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海厦论中医:手抖兼心颤憟(中医之九种心痛病之一)

 中医药拾掇 2019-03-10

倪海厦论中医:手抖兼心颤憟(中医之九种心痛病之一)

倪海厦、紫极 倪海厦经方学苑

倪海厦论中医:手抖兼心颤憟(中医之九种心痛病之一)

好,现在继续讲新课,通过前面讲的几节课后,基本上把妇科的重点,全部给大家说的比较清楚。应当通过听前面几节课后,妇科疾病都不应当成难事。妇产的病是最好治疗的,它的理基本上就这一些。但妇科就是最难治的,就是由于环境所造成的。治妇科以攻心为上,只要心力有所改变,则病症也自然减半。另一个,想要美容美体的这一些,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也应当学会如何美容的办法。实际上道理就这幺简单,健康自然就可以美容了,就这幺简单。

再看汉唐六号,主要治手抖 心颤,心火为人身太阳是一团红日, 是人身之主,主不明则其十二官危。这一个手抖心颤,很明显就是属于心火不足。从心火不足这种情况,在前几节 课时,我给大家说了心火是由相火变化而来的,相火和其精气。人的身体它是一个整体,里面有一个反馈机制,也就是互相影响,心火不足必然影响到小肠火不足,小肠火不足必然精气生化便不完全,在经宫中蒸化精气也不完全,必然影响到达督脉之中的精气,进而影响到心火的生化,心火生化更不足,又影响到小肠火力不足,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人要是一病就很容易一病不起,把中间所能治病的任何一个环节调节一下,使其走向良性。比如说增心火热,然后小肠之热量足。小肠之热量足蒸化精气的功能也足,精气一足则其相火能更多地变化为心火,这就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用中医治疗就是看身体里面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调节哪一环节,这就是中医看病抓主证,只要这一个环节调节好了,其它证都不要管,其它全是连锁反应,一步步跟着全好了。如果抓不住主证的,抓一个次要的或毫不相干的,那幺在循环里面便不能得主体,还是继续恶性循环,这是中医里面治疗的最高境界,只要拔动玄机。我们看《内经》中很多地方都写了机,玄机的机,就是这一个道理。

好,我们看这篇,这个手足、手抖心颤。在上一节课,我给大家说了,这个手与心的关系,足与小肠的关系。

较轻微的心脏性手抖,令人无法写字,一出力手就抖,

这病症现在社会很多,很多年轻人就得这病。还有一个平时我们所看到的现象,这人本身没这病,但一激动手就抖,如吃饭手拿筷子,听别人说了一句话他激动了,筷夹不住了,这个手抖是不是病?它不是病,其原因是在心脏,注意这心脏不是人实体的心脏,是心火是神明。

其原因来自心脏,心主双手的循环,一旦心脏的压缩力稍有 不平衡,平时没有感觉,但手一出力就发生,

手一出力人便用劲,如同努力去完成一事,一用力心气马上不足,一不足就立即出现手抖。以前我一同学,在同济大学,这个同学,他就是比较容易激动,有时候一碰到有些事,和我聊天时,手抽烟根本不用弹烟灰自己就抖掉了,就有这样一种现象。但是在平时丝毫没有任何感觉,只是一激动时,心里面想一件事或有事情出现的时候就立即发抖。再看另外一个现象,人在恐惧的时候,刚才说的是激动的时候影响到心脏,在恐惧的时候,腿就不听使唤了, 想跑跑不动,为什幺?恐伤的是肾气,小肠的火力是肾气生发之根源是环境,恐一伤肾,伤了下焦就伤及其小肠之火力,所以腿就不听使唤了。这就是双手与双足的活力不同。小肠之火主下肢心脏之火主上肢,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双手双足亦分阴阳。

如何去调整心脏的压缩力,是一门学问。在人体最初受孕 的时期,是一团筋膜,也就是肝脏,经过三星期后,心脏器官开始出现, 因此在怀孕第三周以后,即可听到心音,西医据此而认定人体最初的器官是心脏,这是不对 的,真正的人体形成,最早是水,也就是肾脏的水形,进而产生肝脏,第三周以后,心脏才出现,接着就是脾脏、肺脏等。

这是倪海厦他那一门的论述,本门论述与此稍有差别。本门是从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成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根据河图来的。我在《易龙图》里面,这就是人体刚受孕时的最先的平衡图,最先出生时,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精就是水,是天一生水,两神两搏而成。在《易龙图》中其水在其中,形成之后立即便水土易位, 形成一个不平衡的马图,称为河图。河图的时候人开始生化,这个里面具体的问题比较复杂,暂且就介绍这幺多。不论是哪一方论述, 最终的结果是解决疾病。

由于中医的观念与西医不同,所以中医配合一些强化肝脏动能的药,间接来刺激心脏的压力,避免直接使用心脏的药,以免过于刺激心脏。

倪海厦先生对人体的形成,是通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来论人的变化,这对不对?这是对的。本门里面是从天一水、地二火、天三木、地四金、天五土论述的,也是对的,为什幺都对? 这是气与形的问题。我原来的时候,讲人体形成,《易龙图》专门有一篇文章,里面写的都比较清楚,不过只有有缘人才能看懂,也就是说外行只能看一个热闹,不作重点的了解。

倪海厦先生是强化肝的药,来治疗心脏的,这是什幺?木生火。它这种情况避免直接使用心脏的药,以免刺激心脏,

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环。

这两种药物是治疗什幺的?一个是治肝,一个是治心。有什幺差别?治肝是主升发的,一切的动全是风气。而碰到这样的病,为什幺要避免直接用心脏的药,这全部都是温热药,比如说姜附之类的药,这些药都是直接刺激心脏的,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环, 倪的用药法度,他善用生附炮附硫黄,但是你看他治病的时候,并不是看到火不足全用温热药,不然的情况下,它就以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环,容易使心脏过于刺激,使心力更竭。

平时有这样一些的心脏病的,在《金匮》里面主要是从何治的? 是以瓜蒌薤白汤,同时象人参汤,都可以治。只有在其寒邪特别盛, 用到附子与乌头,其它的都很少用附子。张仲景很善用附子的,但对附子的用法很慎用。

倪海厦先生治病时,用药法度也写的特别清楚,用这些心脏病的,心力不足的,我们可以看一些医案,乱用姜附的,喜欢用姜附的,对于心脏这一块的疾病,各种反应比较厉害,还美其名曰为排病反应,直到最后把人的心治成心力衰竭,这就属于乱用。会用姜附者,用药要有法度,不会用,认为一切皆为少阴虚寒,身体出现头晕体乏无力等若干现象,然后这现象说这是排病反应,根本不知道什幺叫排病反应,直到最后把人体的精气烧干治成坏病。这是乱用姜附之故,不懂用姜附,该用的时候必须用。

在仲圣《伤寒论》中对急性心病,就是心脏病,如何治?桂枝甘草汤,顿服,不是三服,直接服,桂枝升肝,甘草护中土,就两味药,特别简单,就是从肝治心,并不是直接用四逆。如果用四逆, 则人必定来说,姜附下肚,人即立毙。

缓性的寒邪比较重的,仲圣在《金匮》中附子乌头也用,并且用丸药,丸者缓治。从这里面我讲了一下用药的法度,对心脏疾病的一定要注意,避免直接用心药,反而加速不必要的血液循环,这是倪海厦的临床经验。

再者在临床上,几乎每位病人,都呈现有痰在肺的深处的感觉, 经本人细查之后,发现痰是在心包膜上。心包膜即是三焦,是一个极点,其痰在心包故此浓稠的痰,对心脏 必然产生压力,因此必须一并清除(清这个痰如何清?还是厥阴法,都是从厥阴去治),还给心脏一个健康的环境,由以上二点的突破,解决了早期心脏病症状, 避免 以后心脏病的发生。

我们看现实中心脏病的治法,如何治的?虽然来说本节所讲述的是手抖心颤,实际上里面论述的是心脏病,这心脏病的治法,西医目前扩张血管、化瘀积,甚至放一支架。心脏外面的环境 痰不去,只是去扩血管,必定会使血管脆弱,很容易爆裂。所有的化瘀之药皆要动用身体之阳气。在人体阳气比较足的时候,用化瘀药会显效,若阳气不足,用化瘀药不但不会化瘀,反消阳气,使身体阳气更不足,堵塞得更厉害。一旦上支架,这些东西对身体来说是异物,身体排异反映会更强烈,然后就要服用抗排斥药,这一些治法就让人生不如死。

所谓的被现在社会称为“杀手”,其中以心脏病位居前位。为什幺?因为是没办法治疗。治心脏病要从厥阴治,治厥阴就要兼顾太阴,这是不变之理。为什幺在《金匮》里面人参汤就是理中汤,为什幺也可治心脏病?治心病这症状,为什幺理中汤可以,它就要兼顾太阴,这样的治法。对于此病来说,包括还有其它的病,用这些姜附把人烧成重病的,我碰的到很多,有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去讲这些事情,因为寒凉派用寒凉药的已经害人太多,人现在来说刚转过来体会热药,这连古人用热药的理论还没深入到实处来,还不知道如何用法就已经走偏了。

曾经看过一个小朋友,十来岁,由西医认为的扁桃体炎等咳嗽症,大量使用小青龙汤,一看到咳就小青龙汤,麻黄汤,配什幺二陈汤等等这一些,再加附子干姜,碰到咳就这样用,结果这小孩子长胖了,特别能吃,胃中客火比较盛,胖是怎幺回事?灼炼成痰了, 年轻小孩子的精液都被烧成痰了。后来没办法了,我接手去看,经过一次次排痰,很厉害的,前一段时间又受外感又排痰,有很多脓黄痰,排了一夜,都是以前把精液烧成的痰,排后很明显看到这腹部明显小了。如何治疗的?基本上都是一律的小柴胡加减剂,敛相火,从少阳与厥阴治,治疗很长久了,但现在痰还没排尽,还有痰气。

所以说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况,都没有办法去说。好不容易在中医界才认识到寒凉的危害,那如果直接的再把温热的危害也破掉的情况下,那中医就没有人了。行其中医之法,守体而知用,该用温热时用温热,该用寒凉时用寒凉,这里面就是一个圆通。掌握了这一个办法这就是中医的办法。平时我所治的病人,以寒凉治成坏病的很多,现在以温热治成坏病的也很多。所以通过我们书院里面学习之后,大家就要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就要保持其中道之观。中道之医,千万不能偏于两向,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事情。

这一节课讲述了治疗心脏病的办法,心脏病的治疗,一定要注意治时从厥阴、太阴治疗。在缓症时,用丸药可以用到这些热药, 丸药中生附子、生乌头都可用,但要掌握剂量,一定要忌用凉药,同时更要注意忌用温药,不然痰就会越积越厚,直至心脏各种病的发生,就会烧在心里面,一定要特别注意。倪海厦接着说:

在临床上只要症状相同即可使用此法。

下面是说药的主要成分

主要成份︰半夏、桂枝、黄连、白朮等。

一般用量︰三餐饭后 15-20 粒,视体格大小而定。

桂枝黄连半夏白术等,刚才说了理了,配药方面知其理便会配了。

所以目前为什幺讲述汉唐系统?有什幺因缘在这里面?因为倪医生的用药法度是中医,倪海厦推崇的是经方派,但经方派不等同于全部用姜附。一定要注意这概念,不是用了附子、干姜就是经方派,用了黄连、大黄就是寒凉派。不是从药性上分的,要从医理上看。

倪海厦给出的四味药,有比较意思的,桂枝、白术同时使用, 黄连、半夏同时使用,里面还有什幺东西?理肝气的,清痰的。如果要是心脏病的病症,比较轻微一点,湿热症多,舌苔发黄的,还要从厥阴治,去心包中湿热痰,黄连在这里面是必用之药。但是去湿热痰时,干姜、附子也会用到,去痰时效果就会特别好。

在《伤寒论》里面,关于这方面,条文写的都比较清楚,只是没有与现在的疾病联系在一起。通过这些症状,就能看到里面的变化,就会学会治疗。从肝论治,去痰、降相火、升肝气、保脾胃、安其神等等这一些,随证而治。好,这一节课先讲到这里,今天讲两个方剂。好,现在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