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24日,纪录片《徒手攀岩》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可以说这一座小金人,献给所有相信不可能的人。下面笔者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部影片,《徒手攀岩》改编自华裔登山大师金国威和其妻子伊丽莎白·柴·瓦萨赫伊的作品《攀登梅鲁峰》,同样俩人也是该片的摄影和导演。 大家可能平常都对极限运动或多或少的有一定的了解,或者玩过蹦极、室内攀岩等一些比较刺激的体育活动。但今天的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比较厉害了,本部纪录长片记录传奇运动员亚历克斯·霍诺尔德徒手攀登伊尔酋长岩的全过程。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可能体会到了这部电影的刺激之处,反正对有恐高症的笔者来说全程神经紧绷外加手心出汗的方式看完了这部影片。纪录片的主人公亚历克斯在没有任何绳索、安全带或者任何攀岩器材的保护下,仅凭四肢力量和完美的攀岩技巧登上堪称攀岩界的珠穆朗玛峰以及全世界上裸露在地表外外最大的一块花岗岩,高900多米的伊尔酋长岩之巅。就算是攀岩高手在借助保护措施也要花费3到5天才能登顶,然而亚历克斯·霍诺尔德徒手仅用3小时56分就成功登顶。 看过这部纪录片之后,你就会发现——“欣赏”二字也许已经不能形容它,或许“勇者无惧”更恰当一些。大家都知道,大多数的极限运动,都号称是在刀锋上起舞,看很多外国人极限运动的视频就知道,死亡就是一瞬间的事。虽然随着装备器材的演进,保护技术的发展,这些的确很容易导致悲剧的挑战,死亡率也在稳步下降,但是纪录片中的主人公是在没有使用任何保护器材的状态下攀岩的。有时候文字的描述,对这种挑战来说的确苍白无力,如果不从视觉上直观感受,恐怕你很难理解徒手攀岩到底有多恐怖。在本部纪录片中,绝对平实的影像,不用什么豪言壮语,也无须剪辑和音乐刻意煽情,就是普普统统的镜头却会带给你不一样的震撼!还有那被称为“手点”和“脚点”的地方,是攀岩者唯一能用来支撑自己身体的东西。全身的重量,以及性命,都系于这不到几厘米的缝隙。 在没有任何人保护,没有攀岩绳,没有安全钉,没有降落伞和滑翔翼等各种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一阵痉挛,一声鸟鸣,一只飞虫,一粒落入眼中的砂砾,都可能瞬间让你脱力,随即在呼啸风声中,坠落绝壁。在这里,即使是最轻微的疏忽,也会带来最极致的惩罚,这是超出人类想象的最疯狂的冒险。即使是已经跟亚历克斯合作长达十年的金国威,都依然很担心,你的镜头活生生记录了他死去的过程。同时本纪录片的整个摄制组对这次拍摄的精心筹备。为了避免拍摄对亚历克斯的干扰,所有的拍摄工作都必须由同样专业的攀岩家负责。可能鲜有电影能对摄影师要求如此之高。不能动用无人机,不能近距离,他们只能远远悬挂在峭壁上几处点位,他们同样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徒手攀岩》中,也有不少亚历克斯日常训练的镜头,它用更为直接的方式,向你托出璞玉如何磨砺出华光。专业而言,将近四个小时的攀登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各自有其不同难点与挑战。有的谨小慎微,有的摧耗体力,其中最折磨人的,共三个部分。相对容易的“飞速石板”区,遍布着仅能容下三根手指宽的凹陷。亚历克斯需要克服,曾经在此跌落的难题。对身体柔韧性要求甚高的“巨砾堆”难点,落手点甚至只有几毫米,他必须使出绝学“空手道踢”,才能在700米的高空,稳定住身体。而这一看似劈叉的动作,亚历克斯整整练习了一年。片中最让人胆寒的,当属“耐力角”一段。顾名思义,这一百米长的V字形岩缝,将最大程度消耗攀岩者的精神与体力。他必须把自己的手臂牢牢嵌进不过几厘米的裂隙中,再利用全身力量,一点点把自己蹭上去。 GIF 在记录片的末尾处,亚历克斯快要登顶之时,队中最为经验丰富的老将,也无法压抑祝自己内心的破涛汹涌,自己转过身去,拒绝再看监视器。为什么一部小众题材的纪录片,能够成为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纪录片之一,这就很容易解释。对亚历克斯来说,人生中只有攀岩最为有趣;对剧组来说,能面对如此极致和充满争议的选题,着实人生之幸。而对终其一生也无法接触到极限运动,但也不希望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只有一种标准答案的我们来说,为所欲还是为所能,即使做不出完美选择,也至少能从旁人的故事里,得到些许慰藉。毕竟就算万里挑一的勇士,也绝少有人。正是因为有了一群真正的勇者,才能成就出这一部经典之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