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寄居蟹:右手再威武,还是得当“免费巴士”

 高天明月图书馆 2019-03-10

说到寄居蟹,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它们在退潮后的礁石间,背着贝壳跑来跑去的画面,它们纤细柔弱的身体跟横行霸道的螃蟹比起来简直是人畜无害。轻轻地把寄居蟹从水中提起来,它们并不像螃蟹那样张“螯”舞爪,而是嗖地一下马上钻回壳中,害羞地躲了起来。

确实,生活在潮间带礁石间的寄居蟹大多数体型不大,两只钳子看着也就跟两个小号镊子一样,即使不小心被夹到也疼不到哪里去。不过,全世界一千多种寄居蟹中,并不是所有寄居蟹都是如此“文弱”的,例如今天的主角大指寄居蟹Pagurus pollicaris),就长着一对威武的大钳子。

大指寄居蟹:“怪不好意思的。”图片:Jo O'Keefe

特征是强壮的右手

大指寄居蟹分布于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New Brunswick)到墨西哥湾的大西洋沿岸,虽然在当地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寄居蟹,但它并不分布于中国,因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业的分类学者给这种寄居蟹起上一个中文名。它的种本名 pollicaris 源于拉丁语,意为拇指,特指它那大而宽的右螯,所以我任性地给它起了个中文名——大指寄居蟹。

大指寄居蟹,看那强壮的“右手”!图片:cyric / inaturalist.org

在原产地,人们对它的称呼包括gray hermit crab、flat-clawed hermit crab、flatclaw hermit crab、shield hermit crab、thumb-clawed hermit crab、broad-clawed hermit crab、warty hermit crab,从中可以发现,7个英文名中有4个带有claw一词,足以看出大指寄居蟹的“大拇指”是有多令人引人注目。

不过,要指出的是,我们看到的寄居蟹那宽大的“拇指”,跟我们人类的拇指完全不相干。形态学上,螯足末端宽而粗厚的部分,称为掌节,掌节下方延伸出来的称为不动指,而上面可以活动的小夹子则称为可动指,即指节


手中的大寄居蟹(P. ochotensis),注意它的螯足。图片:张小蜂

大指寄居蟹头胸甲最长可达3厘米,甲宽2.5厘米,这还不算它们能够伸展开的触角、复眼及足,相比那些礁石区常见的整个身子也不过3、4厘米的寄居蟹,大指寄居蟹可算得上是大块头了。

不同种类的寄居蟹,受自身的身体结构及栖息地所限,通常会偏好某一类的螺壳作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大指寄居蟹喜欢栖居于峨螺或玉螺的壳中,这一点跟它的远房亲戚大寄居蟹(P. ochotensis)倒是很像,毕竟这些螺通常都能长得比较大,才能容得下大块头们。不过,大寄居蟹在我国黄海沿海城市被视为美味,因其长得像虾却不是虾而称之为“虾怪”,而在大指寄居蟹的产地,人们并不经常把它作为食物。

大寄居蟹。图片:张小蜂

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寄居蟹的两只钳子,跟雄性招潮蟹一样一大一小。可是,同种的雄性招潮蟹有的左边钳子大,有的右边钳子大,而大指寄居蟹无论雌雄都是右边钳子大,左边小。

实际上,左右钳子哪边大,或者是不是一边大,是划分寄居蟹科级分类的一个重要特征。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大指寄居蟹,在分类上属于寄居蟹科,而这个科的特点就是通常右螯要大于左螯,而活额寄居蟹科下面的活额寄居蟹属则恰恰相反,左螯要明显大于右螯,也有一些如细螯寄居蟹属,它们的两只螯足则大小基本相等。

“蜗居”兼职“公交车”

如此萌萌可爱的寄居蟹也不是生来就长这样子,跟同为节肢动物家族的昆虫们一样,寄居蟹的成长过程中也要经历变态发育(metamorphosis)。刚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大指寄居蟹要分别经历溞[sāo]状幼体(5期)、大眼幼体(1期)之后,才变成我们平时看到的寄居蟹的样子,寻找一个适合的螺壳开始它的寄居生活。

寄居蟹的幼体。图片:Carl F. Nyblade / Larval Development of Pagurus annulipes (Stimpson, 1862) and Pagurus pollicaris Say, 1817 Reared in the Laboratory (1970)

由于背着重重的螺壳,寄居蟹本身的行动并不灵活,所以,无论是两只相等的小钳子,还是一大一小的钳子,多数寄居蟹都很难抓到活鱼活虾大快朵颐,能够抓些藏在沙子里的沙蚕什么的,对它们来说已经是奢华美食了。多数寄居蟹都是杂食性,能捡到什么就吃什么,大指寄居蟹也一样,是个不挑食的家伙,各种藻类、小鱼小虾甚至其它的小型寄居蟹,以及动物尸体它们统统来者不拒。

不过,寄居蟹捕食能力再差,在空旷的海底也是难得的免费巴士,许多行动能力更差,甚至根本没有行动能力的动物就喜欢跟着寄居蟹,一方面能免费搭车,一方面还能蹭吃蹭喝。这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一些种类的寄居蟹,它们的壳上会附着海葵,两者间有着奇妙的互利共生关系:寄居蟹可以让海葵搭免费巴士四处移动,增加获得食物的机率,而海葵有毒刺的触手,可以保护柔弱的寄居蟹,免于被讨厌的天敌骚扰。

小足真寄居蟹(Dardanus pedunculatus)壳上寄居着海葵。图片:张小蜂

而像大寄居蟹等种类的壳内通常会有沙蚕寄居其中,它们一方面获得了寄居蟹背着的螺壳的保护,一方面还能从寄居蟹的嘴边获得食物(虽然要小心一点儿,不然自己也成了寄居蟹的腹中物),只是沙蚕比海葵要吝啬得多,它没有给寄居蟹带来任何好处。

想一想,本该成为寄居蟹食物的沙蚕居然都欺负到寄居蟹头上了,如此可爱又可怜的寄居蟹,我们是不是要多爱它们一点点呢?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5年第69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张小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