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谈分家史

 tfgzhw 2019-03-09
父亲谈分家史

田园风光

晚饭后,父亲就和我的大爹分家一事,对我说,现在你的兄弟和你住的都好了,生活也好了,和我那时相比更好了,你要珍惜。

父亲说: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是人民公社时期,我和你的大爹居住在一个院子,一起生活了很多年。我当时28岁。家中仅有一道占地四分的长方形院子,三间不足70平方米土木结构的房子和一棵大杏树,没有土地、耕畜。吃的也不讲究,只要填饱肚子就行,消费也很简单,养几只鸡,下几个鸡蛋,换点几斤盐和几合火柴,就行了,其他开支几乎没有。在分家时,我和你大爹沿院子中线一划分成两半,我占据东南,你大爹自然就是西北。院落的房子一人一间,然后剩下一间不到20个平方米房子暂定为我和你大爹各一半,谁离开老院,准备修新院时,就着手拆下这间房子,按瓦片多少和木料多少,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剩一,数着分。

这就是12个人的惟一家产.

父亲又说:从那时起,我和你大爹住在老院内,各起锅灶,过上了连锅坑(就是厨房和住人的在同一间房子里)的生活,一推就是好几年。按农村的风俗,在兄弟分家时,一般老院归最小的。我等待你大爹另打新院,可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是一守再守。我只好在韩店公社申请了一道新院,于1973年将分给咱家的一间房子和两家拥有的一间房子拆下来,我记得给咱家分瓦608页,木椽20根,从老院里搬了出来。建房时几乎没有费用,队长派了几个人,将搬出来的木料、瓦片和门窗稍进行加减,就在新院落里照葫芦画瓢了。

母亲对我说:新院离老院不远,说几句话的功夫就到了。在一块很大的园子里,有个小院子,住着你玉花子奶奶一个人,其余的都是人家的自留地,多半是菜地,现在全成了村庄。当时你父亲在队上当干部 (时任菜子湾村团支部书记),经常到大队(菜子湾管辖三个生产队,聂子坪、菜子湾和纳张家。咱家属于聂子坪生产队,)的队上(队址设在聂子坪)开会,家里只有我和你兄弟仨人。在搬到新院三年后一天,你父亲晚上去纳张家开会(距离家里四华里),我和你们兄弟仨人都睡着了,一只狼越墙而过,进入新院子,将家里的猪娃吃掉了,肠子留在院子里,猪头丢在院墙外。你父亲开完会回家后,才发现的。

又过了几年,生产队给我家批了一棵大白杨树,父亲没有办法修房子,只好将这棵大树锯成四节,中间两间锯成大檩条,准备修房,树头的一节,送给我的颉崖史家姑姑家盖房了,树根的一头锯成木板。1975年父亲勉强凑合着盖了一间房子,这时家里的住宿也宽畅了,有两间大房子和一小间房子。直到1987年,我从颉崖信用社贷款500元,购买些木料,加上父亲预留的两节木檩,勉强盖起了一座像样的土木结构的上房。

想想父亲当年分家的情景,细细记忆父辈的生活,实在是太难熬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