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孩子也需学习

 木香草堂 2019-03-23

     美国人金和他的妻子杰·福斯特正在为如何教育女儿而发愁。3岁女儿的雷切尔似乎总有发泄不完的精力,常常吵闹不休,耐心说服和打屁股都不能奏效。福斯特太太感慨道:“我们一定得学会如何管好她才行。”

    于是,这对夫妇重返校园,学习为人父母之道。这个由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主办的为期10周的课程题目为《正面训练的10个步骤》。“通过学习我们得知,为人父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艺术。”福斯特说,“这项课程令我们受益匪浅。我现在变得耐心多了,再也不大声嚷嚷了。”

    这位年轻的母亲说,她现在学会了如何正面教育孩子,以更多的交流来替代惩罚。通过这项课程,她至少明白了一点:当父母心平气和时,孩子也变得心平气和。

    如今,辅导为人父母之道的课程遍布美国。这些课程教授的范围从愤怒控制到增进交流技巧,不一而足。尽管这类训练课程已存在多年,但美国教育家发现,现在参加这些课程的父母与以往不同:15年前,参加者是为了遵照相关法律规定而来的,他们当中很多人被指控虐待孩子;而今天坐在课堂中的是一些本已很优秀的父母,他们仅仅是为了做得更出色而重返校园。

    现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也不再是那些换尿布之类的基本常识。今天课堂上讲授的是如何培养孩子、如何让孩子增加自信、如何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增进家庭内的沟通技巧。教育的主旨在于,教会父母们23项技巧,使他们成为更完美的家长。

    父母们参加这类课程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已被孩子教育问题搞得焦头烂额;有些则是抱着“防患于未然”的心理;有些家长对特定课题感兴趣;有些家长则想广泛深入地学习各种知识。

    伯纳特和科恩就是虚心求教的夫妇。他们怀着增进做父母的技巧这一初衷,报名参加一个为期12周的培训课程。课程的组织者是位于俄勒冈州波特兰的莫里森儿童与家庭服务中心。这对夫妇觉得,课程学习对于养育两个女儿大有益处。伯纳特说:“无论对自己的教育方法多么自信,我们仍然应该意识到还有改进余地。”通过这一课程,伯纳特懂得了设定目标,保持无限的耐心,而不对孩子拔苗助长。

父母们从这些学校中获得的另一大益处是:他们可以相互借鉴。这些怀有同样期盼的年轻父母们走到一起,本身就可以给彼此带来莫大欣慰。

当然,教育家也承认,尽管大家可以分享经验并学习新技巧,但这类课程并不是万能药。这些技巧仅仅在特定环境下给家长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他们不至于手足无措。父母之道的精髓,还要靠他们日后实践感悟。

 

在我们国家,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多如牛毛,但培训的对象基本上都是孩子,针对家长而设置的系统课程很少,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最有可能开拓这一教育新领域的是高等院校、各区县的教师进修学院、以及中小学自身。如果多种教育机构形成合力来开拓这一项目,注重理论和实践之间的有机结合,那么开设出来的课程将会吸引更多的父母参与其中。

从孩子的成长角度看,父母是不可替代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孩子成长的心理阶段及其身心发展的规律、明白孩子各种行为的内在心理机制、知道该如何和孩子进行沟通,是每个为人父母者都应该懂得的知识。但遗憾的是,现在还没有任何的机构和组织对家长培训的工作负责,很多夫妻生儿育女之后,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到自己悟出一点养育孩子的经验,孩子已经长大了。一些有心的家长,为了在育儿的过程中少走弯路,花费了很多时间读书、参加各种育儿培训方面的讲座,但更多的时候缺乏有效的指导,有点病急乱投医的味道。有的家长将自己的育儿经历放在博客或者论坛中和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但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也是“萝卜烩萝卜,烩来烩去还是萝卜”,缺乏专业性的引导。

最近一段时间,一个新兴的考证项目——家庭指导师开始热了起来,不少教师开始参加这一课程的学习,以便在工作中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对家庭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这是一个朝阳课程,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仅仅有这样的课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为学生家长设计系列的培训课程,让父母和孩子同步成长,架设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之间的立交桥,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