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大运河,文旅融合下续写文化传播新故事

 冬可燃冰 2019-03-08

大运河距今2500年,是一条历史文化的河,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脉。大运河沿线长达3200公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吸纳了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同时,还孕育出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形态和景观:漫长的河道、无数的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厚重的精神产品,文学、艺术、民俗、史学等;还有形式多样的文化节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众多璀璨的中华明珠都通过大运河串联起来。


悠久的运河文化是我们的财富,是建设文化中国、提高民族自信力的源泉所在。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重新认识大运河的精神文化品格,将运河资源进行整合及保护性开发,让珍贵的运河遗产在继承和传播中,释放薪火传承的文化精神,重新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让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大运河,一条历史与文化的河

大运河是一条历史的河。大运河自公元前486年开凿,至公元1293年实现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其开凿时间与通航时间远远早于世界其他知名运河。大运河虽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大多数人却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即使生活在运河沿岸的民众,也只觉得大运河不过是一条天天可见的人工河流,很少了解到大运河所承载的历史之重。


历史上大多数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都发生在大运河沿线地区,而且对运河沿线主要城市的掌控权是决定政治战争的成败关键。兴也运河,衰也运河,“千帆竞发为漕粮”曾经是京杭大运河上一道令人震撼的风景线,历史进程中运输渠道的曲折转变折射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运河的命运一度直接决定着沿线城市的繁荣与兴衰。


大运河是一条文化的河。在流淌的千年间,大运河见证了沿岸的沧桑巨变,吸纳了各地不同特色的民俗人情,可以说,大运河的波涛里泛着沿线城市各自独特的文化符号,也滋养了沿岸人民共同的乡愁记忆。


在400多年前的明代,南方的纸张、水彩,沿京杭大运河传到了这里,杨柳青木版年画因之而兴。杨柳青木版年画玉成号第六代传人霍庆顺,从小吃运河水长大。在他看来,正是门前这条流淌了千百年的大运河,让杨柳青木版年画有了包罗万象的艺术风格,产生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大运河沿岸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和民间风俗活动离不开大运河的滋养。


大运河是一条交融的河。京杭大运河串联起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同时又在流动中推进不同地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大运河沿岸,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互相影响,不仅如此,沿岸地区还形成了共同的行业习惯和风俗习惯等等。


对于大运河的资源整合与开发,在如今的时代背景下,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运河文化传承下去。因为,运河文化将成为中国的一张新名片,唤醒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力的同时,也将为当下建设注入崭新的活力和强大的凝聚力。

大运河,活态遗产保护下的重塑

大运河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的。大运河文化作为线性、活态的文化遗产,具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精神。只有进一步研究大运河文化,挖掘其深厚内涵,发展文化产业,传播运河文化,才能使古老的大运河焕发生机,创造出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


静态保护、循旧守成终究不是文化延展的方向所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是要不断使这种世代相传的“遗产”得到创新,通过创新,活化运河历史文化,将其融入到城市文化建设的中去,给后世子孙还原一条真实的运河,一条可以看见、能追根溯源的运河。


对大运河遗产的挖掘与资源整合并不仅仅是文物保护,也不仅只是文化建设的内容,还涉及到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等方方面面,即对大运河遗存的保护与利用、运河文化的挖掘传承与弘扬、运河功能的发挥、运河生态的建设、运河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等工作。与此,让城与河相融,水与民相亲,让大运河在相融相亲中最大限度的传播其文化价值内涵。

对运河遗产的保护是第一要义,遗产是历史的证据,是文化的容器和载体。除了对列入遗产名录的河道和遗产点保护好之外,同时还要延伸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大运河的整体保护范围中,设置好保护标识和保护界桩,注意档案建设和信息保存;在水运水利工程的建设上,坚持保护优先、加固与保护并重,才能将运河文化遗产的水利功能有效利用和延续发展。


生态环境是区域城景长远发展的背景底色,是地区宜居、宜业、宜游的基础前提。全长3200公里的大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沿线众多湖泊河流、水面湿地,自成一个巨大的生态调节系统。因此,运河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乎着运河沿岸及其周边城市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态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运河两岸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在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会唤醒沿岸居民对大运河生态价值的理解和重视,提高对运河遗产的自发性保护意识。


运河与旅游的珠联璧合对运河文化的广泛传播起着乘数级的放大作用,河道驳岸、湖泊湿地、驿站纤道、古塔寺庙、古桥城门、会馆民居、园林街巷等众多的自然和文化景观,还有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构成天然的旅游目的地吸引物。大运河旅游不仅可以吸引国内游客亲水休闲,而且还具有很高的国际吸引力,也为沿线以文化增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成长空间。


以作为大运河北端起点的北京通州为例,长期积淀的运河人文遗产丰厚,燃灯佛舍利塔、漕运码头、三教庙、钟鼓楼等等,开发潜力巨大。通州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对大运河文旅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更是助力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运河文化“走出去”,传播民族自信

大运河文化传播的路径多种多样,可以对运河遗产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形成论文、丛书;发扬运河文学,创作运河文化影视作品。文旅植入,建设运河旅游小镇,打造运河文化展示馆、博物馆。另外,加大运河沿岸传统手工工艺、传统生活方式和习俗等乡土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力度,挖掘更多能够传颂的运河故事,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大运河文化。


同时,以艺术的魅力打通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的路径,并在其中寻求文化上的认同,促进大运河文化遗产更好的“走出去”。


2014年5月,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大型舞剧《遇见大运河》正式公演,该剧通过历史的题材,融合现代艺术,将大运河从形成、繁荣、变迁、废止到新生的千年历史展现给观众,在让更多人了解到运河文化的同时,折射出我国关注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的人文关怀。


运河水与运河人,用生命和泥土堆砌,漫长历史岁月人与河相融相生,大运河文化不仅是意识观念形态,也是一种情感、一种符号,它蕴含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理性思辨,也展现了人类在创造物质以及精神家园过程中的历史痕迹,体现出人类对大自然以及共同繁荣的追求。

在“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以及社交网络媒体的作用,让中国大运河文化深入民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剧了网络的开放性,首先,加强大运河文化遗产对宣传的主题网站、微博、微信等传播平台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加强对社交网络媒体的引导,加大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新闻、话题、公益广告等方式引起大众对大运河文化的关注,从而达到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树立民族品牌形象的目的。


其次,要利用庞大的社交网络媒体不断丰富各种文化网络交流形式,开展网络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交流活动。例如,利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开设有关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新闻动态、文化论坛、申报指南以及文化记忆等栏目,拍摄相关视频以及图片,访谈有关人物,最终以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传播形式将大运河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另外,还可以在网络上开展有关运河文化宣传与保护的大型公益活动,例如开展“挖掘记录中国大运河文化遗产行动”公益活动等等。


大运河凝聚了我国世代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在历史的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一脉,是彰显国家民族自信力的强大源泉。开发大运河旅游,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盘活运河资源,让大运河走出历史课本,走进国民生活;让大运河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新时期,继续发挥带动沿线城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动能。

作者:小荣说文旅产业研究员付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