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心目中,宋高宗赵构和秦桧一样,不是什么好东西。君是昏君,臣是佞臣。之所以造成这种印象,是因为他们君臣联手,杀了爱国英雄大忠臣岳飞。岳飞之死,天下垂泪,直到现在,人们也不能解除恨意,在西子湖畔,秦桧等奸臣还跪在岳飞的塑像面前。宋高宗因为是皇帝,为尊者讳,才没有象秦桧一样跪在西湖边。然而,人们有没有想到,这样一个“昏君”,这样一个“奸臣”把持朝纲,却在岳飞死后,不但没有亡国,反而开创了南宋王朝,与金国、蒙古这样的强敌长期对峙,达一百五十年之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宋高宗的大局观 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第一位皇帝。作为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可以说是饱经沧桑。他只是宋徽宗的第九位皇子,按法统上说是没有资格当皇帝的,怎么轮也轮不到他。但是,幸运的是,北宋遭遇了亡国的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其他兄弟姊妹或俘或死,只剩下赵构侥幸得活,成为唯一的正宗赵家血脉。北宋的遗老遗少、爱国精英要想重建宋朝江山,只能拥护他。赵构虽然说不上象刘邦、刘秀那样英明神武,但他在国家危亡时刻,能够聚集群英重整山河,在强大的金国逼迫下,能够与之或战或和地周旋,使金国不得不放弃扶持傀儡政权伪楚(张邦昌)、伪齐(刘豫),不能不说有一定的政治手腕。要知道,他是皇帝,是一把手。岳飞等人再神武,也是执行命令的臣子。 赵构面临的形势,实际上是很复杂的。金国先后扶持了伪楚张邦昌政权、伪齐刘豫政权,对南宋的正统地位发起挑战。虽说南宋是宋朝正统,但改朝换代,尤其是外国的帮助下改朝换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有可能的。五代时石敬瑭当辽国的儿皇帝,就是先例。在民间,虽然说在面临亡国的情况下有同仇敌忾的情结,但百姓对于初建的南宋政权也并不是很满意,北宋末年有方腊、宋江起义,南宋初期有钟相、杨么起义就是证明。在朝廷内部,事实上也并不是君臣齐心,苗刘兵变让宋高宗提高了十分警惕。在没有能力收复失地、重整山河的情况下,偏安一隅,以待时机就成为理性的选择。作为一个皇帝,宋高宗首先考虑的站稳脚跟,发展生产,恢复国力,而要想达到这个目标,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所以,只要金国肯和,对于赵构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摆在赵构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平定农民起义,不允许百姓造反;第二,将金国阻挡在国境边上,不允许其再前进一步;第三,整顿朝纲,不允许形成藩镇割据甚至造反,形成皇帝集权;第四,努力发展生产,迅速集结财力,使国家有能力与强敌抗衡;最后一个问题才是收复失地,重整北宋山河。可以说,赵构就是按照这个思路当皇帝的,哪个臣子与其意见相左,不按照南宋中央的统一部署办事,他是不惜挥起屠刀的。 二、岳飞犯下的政治错误 岳飞是不是忠臣?当然是。岳飞没有反心,他一心想恢复失地,迎回二帝,重整河山。他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南北朝时期东晋的祖逖一样,都想成为统一全国的英雄。他不但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此不惜与皇帝据理抗争。但岳飞好像忘了,他是为谁服务的?你是一个忠臣,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你忠的肯定是君,而这个君便是宋高宗赵构。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调你进京,如果你特别听赵构的话,用得着十二道金牌吗?一道圣旨就够了。你只是赵构的棋子,赵构让你打,你就狠命地打;赵构让你撤,你就应该撤;赵构站在国家的战略上想和,你就应该赞成和。如果你与皇帝意见相左,那结果是什么?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哪怕你没有反心,你不是奸臣。 然而,岳飞不是很听从宋高宗的话的,他耿直的脾气,使他多次犯上,甚至撂挑子。如果你经常说“老子不干了”,辞皇帝的职,罢皇帝的工,你让皇帝怎么想?而且,岳飞的部队,名曰“岳家军”,金国就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之说。军队应该是国家的军队,应该姓赵。你叫岳家军,本身就是犯了巨大的政治错误。将国家的军队视为私有,一但有了反心,国家将不可控制。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所以对于武将天然具有防犯心理,害怕他们也如法炮制。现在岳飞的军队都叫“岳家军”了,你叫皇帝不防犯你怎么可能呢?岳飞没有反心,但十二道金牌才能调回,不管什么原因,都是犯了大忌。起初,赵构对于岳飞是非常信任的,但随着岳飞势力的不断壮大,这种信任感却慢慢减弱,转变为恐惧与防范。 岳飞还曾过问宋高宗赵构的“家事”,总劝赵构早立“太子”。赵构因为长期颠沛流离,被金兵追杀恐吓,失去了生育能力,劝一个失去生育能力的皇帝早立太子,而且是在皇帝春秋正盛的时候,而且劝立太子的臣子是个武将,怀的是什么心意呢?这是岳飞犯下的另一大错误。岳飞虽然背后刻有“尽忠报国”四字,但在宋高宗的心里,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岳飞的表现,除了英勇杀敌令高宗满意外,其他都没有交出满意的答卷。乃至最后让高宗动了杀机。岳飞到底有没有罪?秦桧的答案是“莫须有”。岳飞虽然没有造反,但他有造反的实力以及疑似表现。一个帝王杀一个臣子,有时不太需要充足的理由。宋高宗杀岳飞,实际是一个君王将对朝廷的威胁,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三、赵构是一个犯过错误的明君 按照历史,赵构对于岳飞的杀害,肯定是冤杀了,有点自毁长城。但我们不能对一个皇帝,要求过高。赵构不是刘邦、刘秀、朱元璋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但赵构绝对也不是一个昏君。只不过他站在一个君王的视角下,平衡主战派与主和派的势力,当他决定与金国讲和时,对于主战派或杀或贬,就在情理之中了。一个武将,不管立过多大战功,国家需要你时就上战场,不需要你时,就解甲归田,这才是令君王满意的态度,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赵构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他是自动退位的,理由是“倦勤”,我们受评书《岳飞传》的影响,认为宋高宗是个昏君。实际上,赵构才是南宋的真正的领导人,他手下的将官不只有岳飞,还有韩世忠、刘光世、吴玠、吴璘、张俊、刘锜、王彦等人,这些将领都取得了不小的战绩,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吴氏兄弟的和尚原之战,都令金兵闻风丧胆。南宋对金作战虽有胜有败,但胜多败少。赵构权衡两国实力,金灭不了宋,宋也灭不了金,所以最后两国同意议和。赵构与金国签定的绍兴和议,为南宋奠定了一百五十余年的和平基础。我们不能武断地说和就是错误的。如果赵构有统一全国的实力,他怎么会选择偏安一隅呢?宋金和平以后,南宋努力发展生产,推行经界法,短时间内使南宋成为农业、轻工业、文化产业、外贸、金融、海洋经济都非常繁荣的国家,按经济实力,南宋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这不是一个昏君能做到的。所以历史上将宋高宗盖棺论定为“中兴守成之明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