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漫学琴路,琴童家长要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typlr2d 2019-03-13

自从孩子开始踏上漫漫学琴之路,如何当好琴童家长是每个琴爸琴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大多数学琴的孩子都在学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具备太多思考能力。辅导孩子学琴是一门学问,里面的奥妙并不比学琴本身少。从某种角度上讲,对于初学琴的孩子,真正的老师是家长,辅导孩子学琴是对孩子一种充满爱心的交流,要结合孩子的年龄特征,要以严格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必备的知识、和正确的要求去帮助孩子进行学习。

一、做老师的助手

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只能做到有所领会,要真正掌握要靠严格的练习。课堂上能够接受、领会和理解的相当有限,许多要求都有赖于家长带到孩子的练习中去贯彻。因此,家长对老师要求和意图的理解非常关键,家长陪孩子练琴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执行着老师的任务。孩子每天练什么和怎么练是由家长来掌握和进行的。陪同孩子练琴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学会自己练习,而不应把这种引导变成替代,养成孩子的惰性和依赖性,甚至变成家长长“脑子”,孩子出“手指”的局面。如果那样,应该是家长辅导工作的失败。

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学琴和练琴习惯也有利于快速掌握学琴的技巧。家长的辅导将直接作用于孩子,像烙印一样深刻在孩子心里,影响到他们的未来。家长在这个阶段的所有正确引导都会给孩子在培养学琴习惯和掌握学习方法方面以感性的认识。反之,也是一样。因此,应让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潜移默化地形成。家长们决不可在这些方面大而化之,掉以轻心,否则会留下终生无法克服的坏毛病和坏习惯。孩子一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练习方法,以后上学也会大有帮助。

三、培养和发展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学会聆听音乐,给孩子讲音乐家的故事,教孩子唱歌,教他们合着音乐节奏舞蹈等。让孩子去感受音乐,热爱音乐,投入音乐中去学习音乐,而不是按父母之命被动地去应付。家长们切不可仅把眼光死盯在手指和琴键,基础阶段的狭隘将酿成更为久远的局限。

四、对练习进行具体指导

具体包括识谱、技巧训练及音乐的处理与表现。老师课堂上的要求及作业只有通过孩子的练习来完成,练习过程是一个既可以纠正和解决问题,又可以产生和加深问题的过程。因此,练习的成效取决于家长的辅导能力和方法。正确而具体的辅导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和意图,通过指导孩子练习去解决问题,避免错误,使整个练习变成有价值的有效劳动。反之,会使已经存在的问题得不到纠正,并出现新的错误,练习就变成了重复错误,巩固和加深毛病的无效劳动,危害匪浅。因此,对于家长来说,会不会弹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懂得幼儿心理,学习科学的辅导方法,掌握学琴的规律,能密切配合老师的指导,得当地按老师的要求辅导孩子学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