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堂之路》(18)

 三驾马车1966 2019-03-10

十八、永生的天堂

【2016年7月26日】

2016年7月26日,母亲去世第七天。

按教会的规定,基督教信徒身后是不用再搞各种祭典仪式的。但是,我们却又不能就安心地完全按教会的规定来做。于是,我们就在整体上遵守教会规定的基础上,又融入了农村传统仪式中那些质朴而简洁的纪念方式。

上午,我们各家都回到了前滩村。我们换上了孝衣,带着祭品到了坟地。我们将几天前放置在坟堆周围的花圈集中起来焚烧掉了,只留了一个漂亮的大花圈,摆放在坟头。我们又将坟头上的十字架移正,将坟四周的浮土铲到坟上,将坟的形状整理得更规则些。

结束后,我说:“给咱嬷再磕个头吧!”

二哥大声说:“嬷,我们都给你磕头了!”

我们一起趴在早已干燥的麦茬地里给母亲磕了三个头。

大哥说:“嬷,你在天堂保佑全家!”

回望母亲的坟墓,新堆起的坟堆显得很高大,坟头上那根涂成了红色的木杆撑起的红色十字架显得醒目而肃穆。田野上四周无人,虽是半晌午,天气已经很热了。

母亲临终前虽然没有给我们交代过她的身后事,我们也没有告诉她我们对她身后事的安排。但是,我们深信按基督教的仪式来办一定是符合母亲的愿望的。数十年来,每逢周日,母亲就风雨无阻地到张店镇教会参加聚会;每天劳作结束后,她常要从她平时随身挎的一个小布包里取出《圣经》书或是她用铅笔、钢笔抄录的教会歌曲一遍遍地读着、唱着;家里的每个成员都受到母亲信教的影响,每个成员都得到过母亲虔诚的祈祷;家里的每个孙子都是曾依偎在母亲的怀抱里,听着母亲唱着教会的歌曲长大的。

每一次,母亲都能从教会里带回来不少张店垣上发生的生动有趣的宗教故事。年复一年,听母亲讲述教会中的故事,成了我们全家人重要的精神享受。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坚信,母亲就是我们家的庇护神。听到母亲的祈祷声,我们的心神就重新安稳起来了,我们的世界就重新明亮起来了,我们的力量就重新强大起来了。——人活着要有信心,人活着要善良,这是母亲给我们大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母亲生前,好几年前,我们曾和母亲开玩笑地说到人的身后事。我说:“咱嬷是信教的,将来是要上天堂的。”母亲笑着说:“家里有一个人信教,家里人将来就都可以进天堂的。”我们都幸福地笑了。

因为所有这些,在母亲病危期间,我们一致决定主要按教会的仪式为母亲筹备后事——这必定符合母亲一生的心愿,这也让我们心安。

按教会仪式的规定,灵位、香炉是不需要的,白色的孝帽、孝衣是不需要的,花圈、挽幛是不需要的,头七、周年祭典也是不需要的:天使回归天堂,真爱自在心中,尘俗都是多余。可是,我相信仁慈的上帝一定会原谅我们这些源于真爱却不那么规范的祭典方式。

现在想来,上帝已经给了母亲最好的安排,给了我们最好的安排。

从2014年5月母亲病重,到2016年7月母亲去世,上帝给母亲安排了两年多的时间让她停下了劳作来享受儿女们的孝敬,上帝也给我们安排了两年多的时间让我们慢慢地接受母亲日渐衰弱的事实,上帝又安排母亲在暑天离开让我能有时间完整地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段时光。记得就在母亲去世前几天的一个上午,我坐在母亲的床头,母亲忽然轻声问我:“军,今天几号了?”我知道母亲问的是阴历。听了我的回答后,母亲左手的拇指轻轻点着另几根手指数了数,没有再说话。我想,那时母亲一定已经接到了上帝的安排,她对上帝的安排是满意的。

中午,就父亲的养老问题我们又讨论了许久。没有了母亲,父亲彻底孤独了。我们都没有时间长久地留在农村陪父亲,父亲现在又不习惯离开农村进城和我们一起生活。——这都是上帝的安排,我知道,这是我们在人世间诵读《圣经》的修炼。

过了头七,按农村的传统说法,母亲之灵就永远离开了我们家。我知道母亲其实并没有远离我们,她在天堂里永生,她也时时在我们察觉和不察觉的时候降临她的这块大地和她的这个家园,时时在我们陷于困境和迷茫的时候庇佑我们。

2016年的7月结束了,我的这个终生难忘的暑假也结束了。

8月1日,我又回了一次前滩。明天我就得离开家乡上班去了,这一去又得好久不能回到家乡了。

我独自去母亲的坟头向母亲告别。

我在母亲的坟前磕了三个头。

我让母亲保佑我们全家平安。

母亲的坟头上,嫩绿的小草已经长出寸许来长了。

(2019年3月5日,于河南长垣)

后  记

从2016年7月6日至2016年7月22日,我逐日记录了母亲生命最后半个月的生活和从去世直到埋葬前后共三天的过程,总名为《天堂之路》,共四万字。

其中,2016年7月6日至7月15日的事情追忆于2016年10月前,即母亲去世后的前三个月;2016年7月16日至7月22日的事情追忆于2019年的二、三月。中间之所以搁笔长达两年多,在于我没有了写下去的勇气,也在于我前后两次发作的可怕的三叉神经痛。两年多后的今天,时间大体上抚平了我的伤痛,可怕的三叉神经痛目前也得到了控制,这使我能够比较从容地去追忆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并形诸文字。

和我写《母亲的病》一文一样,《天堂之路》一文主要局限于我的所见、所闻、所说、所做、所想,所以,它虽是实录,却远不全面。父亲、哥嫂、弟妹、孙子孙女,大家中的每个成员都爱母亲,都有他们与母亲相处时的故事,都有他们心底里对于母亲的思念。我不能一一写出大家对母亲的怀念,但我想,借了我的追忆,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情感慰藉。

写完《天堂之路》后,我感到莫大的轻松,像是卸下了一副沉重的担子,像是完成了对母亲做过的一个郑重的承诺。我知道,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在我的有生之年,母亲永远会陪伴着我,启迪着我,指引着我;我更知道,母亲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我们好好地活着、前行,永远怀着信心,永远怀着善良。

谨以此纪念我的母亲。

2019年3月5日,于河南长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