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女人的不幸

 潇潇雨ekg9m5f4 2019-03-14

多年来一直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女作家的生活为什么大都不幸,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很多年,直到看到了台湾作家赵淑侠的《文学女人的情关》、《文学女人的婚姻》和《文学女人的困境》后,才有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她给文学女人下的定义是:“文学女人指的是内心细致敏锐,感情和幻想都特别丰富,格外多愁善感,刻意出尘拔俗,因沉浸于文学创作太深,以致把日常生活与小说情节融为一片,梦与现实不分的女性作家——多半是才华出众的才女。”这些文学女人的特质有三:

一是爱情至上。

(萧红)

这些文学女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爱情至上。在她们所有的人生支点中,爱情是最重要的支点。俗话说:“女人是爱情动物,”而文学女人尤甚。她们一生把追求爱情的满足当作人生最重要的满足,一生为爱情上下求索,九死而犹未悔。萧红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一生飘荡在爱情的苦海里,几度沉浮,直到临死前还在用笔跟骆宾基谈着恋爱(其病被误诊为喉瘤而错动喉管,说不出话来)。三毛一生更是沉溺于爱情,她曾说过:“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都写不出来。”她跟荷西在撒哈拉沙漠制造了一个爱情神话,荷西死后,她最大的愿望便是谈一场恋爱,结果她到处寻寻觅觅,曾对王洛宾动过真情,但王洛宾没有给予热烈的回应,这令她非常失望。由于跟荷西的圆满爱情在前,再加上她那出众的才华,没有几个男人能深入她的灵魂,能给予她荷西般的爱。所以,她在爱情寻觅无果后觉得人生了无生趣,抑郁而自杀。许多人理解不了三毛的死,觉得她才48岁,有貌、有名、有钱、有地位、有热爱的事业、有喜欢她的读者、有崇拜她的学生、有关爱她的父母……

(三毛)

二是注重性灵。

文学女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性灵轻物质,一生汲汲于追求性灵的满足。对于她们来说,一辆豪车带来的享受不如一本好书,一座豪宅带来的精神满足度不如自己写作的一篇文章,一堆珠宝带来的快乐不如一次美满的性爱。这就是为什么李清照和赵明诚散尽家财而去搜购金石字画,为什么夫妻两人天天沉浸于赌书泼茶、写诗填词的乐趣中。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财宝之贵、口腹之欲,都不如金石字画带来的精神愉悦度高,都不如作诗填词带来的幸福值大。

(李清照)

三是多愁善感。

这类女性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多愁善感,她们往往见落花而伤情,见落叶而悲愁,所以,十余岁的林黛玉在春天吟出了“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诗句,在秋天则写出了“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的诗篇,一朵落花、一片秋叶都能引起她们无穷的愁思。别人喜欢热热闹闹的聚会,而林黛玉却偏偏害怕聚会,不是不喜欢,而是受不了曲终人散的冷清和伤感,她那句感慨“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

她们看待事物倾向于悲观,犹如一个老婆婆看待大女儿二女儿的生意。传说有一个老婆婆,大女儿卖雨伞,二女儿卖草帽,她晴天为大女儿忧虑,雨天为小女儿发愁。

(林黛玉)

因此,这三个特质导致文学女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幸福的,因为爱情是短暂易逝的,性灵的追求是无穷无尽、难以满足的,而多愁善感的天性又会使她们看什么事物都带着一层灰色,所以,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郁郁寡欢、愁眉紧锁的。

俗话说,痛苦的鸟儿才会唱歌。正因为她们内心痛苦,所以必须找个宣泄的缺口,于是,她们就把痛苦寄寓于文学作品之中,用写作来释放郁闷、抒发悲愁。所以,在她们的笔下,才能产生出那些动人心魄、感人至深的优美篇章,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和《醉花阴》、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林黛玉的《葬花吟》和《秋窗风雨夕》等。

文学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描写痛苦而不是欢乐的文章,因为痛苦是深刻的、复杂的、长久的情绪,而欢乐则是肤浅的、简单的、短暂的情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就是对这种情绪的简单概括。既然痛苦是人类最经常最普遍的情绪,那么描写痛苦便容易引起人类的共鸣,从而使作品获得穿越千古的生命力。但书写痛苦者往往自身也痛苦异常,她们就像一群荆棘鸟,把荆棘插入咽喉流着血带着痛唱出最动听的悲歌,这悲歌愉悦了世人,但却毁灭了她们。因为这痛苦大大伤害了她们的躯体、损耗了她们的心神,致使她们年纪轻轻就病体缠身或英年早逝。所以说,痛苦成就了她们,也伤害了她们。

———— / END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