搭配衣服,给妈妈做一个参考:
内衣要贴身穿,尽量选全棉的,柔软舒适又吸汗性好;一般不建议选夹棉或者加绒的保暖内衣,不透气。如果是6个月内的小宝宝,选连体的会更好,可以很好保护小肚子;6个月后的可以选分体,活动更方便。 教你一招判定 宝宝是冷还是热 有一种冷,叫大人觉得宝宝冷!宝宝到底感觉冷还是热,主观感觉是不准确的,最好摸摸宝宝的身体,摸哪里呢? 摸手脚? NO! 想知道宝宝凉不凉,别摸手脚!因为人的四肢距离心脏最远,宝宝的心脏功能相对成人较弱,到四肢的血液就少,所以宝宝的手脚经常是偏凉的。 摸颈背部? YES! 把手放到宝宝的颈背部,如果感到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合适;如果有些发凉,说明宝宝衣服穿得有点少了;如果潮乎乎出汗了,说明宝宝穿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