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胎儿的成长需要妈妈的温度(百年女科的保胎箴言)

 醉牛988 2019-03-06

如果说过去的女人病多出于营养不良,那么,现在女人的病多来源于“营养”超标:不适当的过食寒凉,如冷冻食物、不应季的水果,还有过食麻辣——耗阳伤阴。肾阳虚,在子宫的指标其实无非两个字:温度。 ——王氏女科

═════我是分割线(*^__^*) ══════

一位胎停育的妈妈说:

        “三年多的等待,数着日子地等到这一天,好朋友一个多月没有来,用了三个大品牌的验孕纸,都显示为阳性。我激动得满脸通红,手足无措。怕手机有辐射,第一次‘盗用’单位电话,用颤微微的声音告诉老公,告诉婆婆:我怀孕了!然而,60天过去了,似乎还没有什么真实感,还觉得肚子里仍然空荡荡的,还没体会到像别人说的那样,孩子用他的小手小脚踢妈妈肚皮的奇异感觉,我的宝宝,只用了一抹从我身体里流出的红色血液作为绝别,便永远离去。

        帮我做了刮宫的医生说,胎儿已经停止发育,心音消失,保不住了。这个曾经融于我骨血的孩子,就像是大树上被砍掉的枝桠,永远不会有人了解大树的痛,在落刀的地方,永远会留下一个疤……”

从宫寒的女人说起……

        | 田原笔记 |

        胞宫,这个神秘的藏地,几乎蕴藏了女人的所有秘密,它体现在每个女人的生命历程中。胎,便是这沃土上结出的果。男子将阳刚之精播洒在女子阴柔的土地上,阳精与阴精相合,种出儿女来。女人用全身心滋养着这一颗种子,和新生命一起体验成长的喜悦:小而密的心跳、淘气的踢腿、几天翻一番的生长……

        瓜熟蒂落。生产,自古是女人必须要跨越的生死线,在一波强似一波的阵痛中,女人几乎倾尽自己的生命能量,才能为怀里的小生命打开尘世之门。可以说,没有一个产妇不是近乎虚脱的,然而,当“哇——”的一声啼哭响起,所有苦痛即刻被冲刷殆尽。产后的子宫,如同刚刚收获的土壤,疲惫不已,又心满意足。

        在春耕秋收之后,女人的胞宫,进入了冬藏期,天赐的生育力悄然恢复,为来年春天的“耕种”做着准备……

        然而,在剖腹产盛行的年代,女人无需再担心“难产”,怀不上孩子,孩子怀到四五十天就停育,已经成为了很多家庭的危机。

平遥古城一隅

        诊室里来了一位女病人,30几岁,是一家时尚杂志的编辑,打扮得很漂亮,衣着时尚,低腰裤,大开领,她来看的是习惯性流产。

        坐下来以后,没等说话她就哭了:我什么都有了,就想要一个孩子,但是流产了4次,医生说我可能没得生了。

        坐在她的面前,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她的恐惧和伤悲,她对流产的恐惧和期盼孩子的焦虑交织着写在脸上。又想怀孩子,又害怕流产——她说心里忐忑不安,整天就想这个事儿。之前去看过一次中医,诊断为“宫寒”,很难再怀孕。开了一些药,食补也跟了上来,但是大夫也并不能保证一定会怀上。这次,她做足了准备,孩子却迟迟没有到来……

        她说:大夫,你们只要有方法让我生个孩子,我什么条件都答应。

        王大夫说,最基本的条件,你这些个四面漏风的衣服就不能穿了,首先要注意保暖,注意休息。你能做到吗?

        女孩茫然了……

        | 王氏女科 |

        为什么越来越多这样的女人,失去了生育力,或者是一再遭遇胎儿流产、停育、死亡的痛苦,无法保住孩子?

        在子宫的两大支持——肾阴肾阳中,傅山先生特别强调“肾阳不足”导致的“胞寒”问题。他在《傅青主女科》中的原话是这么说的:“夫寒冰之地不生草木,重阴之渊不长鱼龙。今胞胎既寒何能受孕?”意思就是说,寒冷,阴森,没有阳光和温暖的地方,寸草不生,鱼龙不长,你想想看,即使是生命力最顽强的小草都没办法生存,更何况稚嫩的生命!

        如果说过去的女人病多出于营养不良,那么,现在女人的病多来源于“营养”超标:不适当的过食寒凉,如冷冻食物、不应季的水果,还有过食麻辣——耗阳伤阴。在中医来看,单纯肾阴不足的人不多,更多的人是阴阳两亏,所以,来看不孕的女人里,宫寒不孕、阳虚停育的人占了很大比例。

王氏女科记录医案的台历

宫寒有迹象

        子宫寒冷不寒冷,在小细节里能“看”得出来。比如说,她的脸色不太好看,可能是苍白的,可能是暗黄的,总像蒙了一层灰,不够红润。她自己就老觉得小肚子冰凉,这种凉呢,不是着凉,而是从里到外透出来的凉,夏天的时候,也许感觉天气很热了,可是摸摸小肚子,似乎是凉的,再细细感觉,里面有一片凉意,这样的人没过五月五不敢穿裙子,一穿裙子就腿凉、闹肚子,冬天更是手脚冰凉。再一个比较明显的症状是经水后期,经色紫黑,夹杂血块儿。平时容易感到腰酸腿软,腰酸得就像要折了一样。不用诊断,这些女孩子都会有宫寒的问题。

        所以说,肾阳虚,在子宫的指标其实无非两个字:温度。

温暖子宫,才能“种”好孩子

        我们一直打比方说,子宫就是女人这个小宇宙里的田地,田地怎样才能长养作物?我们的祖先是一样一样跟大自然学习的!任何一块土地,都需要太阳的热力和水的灌溉,这样一来,土地才有合适作物生长的温度和湿度。种田人都知道地温很关键,温度达不到,不能下苗种,否则,浇多少水、施多少肥都没有用,苗种不发芽,发了芽也不长株,长了也不开花,开了花也不结果,勉强结出的子实也不丰硕,留作种用也不够壮。

        这地下水和地热,在女人这个小宇宙里,就相当于肾阴和肾阳,只有当它们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平衡,子宫田地才是健康的,生育的大气候才是正常的。如果肾阳不足,就是地温不够,肾阴亏损,就是土质不肥沃,肾阴肾阳都不足,子宫这块土地的状况可想而知,种子种下去,其实是进入了“冷宫”。生命力稍强一些的胎儿,存活一段时间,长出了胎芽和胎心,但一进入生长肝肾——胎儿自己的能量罐这一关键时期,就会因为母体的能量供不上,受不了宫体的寒冷而停止发育、死亡了。

        子宫的周围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经脉,称为胞络,直接与肾脏相通,接收肾脏传给子宫的能量,所以说“肾主胞宫”啊。这些胞络形成一个小气场,在胎儿成长的时候,能够“托举”住他,给他以温暖和能量,让他在子宫里茁壮地成长、发育。这个小气场能不能成气候,够不够旺,都有赖于肾气这个能量罐,阳气是不是充盈,直接影响到胞宫这个胎儿巢穴的安全指数。

摘自《子宫好,女人才好:百年女科养女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