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夜追凶》到《怒晴湘西》《逆流而上》,娱乐独角兽(ID:yldjs)对话潘粤明,探寻其“创业期”的学习与求变。 “有没有想过,重新忙碌起来的自己当下处于什么状态?”面对娱乐独角兽的发问,置身于暖色系灯光下的潘粤明毫无迟疑:“创业期。” 今年,凭借《鬼吹灯之怒晴湘西》(以下简称《怒晴湘西》)与《逆流而上的你》,潘粤明再次活跃在荧幕前。一边是两剧热播,一边是新戏《局中人》的悄然杀青,休息调整不到一个月的潘粤明很快又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工作中,采访亦蜂拥而至。 时间仿佛回到2017年,在《白夜追凶》中一人分饰两角的潘粤明一洗多年沉寂,进入“翻红期”。宽敞安静的采访室,一家接一家的媒体,尽管多数时间面对的是大同小异的问题,但面对记者,潘粤明身上不变的依旧是温和的态度、缓慢的语速,以及有条不紊回答背后的那份真诚与谦逊。“这行业每年都有变化,能有好的剧本、受片方青睐已经是运气和缘分,一定要好好珍惜。” 将自己当下状态定义为“创业期”的潘粤明,如今收获很多,想尝试的亦不少。 坚守与求变: 做演员,没有谁喜欢一成不变 从《非常夏日》、《蓝色爱情》、《京华烟云》、《梅兰芳》,到《脱轨时代》、《唐人街探案》,再到《白夜追凶》。从玉面青涩到沧桑沉静,潘粤明是逐渐找回信心与勇气的修理工雷海洋、浑身散发少年英气的刑警邰林、叛逆的公子哥儿曾荪亚,是梅兰芳那后来成为落魄伶人的表哥朱慧芳、颓丧的刘光芒、带有变态气质的李先生,也是或明或暗的双胞胎兄弟关宏峰和关宏宇。 他是他们,但又不只是他们。 “我喜欢让角色尽量区分开,变化大一些、跳一些,这样大家关注的就是故事。”作为演员,能够尝试不同的角色,无疑是每个演员的希望,潘粤明亦不例外。这次,在《怒晴湘西》中,遇上卸岭群盗陈玉楼的潘粤明,跳脱了以往所尝试的角色。用他的话来说,与陈玉楼的相遇是情怀,是缘分,也是求变。 谈及与《怒晴湘西》的缘分,还要追溯到《梅兰芳》。彼时的潘粤明结识了如今《怒晴湘西》的导演费振翔,而他与监制管虎更是老相识。但巧的是,接到剧本时的潘粤明并没注意到导演是谁,只是沉浸于要出演自己所喜欢作品的满足感中。“整个小说我都看过,在十几年前刚出的那时候就看了,整体印象特别好。当时就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定妆的时候才知道导演是费导。” 身为《鬼吹灯》的书粉,潘粤明对书中人物自有一番理解。作为“鬼吹灯系列”原著八本里唯一一本年代戏,《怒晴湘西》讲述的是胡八一这群人老一辈的事,由“陈瞎子”陈玉楼的回忆切入,所以潘粤明饰演的是这个角色回忆当中的自己。 就陈玉楼而言,在原著中,这是一个更偏向于“枭雄式”的角色,处事果断足以服众,但却因急于证明自己,一再折戟沉沙。在潘粤明看来,相比那些只要有他在事情就能解决、有主角光环的人物,像陈玉楼这般时而勇猛时而胆怯的人反而更加有血有肉、真实立体。 的确,在剧集《怒晴湘西》中,身怀绝技又贵为卸岭魁首的陈玉楼,难得的有了作为主角鲜少会拥有的“软弱感”,这种反差着实为人物平添了些许烟火气,丰满了人物的成长轨迹。 到了《逆流而上的你》,潘粤明所饰演的杨光,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模样。这是一个平凡普通的设计师,待人处事均老实本分,一心扑在家庭和事业上,虽难免遭遇挫折,但最终依然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成功逆流而上。从陈玉楼到杨光,改变的是作品与人物属性,不变的是潘粤明对于角色的坚持。 “让大家看到不一样的角色,或看到一种不一样的演法。”是潘粤明始终的追求,而在人物的反差和跳跃当中,去修补自己,消化一些之前的经验或不足,更是他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学习方法论”。 赞誉与质疑: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潘粤明,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出自于《怒晴湘西》的这个梗,间接形象得归纳了潘粤明近年来在演员之外的路径开拓。 彼时,《怒晴湘西》刚上线不久,有意思的事便出现了。大众目力所及的片头题字、主演、片尾曲《定风波之灯·等灯》的演唱和创意策划,就连联合摄制也出现了潘粤明影视文化工作室的身影。 如果说《白夜追凶》的一人分饰两角证明了潘粤明的演技,那在《怒晴湘西》里,他无疑坦露了更多才情。 每每谈到网上的称赞之言,潘粤明身上独属于大男孩的羞涩气质便毫无遮掩,“很多都是后来聊出来的,人家信任我,我也不能辜负对吧。”希望把事情做对,认认真真地多去体验一些工作元素以充实自己,这种肆意、洒脱又谦虚、内敛的姿态,此刻在他身上清晰可见。“能贡献一份力量是应该的,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能多干点就多干点,只要能加分,能帮助团队就好。” “要客观看自己,缺什么就补什么东西,就像健身一样。”潘粤明将其在采访过程中多次提到的“学习”类比为“健身”,“不知道怎么锻炼才能让自己更好更精神的时候,就要尝试去理解其中的科学元素,怎么练才能更科学、更有效。都是要下功夫钻研的。” 就像《怒晴湘西》和陈玉楼,一个注定走向失败的故事,一个命途多舛的人物,要演绎好这样的故事和人物其实并不容易,潘粤明自是知道其中的难点。当然,也正因有《鬼吹灯》原著小说的存在,大众尤其是书粉无疑对影视化作品存在极大的期待感,同时,这部分受众群体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当改编后的作品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监管”的效果顷刻呈现。 在剧集《怒晴湘西》中,陈玉楼毫无主角光环,诸多关键性人物均因他行事冲动或被外界因素所羁绊而断送性命,观众的不满声溢于屏幕。对此,潘粤明表示这些评论他都会去看,“我很在意大家的评论。”对大众评论的在意,其实也是潘粤明吸取营养的学习与成长过程。 “看大家的反馈,就能知道我演的时候的判断,和大家看到的结果,是不是同步的。”于他而言,有什么问题、问题出现在哪里完全可以体现在后期大众的评论反馈中,有时评论中有个玩笑式的调侃,他也会记下,以备之后再拍戏的时候能用到。 “批评或建议其实就是经验,是大家给予我的一个想办法补足的机会。”看到问题就在类似的工作中填补这个空白,想到了就尽量去做到,这种经验或教训的累积,总有告诉你坚持是正确的时候。 现阶段,接触了越来越多优秀人士和剧本的潘粤明越发明白“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这一道理,“只有在不断接触的过程中才能看到自己浅薄的地方,只要方向对,始终在学习的路上就行。” 爱好与生活: 自然的情感最有价值 演员这一行工作起来全年无休已是常态,但自小喜爱作画的潘粤明始终没搁下自己的爱好,包括后来培养起来的抄写《经书》练习毛笔字的习惯。 自从再次翻红,潘粤明与粉丝、网友的交流互动,便成了微博上隔三差五发出的素描作品,以及闲暇之余时不时的评论与点赞。他每条微博下方更是不乏来自网友和粉丝的“作业”,每当大家以绘画作品来问好或请教时,被人亲切地称为潘老师或哥哥的他,会点赞以及致谢。 “现在是信息时代嘛,我得与时俱进,看到了有时候给他点个赞,顺便学习一下。”娱乐独角兽面前的潘粤明,在聊到自己生活中的爱好,以及在互联网平台上与粉丝的互动时,笑意爬上眼角,但说出的话仍然知足而谦逊:“我自己喜欢画画,并不多专业,但大家借助这个平台上传自己的作品,形成一个交流的环境,相互之前能够激发彼此,好事一桩。” 潘粤明曾在星空演讲中如此说道自己的这两种爱好:写毛笔字本身可以让人感知到内心的一种平静,画画同样也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懂得生活和世界是由颜色组成的,颜色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你用自己的颜色去拼接你自己想象的世界,不管别人怎么看,它能呈现出来,你就已经完成了自己的表述。 “大家支持我也是因为我更热爱生活吧,自然的情感是最有价值的。”在获得越来越多支持与爱的当下,潘粤明依旧保持着清醒的认知,“演员就要做好一个演员的本职工作,大家支持你看得上你的作品,然后才会关心你生活里的其他事物。”显然,淡泊名利的外壳与坚守自我的内核下,他的逻辑纯粹而简单:做好本职工作、不放弃自己的爱好,尽可能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东西。 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但历经大彻大悟后总会有一些沉淀于心间。于潘粤明而言,求变的自己、正确的方向、对生活的好奇与学习始终如一。 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他,一直在路上。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