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传·昭公九年》记载:“我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意思是夏朝时由于后稷对我们的功德,魏国、骀国、芮国、岐国、毕国,成为我们的西部领土。说明古芮国在夏商时就已经存在,而且方位也说得很清楚,在西部。 北宋《广韵》记载:“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其后为齐、甫、申、吕、纪、许、向、芮。”很有可能,最早的芮国为姜姓,作为商朝的遗留方国,当时已经成为周朝诸侯。但不知为何,后来武王或成王时期又另外分封了一个姬姓芮国,当然,也有可能这时姜姓芮国已不存在,成王早期发生过“三监之乱”,不知道是不是迁累到了姜姓芮国,因而姜姓芮国被灭,然后封给周室姬姓。不过,这是猜测,也不排除同时存在两个不同姓氏的芮国的可能。 关于芮国故地有多种说法,一说在今山西芮城,一说在今陕西韩城,或陕西大荔,三个地方相近,为陕西山西河南三地交界。陕西韩城说是因为在2007年时,这里曾出土了大量芮国墓葬群,还发掘出不少芮国青铜器,从青铜器铭文来看,韩城当为春秋时的芮国封地。 商朝时的姜姓芮国有可能就在山西芮城,当时附近有个虞国(商朝诸侯,后改姬姓,见虞国篇),在今山西夏县以南和平陆以北一带,这个位置正好与山西芮城的姜姓芮国相邻。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於是虞芮之人有狱不能决,乃如周。”说得是在周文王时,虞国和芮国为了争夺一块地皮,互不相让,最后请求文王出面调理。该事件在《诗经-绵》中也被提到:“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意思是虞芮因争地兴讼﹐到周求西伯姬昌平断。说明虞国和芮国当时是归顺周国的,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虞芮两国并非姬姓,文王是因为德高望重的威望而介入的。但后来周武王灭商兴周后,去南方吴地找到仲雍之后周章,当时周章已为吴王,便将周章弟弟封于虞国故地,建立北虞(见虞国篇)。既然虞国重建,那商朝虞国必定已被周武王灭掉,有可能傍边的姜姓芮国也是在那个时候一并被武王灭掉的。 姬姓芮国在武王或成王时期被重封,而且封地并不完全在姜姓芮国的故地上,姬姓芮国为伯爵,其首封君已不可考,芮国历代国君在周王室长期扮演重要角色,地位显赫,从这点推测,芮国首封君不是文王之子就是武王之兄弟,嫡系宗亲无疑。《尚书·周书》记载:“巢伯来朝,芮伯作《旅巢命》。”说得是周武王时,南方的巢伯觐见周王,命芮伯作《旅巢命》,《旅巢命》是古代一种咏赞讴歌的形式,类似《诗经》的“颂”,没有一定地位的大臣,是没有资格作这种赞美诗的。 关于“芮”的由来,“芮”带草,但它并非指特定的某种植物,而是作为一个赞美词被创造出来的。《说文解字》释义:“芮芮,草生皃。”意为草儿初生的样子。这个字极具象征意义,他象征新生命的到来,象征顽强不息的生命力,更预示着绵绵不断的生机与力量,使人联想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那种自然生命的循环状态。因此,“芮”字又引申出“绵絮”、“柔软”之意,“柔”就是草儿初生而嫩的样子。《吕氏春秋》云:“不食谷食,不衣芮温。”这里的“芮”就是柔软之意。古人云:“太强必折,太张必缺”,反之,“柔滑温顺”则能长久。远古时期,人们因为缺少娱乐活动,生活单调乏味,只好整天关注着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花花草草,一山一水,春去秋来,年复一年,久而久之,观察得多了,琢磨得多了,便从大自然一草一木的兴衰特性中汲取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芮”便是由此而来。 芮国在周厉王时出了个高级卿士,可能是姬姓芮国历史上最具贤明的国君了,他叫芮良夫。据说《诗经·大雅·桑柔》就是他的作品,《史记·周本纪》记载:“厉王即位三十年,好利,近荣夷公,芮良夫谏,厉王不听。”说得是周厉王行“专利”(将万事万物据为己有,剥夺百姓利益的做法)制度,亲近奸臣荣夷公,芮良夫谏而不听,故作此诗以讽刺周厉王。 芮国在春秋初期曾发生过政变,据《左传·桓公三年》记载:“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说得是,公元前709年,当时芮国国君万的母亲芮姜见儿子多宠姬,不理国政,不守孝道,联络亲信将他赶出芮国,芮伯万只好出奔魏国(此为西周分封魏国)。《左传·桓公四年》:“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说得是,公元前708年,秦宪公趁芮国无国君,发兵攻打芮国,但没有取胜,同年冬天,周桓王联合秦国包围魏国,俘虏了芮伯万,将他押解到秦国。 芮国何时亡国,正史上没有记载,从以上情况分析,芮国也许沦为秦国的附庸,在弱肉强食的大争之世,芮国这个象征生机勃勃的“芮”字终究没能给它带来祥瑞之气。宋代《路史》倒有所记录,说是在秦穆公二年也就是公元前658年,芮国被秦国灭亡,国人以国名为氏,成为芮姓的重要一支。 文/堰风 更多方国历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