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为我国一门古老而传统的艺术,连绵数千年而繁盛不衰。历史上曾出来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书法大家,他们的书法成就了一个个让后世景仰、无法超越的艺术巅峰。 文徽明《题仿米云山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可否认,任何艺术形式都要有创新和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书法的继承和创新一直是多年来讨论的话题。当年具有先锋意味的连续8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和后来的“流行书风展”,客观上说,是对书法这门传统艺术形式创新发展的探索,对激活当代人的艺术创新思维具有一定价值。但我们回过头来看,那些作品显得是何其稚嫩和粗率!即便是那些获奖作品,除了一些刻意标新立异的东西之外,并不能使我们真正感到满意。因为它毕竟还十分缺乏传统的厚度和思想的高度,浮躁的心态与急功近利的影子无处不在。 诚然,任何探索和尝试都会有经验总结和成本付出,但是这种创新的成本着实太大了。一些曾经的获奖作者,终因缺乏传统书法底蕴,逐渐淡出或沉寂,而另一些却凭借当年获奖的优势担任了全国展的评委,或者担任了各级书协的主席副主席,或者进入艺术学院担任教授副教授。这也是之后很长时期内“丑书”盛行的主要原因。著名书法家田蕴章先生曾直言道,许多大赛中,“丑书”评委一般占到了七、八成。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田蕴章书桃花园记楷书字帖(部分) 纵观近30多年以来的书坛,我们会感觉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很多人将“创新”当作一种借口,或者不愿深入系统学习传统,凭借自身社会优势和“小聪明”,标新立异,越走越远。或者虽然具备较深厚的传统临池和理论功底,但依然一反常态,搞一些惊世骇俗之举,看他们那些张牙舞爪丑怪之作,不免使人怀疑这些东西究竟还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