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杞方言妇女服饰

 牛角书斋 2019-03-15

杞方言黎族主要分布在五指山腹地周边地区的五指山、琼中、保亭等市县。在昌江、乐东、东方、三亚、万宁等市县的部分地区也有分布。妇女服饰因居住地区不同,式样也有所不同。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和陵水黎族自治县的大里乡保留有较为古老而完整的风俗习惯,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营根镇以北,及与澄迈县、屯昌县、琼海市、万宁市接壤的汉族地区,无论男女,早在20世纪初期就改穿汉装,讲汉话,不文身。

杞方言黎族服饰文化差异很大。按服饰款式区分,在琼中营根镇西南部和五指山市以东的水满乡以及陵水黎族自治县大里乡的杞方言妇女服饰属于同一类型。这一带杞方言黎族妇女所居住的地理环境都是高低不平的山区,所穿的筒裙都是长至膝的筒裙。筒裙色彩十分鲜艳,图案纹样丰富。以人形纹为主,动物纹为辅,也有植物纹样。有些地方由于筒裙花纹图案比较多,而又复杂,为了突出重点部位,妇女在织好筒裙花纹图案后,再加刺绣花纹的轮廓。把在沿织边补充以提高图案的色彩,故称为“牵”。牵的绣法在杞方言地区较为普遍。哈方言和润方言也有这种绣法。此种绣法能使所织的筒裙图案轮廓更清晰,形象更鲜明。妇女上衣为对襟圆领,或长袖无领、无钮,有一排圆形银牌的装饰,上衣黑色或者深蓝色。衣的装饰,仅用白布装边,衣前有袋花,衣后有腰花;衣的后脊中间有作为族系标志的长柱形花纹图案,有些地方称为祖宗纹,衣背下摆和袖口织绣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妇女头部缠着黑色或者有织绣花纹图案的头巾,盛装时,妇女戴有月形银制项圈和有色串珠。

在五指山市的通什盆地合亩制地区的杞方言和保亭杞方言属于同一类。但妇女服饰有很大差异。合亩制地区妇女服饰,穿短筒裙,裙长不及膝盖,这一带的妇女筒裙分为裙头、裙身带、裙尾三块布料组成。色彩鲜艳,图案内容丰富,色块粗犷。图案纹样多是人形纹,植物纹,特别是花卉图案比较多。妇女上衣多是黑色,也有深蓝色。长袖开胸对襟低领,无钮、无扣。衣领周围和沿边以及袖口用白色镶边,有些地方衣前摆处,织绣精美的花纹图案。妇女盛装时头缠着织有花纹图案的头巾,这种头巾织制比织筒裙还要精细。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色泽鲜艳绚丽。这种头巾是黎族其他方言区所没有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妇女没有文身的习俗。

在保亭境内的杞方言和陵水西北部的杞方言服饰基本一样,妇女穿长筒裙,式样接近赛方言妇女服饰,但是花纹图案又有区别,筒裙从上到下织制着艳丽多彩的花纹图案。图案纹样多是水波纹、米粒纹、藤子纹及细线纹等。筒裙长而宽。妇女上衣多是海水蓝或者深蓝色,青年所穿的上衣有红、黄、绿、粉红等色彩。长袖抱胸、圆领、镶边,有布钮排列。妇女上衣和赛方言上衣的款式基本一样。盛装时,有头簪、手镯、耳环,胸戴有月形项圈。项圈挂着很多铃铛和小鱼、虾等动物的小型铅片。举行婚礼的新郎、新娘、伴郎、伴娘都要佩戴,以体现婚礼的隆重。

昌江王下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妇女服饰也别具一格。德国人史图博在海南岛调查时,曾到这里,并把这里的黎族称为“大岐黎”。这一带的杞方言穿短筒裙,裙子长到膝盖,是由三块织有花纹图案的布料缝成,布料是黎族妇女用海岛棉、木棉和野生麻纤维,自染、自纺、自织而成。图案有织制和用各种颜色刺绣上花纹,主要多是波浪纹、蛇纹、几何纹等,颜色有红色、黄色,中间用的白色与黄色以锯齿纹做横线。妇女上衣的裁剪方法是典型的杞方言上衣,上衣没有特别的开襟对称,前面的边和袖口没有明显的红花边。边上缝着绿色棉布带子,并把两块前襟扣在一起。头巾也是杞方言妇女最具特点。它是用一种植物颜料染成深蓝色的粗布料,并在纵侧面绣有红色花边,两侧由红、黄和蓝线织绣而成的花纹图案,头巾两端有精美的花纹图案,还有比较粗糙的流苏作为装饰。头巾卷在妇女的头上,所以前面看起装饰是横向的,而长流苏飘在后面,妇女盛装时有耳环、手镯和颈圈作为装饰,也有用简单的铁线环串着蓝色与白色的珠子。

在琼中红毛、什运一带的妇女上衣的袋花和腰花多为甘工鸟纹、花卉纹,腰花之上的后面有族系标志的短桂花,胸前系有红色镶边的黑色肚兜和红色的肚兜。五指山市毛阳以及冲山地区的一部分杞方言妇女上衣已无花纹图案和桂花。腰花也趋向简单。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部的杞方言妇女衣衫式样和红毛地区基本相同,但是肚兜是白色的,腰花之上绣有背花、肩花,筒裙与五指山市东部地区相同,但花纹图案多刺绣上单色纹样,称为夹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