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业余”书法家李爱国

 仙人洞主晨曦馆 2019-03-06

文/图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卫东

与菏泽睿鹰集团的李爱国相识多年,他给人的感觉总是一直非常谦虚。

李爱国常说,书法只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根本不成器,不值得一提。

可是,在专业人士看来,在李爱国的痴心追求下,他俨然有了专业书法家的风骨,实在让人惊叹、让人敬佩。

李爱国的书房里,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案头笔墨纸砚一应俱全,一进屋,一股浓厚的文化气息便扑面而来。

李爱国说,他执著于书法,源自其父亲的影响。李爱国的父亲是一位乡镇干部,业余爱好书法。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童年时代的李爱国对笔墨纸砚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街头到处张贴着一张张大字报。正是这些大字报,给了李爱国的童年无限乐趣。看过大字报之后,他就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研磨展纸”。

他四五岁时,已能写出一手好字,被人称为“神童”。很多人说,李家的小子这么一丁点儿就比学校的老师写得还好。

正是看到李爱国的这份天赋,其父亲开始留心了,经常有意地给他布置作业,每天让他写几个字,从一撇一捺开始,一个字要写上百遍。

那段时间,李爱国的父亲钟情于书法,结交了很多书法爱好者,他们经常聚在一起谈论书法,这些人给了李爱国很多指点,让童年的他很早走上了正规的书法路子,临摹柳体、颜体。

几年下来,李爱国打下了良好的“童子功”。13岁那年,他参加了全国“九成宫”杯书画大奖赛,荣获少儿组二等奖。

1996年,李爱国正在读大学。那年春节前,他花了一百多元钱,购买了红纸、笔墨,连夜写出了上百幅对联,拿到集市上去卖。用了不到一天,这些对联就销售一空了。那时,批量印刷的对联已经开始流行,很多人购买李爱国的对联,显然是冲着他的字去的。几天下来,他卖了上千副对联,一时名噪乡里。

最近十年,虽然工作繁忙,但李爱国一直没有停止对书法的追求,着重研习欧体,并师从著名书法家王宗普习行书、草书,并与2014年到北京参加中国书协组织的书法班。

李爱国的楷书构架完好、稳重,行草流畅、潇洒而又不失格调,颇见功力,达到一种超逸自然的程度,笔画之间气势连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李爱国的作品多次在省、市级各活动参展,还有大量部分作品见诸于报端。

谈起获奖情况,李爱国连连摆手说:“都是虚名,不值一提。”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近几年,李爱国屡屡斩获大奖,现在的获奖证书摞起来有一尺多高。而他不事张扬,每次获奖之后,从来没主动告诉别人自己又获得了某某奖项。

自写字之初,李爱国就被父亲告诫:“宁拙勿巧,写字一定要踏实。”李爱国说,当初只当是父亲教给他的写字技巧,现在想来,是一种从书的境界,也是做人的道理。

一个人的境界对书法艺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境界的高低决定着在书法艺术道路上的远近。也正是因为如此,李爱国才从“业余”走上了“专业”,于2014年加入山东省书法家协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