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 荆芥 防风 牛蒡子 蝉蜕 苍术 苦参 石膏 知母 当归 胡麻仁 生地各一钱(各3g) 木通 甘草各五分(各2g) 【用法】 水二盅,煎至八分,食远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药理作用】 具有抗过敏、抗组胺、抗炎、抗菌、抗病毒、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中医证】 风疹,湿疹(风中皮肤疹证)。疹出色红,瘙痒,或遍身斑点呈云片,抓破后渗出津水,舌红,苔黄白相兼,脉浮。 【西医病】 荨麻疹、过敏性皮炎、日光性皮炎、药物性皮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风中皮肤疹证者。 【方证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风侵肌腠,浸淫营卫气血所致。邪热内生,阴血不足,风窜肌腠,热侵血脉,外风与内热相结而肆虐于营卫肌腠,则疹出色红,瘙痒,或遍身斑点呈云片;热郁气机,气不化湿,湿热与风相结而浸淫于外,则疹处抓破后渗出津水;舌红,苔黄白相兼,脉浮,皆为风与热浸淫肌腠之征。治当疏风除湿,清热养血。 方中荆芥、防风、蝉蜕、牛蒡子,疏风散邪,使风邪从肌肤外透,共为君药。湿热浸淫,以苦参、石膏、知母清热燥湿;木通利湿,使湿从小便而去;治风必治血,治血风自灭,以当归、胡麻仁、生地黄补血活血,凉血息风止痒,共为臣药。苍术苦温燥湿,并制寒凉药太过,为佐药。甘草益气缓急,调和药性,为佐使药。诸药配伍,以奏疏风除湿,清热养血之效。 配伍特点:辛温药配辛凉药,散风寒透里热;清热药配燥湿药,以治湿热;活血药配凉血药,治病求本。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风中肌肤疹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疹出色红,瘙痒,脉浮为辨治要点。 2.加减用药:若疹瘙痒明显者,加蛇床子、地肤子,以燥湿止痒;若疹色鲜红者,加玄参、丹皮,以凉血清热止痒;若内热明显者,加青黛、栀子,以清泻邪热等。 3.注意事项:脾胃寒湿证者慎用本方。 【附方】 当归饮子(《济生方》)当归去芦 白芍药 川芎 生地黄洗 白蒺藜炒,去尖 防风去芦 荆芥穗各一两(各30g) 何首乌 黄芪去芦,各半两(各15g) 甘草炙,半两(15g)。上父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功用: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主治:血虚风热证。皮肤疥疮,或肿或痒,或发赤疹瘙痒等。 消风散与当归饮子均用当归、生地黄、防风、荆芥、甘草,功用均能养血活血,凉血祛风,治疗皮肤瘙痒。消风散中又用石膏、知母、苦参、木通、苍术等,清热燥湿功用比较明显;而当归饮子中又用白芍、何首乌、黄芪等,补血益气功用比较明显。 【方歌】 消风散中荆芥防,蝉蜕胡麻苦参苍, 知膏蒡通归地草,风疹湿疹常用方。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00.实用中医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