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董卿:越老越美的女人,最值得被爱!

 萨沙阅览室 2019-03-05

人人都是诗人,读诗·学诗·赏心悦目

岁月能给一个女人留下的,到底是什么?

是刻在脸上的皱纹,是孩子们的喧闹声,还是日常琐碎中的不堪负重?

生为女人是不容易的。

因为你要背负的东西太多,天生细腻的情感,生儿育女的责任,职场上无形的劣势……比起男人的简单、坚定、有力和义无反顾,女人总要面临更多的难处。

可是有一个女人,她似一块璞玉,越经岁月的磨练越有内涵,越老越美得耐看。

不信,看看十多年前的她,再对比现在的她:

2005年董卿首次主持春晚

2018年董卿主持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

不知你有没有感受到,我真的是被惊艳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董卿越来越美了!

那种美,是一种优雅,那一种气质。

什么是气质?

是当一个人走入你的视野当中,你可能还没看清楚她的脸,你就发自心底地觉得赏心悦目。根本不会考察完一遍她的五官、肤质、身材、年龄以后,才来评价她好不好看。

董卿式的气质可能无法复制,但在耳目濡染中,或许我们也能为自己增添几分气质的可能。

1

你的气质,藏在一举一动的教养中

一个人的气质,首先体现在她待人接物的方式。

优雅的谈吐、谦逊平和的姿态,是董卿永不过时的教养。

在《开学第一课》中,董卿的“三次下跪”曾刷爆社交网络。

在采访知名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时,她为了照顾轮椅上的老人,选择跪下,侧耳倾听老人的言语,怀着恭敬与他对视。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每个动作都恰到好处,让人如沐春风。

这样温和、舒适、有教养的人,是我们每个人都想要结交的。因为这些人总是先为别人考虑。

教养,有时候还体现在沉默里。

在《朗读者》的录制中,董卿有一次采访徐静蕾。提到奶奶,徐静蕾有些哽咽,快说不下去了。如果是别的急功近利的主持人,也许会在这时候打断她、追问她。但是,董卿什么都没有说,她只是静静地看着徐静蕾,满眼的关切和理解。

于是徐静蕾缓了一下,接着说完了整个故事。那个片段,后来成为《朗读者》节目中最动人的桥段之一。

多么善解人意的人儿。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愈发可见董卿的魅力。

有教养的人,真心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将真心交付于她。

有教养的人,能让每个人都感到愉悦和舒服,从来不让别人难堪。

在诗词大会中,有一位只读过四年书却爱好写词的农民大叔参与挑战。董卿听后对他说:“因为那诗啊,就像那荒漠中的一点绿色,始终带给他一些希望,一些渴求,用有限的水去浇灌它,慢慢慢慢地破土,再生长,一直到今天。”

她甚至还鼓励这位大叔:“所以即便您今天答错了,那也是在我们现场最美丽的一个错误。”

真正的教养,是骨子里的善良。一句句分寸得当、尊重温暖的话张口就来,既夸赞了农民大叔的兴趣,又鼓励他即使失败也不要气馁。

2

你读过的书,终有一天会落到实处

不知从何时起,“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寒门再难出贵子”,“大学生毕业后工资还不如农民工”,“班里第一名给倒数第一名打工”,“学习好的当员工,学习差的当老板”,“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

然而,读书真的无用吗?

董卿却用她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我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 帮助我表现得更出色。”

董卿的父母毕业于复旦大学,出身知识分子家庭的她,在父母的影响下,自小就爱读书。

据说,董卿从刚开始识字时,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写成语、古诗,再背诵下来检查。

中学时,妈妈每个寒暑假都给她开列书单,《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简爱》《茶花女》等国内外名著,她常常三五天就通读一本。

有时董卿读书实在太快,心存疑虑的母亲还会抽查,找出名著中的某一章节,让她罗列其中的人物关系,她总能对答如流。

董卿热爱阅读,但不会反复去读一本书。她觉得时间有限,应该留给更多新鲜的东西。唯有唐诗宋词,她会反复阅读。

她深觉“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学习古典文化就犹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在那里你可以望得更远”。所以,她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了中国古典文学。

阅读是董卿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也是她孤独迷茫时温暖自己的方式。

据说她的卧室里,没有电视机、手机和其它电子产品,每晚安静看会书就睡觉。工作再忙,每天都会保证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关于读书,她还有一句名言,“读书让我很快乐,假如我几天不读书,我会感觉像一个人几天不洗澡那样难受”。

所以,当她在节目上出口成章、名句信手拈来,诗词歌赋即兴背诵时,我们不必再怀疑“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们也不必惊讶,为何董卿告别春晚后,转向《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这样边缘化的文化节目,反而大红大紫,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我们更不必怀疑,为什么赢得上帝偏爱的是长相并不出众的董卿,而不是朱迅或别的央视主持人?

殊不知,这一切,都离不开她从小的文化修养。

3

走出舒适区,向上而生的女人

很多人抱怨,自己到了三四十岁,人生基本定型,上有老下有小,太多的负担,不可能再向年轻人那样“初生牛犊不怕虎”地闯荡。

而董卿,她何曾没有过这样的困惑?

但是她一样熬过来了。

2014年的董卿,正处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时节。

那时候的她,已经连续主持了10年春晚,连续8年被评为央视年度十佳主持人,连续7年被排在央视挂历女主持人前三甲。

太多人抢着叫她“董老师”“卿姐”,太多人抢着求她:“你来吧,这个节目需要你。”

但她的心中,隐隐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你现在做的一切,是循着套路,还是因为激情和热爱?”

“你敢不敢停下来,停下手里的一切,重新开始?”

痛定思痛之后,她真的停下来,把过去的一切清零,开拓新的自己。

她向央视台里办了手续,停下了手里所有的工作,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了美国的南加州大学进修。

也不是没有害怕过。她说,那段时间,她经常晚上睡不着,一个人坐在地上流泪——情绪不好的时候,她连凳子都坐不住,非要坐在地上才最踏实。

她觉得恐慌,因为她知道自己放弃了什么,却根本看不见自己会得到什么。

离开了驾轻就熟的岗位,离开了从不为柴米油盐发愁的生活,离开了熟悉的国家和城市。

在异国他乡,一切都要从新开始。

刚开始,她连做功课,找资料都觉得力不从心。一本书用两天根本看不完,就能看多少看多少。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尽的生活琐事:每天买菜做饭,租房子,下水道堵了找人维修……这些她之前看不起的小事,对她而言,都是全新的挑战。

一次次地失望到绝望后,凤凰涅槃,化蛹为蝶。

她深深地明白,每一个漂亮的转身,都不是一蹴而就,必然要承受痛苦与艰难,千辛万苦熬过来。

与其犯愁,咬牙切齿,不如实际地做点事。什么事情想清楚之后,付诸行动才是重要的。

她真的闯过来了。

归国之后,她先后在《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上大放异彩。她走出了“女主持人”的藩篱,开始承担起更重要的责任,扮演更加丰富的角色。

美国的这场访学,是她事业的转折点,更是她心智成熟的旅程。若不曾踏出那一步,或许她仍将是以前那个循着套路的主持人,呆板的穿衣风格,千篇一律的主持词,完全没有她自己。

而她勇敢地突破了自己的舒适区,她的面前,是一片海阔天空。

所以,一个人面对无法逆转的年龄增长时,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只要你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你独特的气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流露。

“美人当以玉为骨,雪为肤;最重要的,诗词为心。”

诗词为心,越老越美。

唐诗故事,气质修养第一课

让我们一起

感悟让人叹为观止的“盛唐气象”

让涵养千年的气质根植于灵魂深处

还可以带上你的孩子一起听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