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能成为精英,主要靠先天优势,次要靠后天培养。 2、教育不是存款,更像是一种风险最高的,等级最差的风险投资。 3、一个人要求孩子成功,不如自己先成功。自己都找不到方法,怎么好意思要求孩子呢? 人生而无知,但并不愚蠢。是教育使他们变得愚蠢。——伯特兰·罗素(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 提问:布老师,我和我先生是你的忠实粉丝,你的每篇文章都是我们必读的。我有一些育儿和教育的理念问题需要咨询你。我们家在上海生活,收入和生活条件是上海的平均水平,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一个已经读小学,一个还在幼儿园。我和我先生都非常在意孩子们的教育,平时在帮助他们学习功课之余,还带他们去上各种兴趣班。但是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忧虑,就是我应该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求学之路?是在家教育,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怎么样才能在教育投资,与消费和其他投资中间取得平衡,既让孩子得到适合的教育,又不浪费钱和时间?你意见对我们来说非常宝贵。谢谢你。 回答:你好。很感谢你们这么看重我的意见。我会认真回答你们的问题。 应该为孩子选择怎样的求学之路?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重要。我知道有的家庭,甚至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为他们做好了一生的计划。但是这样做中间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原理。那就是:对于精英来说,先天的天赋和后天的培养,哪一个更加关键? 现在整个世界,包括西方国家,都非常流行的一个错误的观点,我把它叫做“白板”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生来的差距并不大,每个人生下来就像一个白板。造成人们成年之后的能力和事业差距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养育和教育。是父母、老师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一个人,就像是在白板上作画的画家,或者在蓝图上规划的工程师一样。 我观察到,在西方持有这种理论的,主要是白左知识分子的阶层。而白左知识分子通常垄断着媒体、教育等行业。他们对于养育和教育的强调,很可能是出于他们的自身的行业利益。另外,白左知识分子的阶层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拒绝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先天差异,并且倾向于把这种差异解释为宣传和教育的结果。 实际上这种“白板”理论,与我们对世界的观察是背道而驰的。稍稍留心便会发现两个现象。 一个是,一些高智商父母生出来的孩子,即使在小时候,还没经过多少教育,往往就聪慧过人。一些智商普通的父母的孩子,往往智力和其他方面表现都一般。他们成年之后的差距同样很大。 第二个是,即使是水平接近的人群的后代,甚至是同一对父母的不同的孩子之间,也存在着显著的先天差别。他们在同样的父母,和同样的养育、教育模式下,活出的样子也可能是差距巨大。 所以一个人能成才,能成为精英,主要是靠先天的优势,次要是靠后天的培养。这个结论给孩子的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方向上的指引。 人们对这个理论有一个大的误解,就是认为只有精英的孩子能够成才,普通人的孩子不能成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精英的孩子成才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不能保证每个精英的孩子都能成才,也不能保证每个普通人的孩子都不能成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才,不是要看他的父母,而是要靠观察他的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水平才能判断。 因此,应该先确定孩子的天赋和素质如何,然后再因材施教。如果是天赋异禀,智商过人的孩子,那投入很多教育资源,甚至砸锅卖铁,可能都是值得一搏的。但是普通人家的大多数的孩子,由于先天的限制,无法和那些天赋过人的孩子相比。那么对于这样的孩子,过分地投入教育资源,是一种得不偿失。 这么说,普通人家里就不会出精英了么?不是的。普通人家里也能出精英。但是普通人的孩子成精英的概率低,所以需要用数量来打败质量。普通人如果只生一两个孩子,也可能能出精英。但是既然数量少,那么出不了精英,也是正常现象。就好比买彩票,经常买,多买,中奖概率才能高。只买一张彩票,然后烧香拜佛求中奖,就能提高中奖概率吗? 现在很多人自己不愿多生,却玩命给孩子加码,以为堆砌教育资源,堆砌题目,堆砌时间,就能培养出一代精英。就好像只买一张彩票,然后烧香拜佛求中奖的人一样。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卸责任,也是这些非学霸对学霸的一场误会。 学霸不是堆砌教育资源、题目和时间就能培养出来的。所谓学霸,就是觉得学校讲的内容太简单了,所以非常痛苦,以至于要主动去学习更多的东西的那些人。所谓非学霸,就是觉得学校讲的内容太难了,所以非常痛苦,以至于需要不停做题才能考高分,甚至不停做题也不能考高分的人。他们之间的差别是很难跨越的。 孩子应该在家教育,在国内上大学,还是出国留学? 我认为同龄人中千分之一以内的天才,可以在家教育。因为学校对他来说是浪费时间。他自己在家学习,或者请老师专门给他讲课,他的学习速度和效率,要比在学校快得多。这样的人,学历对他来说就是一张废纸。因为他的能力远远超过学历的要求。他的未来,要么是子承父业,要么在网上成名,要么是参与某个创业项目,要么是研究出某个赚钱的独门秘籍。对于这种天才来说,赚钱不过是另一门让大多数人头疼的,其实简单得要死的考试罢了。 其他的孩子分为两类。一类是家里特别有钱的,卖掉一两套房也无所谓的,可以出国留学。另一类是家里不是特别有钱的,经不起折腾的,就老老实实在国内考个大学,然后出来工作。毕竟大学是一个不现实的地方,上多了也没什么好处,学不到什么实际的东西。工作得早也是一种优势。如果说某些专业,如医学,特别需要一个研究生学历,那么可以考虑上研究生。一般的文科,和那些需要动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就不要上研究生了。 现在很多家庭的悲剧,在于过分看重学历,甚至是外国学历的作用,以至于他们要处理掉家庭中很重要的资产,例如一套房子,也要供孩子出国留学。实际上这些年,国内和国外的学历贬值得都非常迅速。在小城市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到北京上海就业市场一看,到处都是拿着国内名校学历,和国外学历找工作的人。国内的学历倒还好,读下来不需要花多少钱。那些卖了家里的房去出国留学的人,什么时候赚的钱才能把卖的房买回来呢? 有人说,出国留学不只是为了找工作赚钱,而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学习知识,积累人脉。其实在家上网也能开阔眼界,出国旅游也能增长见识,自己读书也能学习知识,在外国积累的人脉,回国也不一定用得着。核心问题在于,那些家境一般的孩子,他一生最迫切应该实现的目标,不是开阔眼界什么的,而是赚钱。家里没钱,还羞于承认上学是为了赚钱,这样的人,什么时候才能摆脱他们现在的状态呢? 怎么样才能在教育投资,与消费和其他投资中间取得平衡,既让孩子得到适合的教育,又不浪费钱和时间? 过犹不及。特别是在教育方面。对教育的投入,全社会有两个不好的倾向。一个是投入太多的钱,一个是投入了太多的时间。 很多人不惜花费大量金钱去追逐“好学校”,购买学区房。实际上如果不是特别富有的家庭,金钱总是有限的。钱有很多用处。你提升家庭生活质量,承担养老责任,孩子长大后结婚成家,都要花钱。你花在“好学校”和学区房上面,你就缺少金钱去投资,去购买其他的东西。 我经常说很多人“捧着金饭碗讨饭吃”。他们住着几百上千万的学区房,开着价值几十万的车,却去做年收入只有十几万的工作。他们没有想想,拿去买学区房的钱,如果去做正确的投资,并且坚持多年,他家庭的财富和社会地位都会有本质的提升。他们放弃了眼前的投资回报和阶层提升,却把钱投在虚无缥缈的教育上,去追求几十年之后”有可能“的回报。真是不可思议。 很多人不惜牺牲自己的人生,也不惜牺牲孩子的人生,去上一些几乎完全没有回报的课程。例如钢琴,例如奥数。如果是追求升学加分,倒是可以理解。如果是单纯因为别人都去,因为老师要求,或者因为别人都去了,自己不去心里不舒服,而去逼孩子学一些孩子根本没兴趣的课程,这几乎完全就是在浪费自己和孩子的生命。有的家长还因此与孩子发生了剧烈的冲突,甚至打骂羞辱孩子,这就完全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丧失了做父母的尊严。 教育确实是一种投资。但是和很多人想的不同,教育不是存款。存款意味着你存的每一块钱,存的每一天,都能拿到利息。比起存款,教育更像是一种风险投资。因为你投入的每一分钱,都有可能血本无归。风险投资都要求回本周期短,在投之前,都要先想好退出机制。而教育这种投资的周期,动不动就十几二十年,而且回报毫无保证。可以说是一种风险最高的,等级最差的风险投资。 这个社会中,大部分的人连余额宝和股票基金的区别都没搞懂,更别说做投资。就是做投资的人,也很少有人懂得做风险投资。做风险投资的人,也是亏钱的多,赚钱的少。真正好的风险投资人,可以说是人中龙凤,凤毛麟角。可是大多数的家长却极为自信,以为自己是风险投资的行家。头脑狂热,资金充裕的散户杀进来,一定是被行家收割的。 我对普通人教育的建议,就是量力而行。与其把钱花在虚无缥缈的教育投资上,还不如去在大城市多买几套房,让孩子成年之后无论如何还有一些生活保障。毕竟一个人再厉害,做了再高的职位,拥有再高的年薪,他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还是要用来在大城市购房的。不如你买好房子,在他辛苦攀爬的山顶等着他。股票投资也是一样,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一将功成万骨枯的股神,也是要把赚的钱交给开发商或者房东的。 总而言之,一个人要求孩子去奋斗,去成功,不如自己先成功。如果自己都找不到出人头地的方法,那么怎么好意思去要求孩子做这件事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做不到的事,也不去要求别人做到。对待朋友是这样,对孩子同样是这样。 今天就说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