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看病,有“公立医院”吗?

 一个虫虫的旅行 2019-03-21

现在人都感慨,看病难,尤其是公立的好医院、大医院。那么古代病人怎么看病,古代有公立医院吗?

人食五谷难免生病,早在周代,朝廷就设有“掌养万民之疾病”的“疾医”,作为官方的医者,数量少,根本无法满足黎民是需求,这种状况在整个古代封建王朝均是如此。

解决百姓之疾也是朝廷的职责,解决问题常见的办法就是朝廷赐药,而不是建医馆。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百姓的医疗成了突出的大问题。北魏朝廷尤其重视医疗问题,于是创造性地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面向基层的政府性的医疗机构“别坊”。别坊,正屋之外的房舍,“穷困无以自疗者,皆於别坊,遣医救护。”在别坊看病,所需的医药费全部由朝廷负担。别坊更像是官方的医疗救护站。

到了唐代,国力的增强,医疗卫生机构也相应完备起来。唐朝廷更注重在百姓生活中普及医药卫生常识。开元十一年(723),唐玄宗“亲制广济方颁示天下”。唐朝还立法规范医者的职业行为,医者若有因财夸大病情的,以盗窃罪论处。相比当下,一进医院就“全面检查”,开大处方。

由官方开办药店是从北宋开始的。官办药店专为百姓提供价格低、疗效好的成药,受到百姓欢迎。宋朝还设置带有慈善性质的“安济坊”,是为收养救济贫病之人而设置的机构。

古代中央都设有医药管理机,如唐宋的太医署、太医局,金代以后的太医院,职能和功能有所差异。官方也培养医学生,并且差派医官到全国各府、州、县、监狱、边关卫所等。

古代也曾出现过“医院”,但多是宗教寺院办的或者皇帝因信教所建,带有目的性,所以终归也只能是昙花一现。类似“病坊”

、“养病院”一类的,也不能称为有意义的医院。

古代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女患者不能随便找医生看病,男医生为女患者看病有许多清规戒律,建无性别的医院,在古代也是不可能的。

中国第一所西医院是1835年,由美国传教士伯驾医师在得到广东巨商的捐助后,在广州开办的,也就是现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前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