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随着蒙古帝国的立国时间不断增长后,蒙古帝国的领导核心威信和进取心不断下降等多种原因造成的。 蒙古帝国在铁木真手中建立,铁木真被蒙古人尊为成吉思汗,成为所有蒙古人心中独一无二的大英雄甚至是神,在成吉思汗的时代,铁木真刀锋所指,蒙古骑兵就会奋力冲杀绝无二言,这是第一代蒙古大汗的领导魅力和凝聚力所在,时至今日如果你到真正的蒙古族朋友家中做客,你仍旧会发发现几乎所有的蒙古人家中都挂有成吉思汗的画像。 成吉思汗至今仍在蒙古人心中有着巨大影响力 第一次西征是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时代西夏臣服,铁木真留下木华黎经略辽东和金国,然后以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为由发起第一次西征,此次西征的区域大概是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伊朗东部、巴基斯坦等地区,西征过程中,由于遭遇花剌子模王子扎兰丁的顽强抵抗,蒙古大军兵分两路,一路有成吉思汗亲自带领追击扎兰丁进入到印度河流域,另外一路则由长子术赤、大将哲别带领进入到东欧钦察草原,扫荡东欧及高加索地区,此次西征为蒙古人向西方扩张打开了通道。事后成吉思汗将钦察草原及高加索地区分封给长子术赤(后来成为金帐汗国),而将中亚地区分封给次子察合台(即后来察合台汗国)。第一次西征结束后,成吉思汗东返途中西夏再次反叛,而成吉思汗就死在征伐西夏的途中。 成吉思汗时期的蒙古帝国 第二次西征则是窝阔台大汗时期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帝国的汗位由其第三子窝阔台继承,此时蒙古帝国的战略进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已经龟缩在中原一带的金国,二是欧洲方向。 由于此时中亚地区已经成为蒙古帝国的察合台汗国封地,途径里海以北的伏尔加河流域的草原通往东欧钦察草原的通道已经被打开,而且在第一次东征后期,蒙古军队曾在高加索地区吃过小亏,而蒙古人在东欧地区的真正统治尚未完全建立。于是蒙古人组织第二次西征,此次西征由蒙古帝国各王及大将的长子率领,其中以术赤的长子拔都为主帅、窝阔台的长子贵由、拖雷长子蒙哥等都参与,因此此次西征也被称为“长子西征”。 蒙古的第二次西征是真正的东西方对决 此次西征完全肃清了东欧和高加索地区的那些对于蒙古人的抵抗势力,而且蒙古人还顺势攻入中欧,兵锋已经攻击到匈牙利的多瑙河附近,大败波兰、罗斯等国的联军。此次征服的地区由拔都建立为金帐汗国。本来第二次西征很可能会继续进攻中欧,甚至攻占西欧,吞没当时基督教文明,但是蒙古的第二代大汗窝阔台突然暴毙,于是第二次西征结束,诸王长子纷纷东返蒙古本部,选举新一代大汗,结果窝阔台长子贵由成为蒙古第三代大汗。 第三次西征发生在蒙哥大汗时期贵由成为蒙古帝国第三代大汗的时间不长也死去,经过激烈的争夺,蒙古大汗由拖雷的长子蒙哥担任。 这里说一下非常有特色的蒙古大汗推举制度忽里台大会。根据蒙古族的古老传统,当老一代的首领死去,新一代的首领诞生需要的部落元老们的投票,比如成吉思汗就是这样被推举为成吉思汗的,当然这样说的“民主”形式远大于内容,但这是确实一直是蒙古传统,只有经过忽里台大会的才能蒙古帝国的合法大汗。成吉思汗之后,窝阔台大汗、贵由大汗乃至蒙哥大汗都是经过这样的形式成为大汗的,只不过贵由死后,蒙古大汗转入拖雷一系是经过了激烈的权力博弈。 蒙哥大汗时期蒙古帝国仍旧是两个进攻方向,此时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已经都有了自己封地,于是在第一次西征获得了中亚基础上,除了通往欧洲的道路被打开外,另外一条通往西亚,乃至北非、南欧地区的通道也被打开了,孱弱的阿拉伯帝国已经暴露在了磨刀霍霍的蒙古帝国面前。 蒙哥大汗时期蒙古帝国的扩张 于是蒙古帝国发起第三次西征,此次领衔的是蒙古大汗的其弟弟旭烈兀,而蒙古大汗则与弟弟忽必烈一同向南进攻南宋,另外一个弟弟阿里不哥留守在草原。第三次西征蒙古帝国仍然一路攻城拔寨非常顺利,蒙古大军攻破巴格达,处死了阿拉伯帝国的末代哈里发,灭亡阿拉伯帝国。并一路攻占叙利亚,阿拉伯及伊斯兰教的残余势力逃入埃及,正当旭烈兀准备一举攻破埃及的时候,在四川亲自伐宋的蒙哥大汗战死,忽必烈立即停止进攻南宋,而是北返与留守阿里不哥争夺蒙古大汗之位,结果实力较强,汉化程度较深的忽必烈在没有进行忽里台大会的情况之下,自称为新任大汗,而阿里不哥也在一些蒙古王公的支持下,进行了人数不足的忽里台大会宣称自己为新任大汗,于是蒙古帝国的内战爆发。而第三次西征的旭烈兀紧急停止西征,向东返回蒙古草原,参加这场新任大汗的政治博弈,他支持的是忽必烈。 当旭烈兀还在东归途中的时候,蒙古大汗的争夺已经尘埃落定,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成为新任大汗,由于旭烈兀的东返时,留下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结果遭遇埃及的马木留克人突袭,结果兵败被杀,于是旭烈兀的西征也就此止步于叙利亚,由于在大汗争夺上对于忽必烈的支持,第三次西征的战国被忽必烈分封旭烈兀,建立起伊儿汗国。而忽必烈继位后也改蒙古帝国的国号为元,此时蒙古帝国的元帝国、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儿汗国、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后来被元帝国和察合台汗国瓜分)等五大汗国全部建立完成。 蒙古五大汗国 由于忽必烈并不是通过合法忽里台大会获得的蒙古大汗的汗位,所以忽必烈一直受到一些蒙古王公的质疑,后来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之后更是废止了忽里台大会制度,于是作为第五代大汗的忽必烈的威信和凝聚力远远比不上前四代蒙古大汗,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大汗国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和离心力也越来越强,乃至后来的元帝国只是其他几大汗国的名义上宗主国而已。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蒙古人文明落后的缺点开始暴露出来,他们可以建立一个空前绝后的帝国,却不能长期维持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他们逐渐抛弃了长生天的原始信仰,元帝国的领导层开始汉化和信仰喇嘛教;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以及伊儿汗国则不可逆转的逐渐伊斯兰化,没有共同的信仰和强大核心凝聚力,别说继续进取扩张了,即使是强大的蒙古帝国也逐渐分崩离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