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毁于中药中药亡于人心!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19-03-13

中医传承几千年却越发不济,不是古方无能 而是药材不古!人心不古所致!

自古医药不分家,再高明的大夫没有货真价实的药材也是无法医治病人的。而现如今的中药材问题诸多。主因有三:

1.如今药材大多数均为人工种植,而且追求量产,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加速了药材的生长周期,提高了产量却失去了优胜劣汰的自然生存法则的精选,而且忽视了野生药材的原产地的环境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对其药性的影响,随便找块农田建个大棚就可以种植了,却忘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古训。如此条件种植出来的药材其药性尚存几分,实难定论!

2.现在市场上中药材以卖相来定等级,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但是人们却十分的买账,那些个头饱满,形体均匀,颜色干净的视为上品,却殊不知那些个体饱满的是否由化肥所成就,而那些颜色干净统一的是否拜硫磺熏蒸所赐呢!?

3.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医对于药材的使用大多数都不是能够直接生吃入药的,很多药材尤其是中下品的药材,也就是常常被用做佐使的药材他们天生都是有毒性的,必需经过人工依法加工炮制才可入药。

例如大家都知道的何首乌,都知道其有补肝肾,益精血,乌发的作用,很多人就直接拿来泡酒,泡水,炖汤,结果把自己吃进了医院。每年因为吃何首乌中毒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即使是上品无毒的药材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其药效也会有不同的变化。例如地黄,生地黄性寒凉,绝不可久服。经过九蒸九晒炮制后的熟地黄则性温,方可常服久服以发挥其养阴的极佳功效。最明显的就是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六味地黄丸,一度被人炒作成养生药品,恨不能人手一瓶,长期服食的结果就是病没治好,反而脸色越来越黑,这就是寒邪入体肾阴不固所致,罪魁祸首便是用生地黄或是用高压锅蒸熟的地黄来代替九制熟地入药的结果!!

无为不才,遍查古籍,并结合我祖父留下的炮制笔记,找寻最佳的古方中药炮制方法,并亲自动手炮制,记录其中注意事项,以图文笔记的方式记录于博客上,以便大家参考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