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是研究精神病的?

 anyyss 2019-03-23

大众关于心理学的误解(2/10)

在上一篇中,我们解释了大众对心理学认识的第一个误区,即“心理学不仅仅是研究情感关系的”。情感关系的确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但仅仅是之一,占比甚至连10%都不到。而且,没有心理学大师可以教会你具体怎样谈恋爱,怎样应对出轨、捉奸在床,怎样孝敬父母,怎样讨好领导。像聊骚、搭讪、下套、钓鱼这种事情,江湖上那些既教女人讨好男人,转脸又教男人怎样把妹的公司更在行;像逆推原生家庭存在的问题以及深挖你人性中脆弱不堪惨不忍睹疮疤的事情,也是江湖上很贵、很贵的人生导师才能做到让你心甘情愿掏钱并频频点头称是。

心理学中关于情感的研究大概啥样?举个例子,美国心理学家John Gottman的研究结论认为,愤怒的争吵不是婚姻中的杀伤性武器,厌恶的鄙视才是最有效的杀手。[i]这可不是拍着脑袋想出来的情感鸡汤,而是通过大量录像观察和数据统计,认认真真发表在心理学期刊上的文章里写的。有什么用吗?有用,这是对客观现象的一种总结,并用于对尚未发生的状况进行预判,是从旁观者的角度理性看待婚姻中的种种现象。这样的结论只能指导战略,至于具体战术是什么,恐怕还是要自己探索。学完这些结论你打算干什么?放肆吵架,还是默念一百遍“减少鄙视”?这些研究只是在你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具体到点点滴滴相处,还是要看你心里培育起来的花园,够不够丰富而美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大众关于心理学常见的第二个误解。

误解二:心理学是研究精神病的?

心理学研究各种“精神病”吗?

是的。

心理学只是研究“精神病”吗?

不是,并且关于“精神病”的研究在心理学中占比也不大。

“有病”

我们先聊聊“有病”这个词,因为它的含义太多了,而且挺有意思。

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一句话——“你们搞心理咨询的心理医生,都是心里有病的。”

这句话本身就有语病啊,暂且放下不提。但我猜,无论怎么掰扯辩解,恐怕依然会有人认为,你们搞心理学的就是或多或少心里有病的家伙,要不然怎么能研究别人的心理疾病?就算原来没病,干久了肯定也得有病!

也许有道理,毕竟媒体上出现的心理学专家,或者影视剧中出现的心理学大神,都跟普通人不太一样,行为举止不一样,神情样貌不一样,甚至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说话方式都显得那么与众不同、那么酷,或者看着让人那么想抽他!

这就像法医兄弟们刚解剖完尸体,洗干净双手再揉搓一把香菜,接着就能正正经经继续吃饭一样,听着就那么不正常。

所以,“心理医生心理都有病”这句话里的有病,很显然不是指口眼歪斜、言语不清、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等等那些“弱”的病。这种真正意义上的疾病是功能低于大众平均值的,是普通人所鄙视的。这句话里的“有病”,实际上是说的“不寻常”、“跟普通人不一样”、“你们想到的东西我们普通人想不到”、“你们见过的变态我们一辈子也没机会见,更不要说给他们打针吃药还跟他们疯疯癫癫聊天了”。

其实,很多生活里的“有病”一词,也都是指向“不正常”,而不是能力缺陷。想像一个姑娘翻着白眼从嘴角挤出一句“有病吧你!”,并不是因为对弱者的同情而发出的关照,而大多是对侵犯自己利益的人进行排斥和反击,目标往往都不弱。

“心理医生心理都有病”这句话里面的“有病”,实际上是一种畏惧,是对想象中的某种神秘能力的好奇和敬畏。谁知道这帮心理医生的心机都有多深沉,脑袋里都藏了什么样的迷宫,都有些什么关于心理的奇招怪术,也许三秒钟就能摄走我的灵魂呢?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自己觉得自己心理某些方面存在疾病,又找不到合适的医疗资源来治愈(或者往往是引导一下思路),便自学了相关的知识进行自我治疗。这种嘛,emmmm……

“精神病”

现在说回正题“精神病”。

首先,大众口中的“精神病”和“神经病”往往混用,我们就不掰扯了,基本上都是指认知和行为方面的障碍,而不是头疼或者无法控制蜷缩自己的小手指这种器质性的神经系统疾病。中文里面有很多词汇指代这种现象,比如疯、傻、呆、痴。

按照维基百科对“psychosis”(精神病)一词的定义,精神病的典型特征是无能力辨别真实和虚幻,比如总觉得自己听见了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再扩展点说,不能正常的输入(幻视、幻听、阅读障碍、情绪识别障碍),不能正常的思考(精神分裂、智力发育异常),不能正常输出(自闭症)等等,都属于“精神病”的范畴。由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DSM)里,分类、定义、描述了200多种心理障碍[ii]。

按照哈佛大学版《心理学》的观点,心理学中关于“心理障碍”的常见研究方向包括了:焦虑障碍、强迫症、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障碍(孤独症)、人格障碍(如反社会型极端人格)和自伤行为等等。

到这里,我们可以确认心理学这个领域中,的确有大量关于各种“心理障碍”的研究方向。但是,请注意,这些可不是全部。并不是所有心理学家都是穿着白大褂,天天和精神病人以及各种变态在一起,陪他们聊天,喂他们吃药,而没有人去研究没病的正常人。而且,因为术业有专攻,在严格定义中,精神病学不属于心理学。心理学更侧重于研究上述病症的成因和表现,对临床的治疗手段研究占比并不大。

事实上,心理学更多的是研究正常人的认知,从比例来看,对正常人的各种研究主题和组织占比具有绝对优势。例如,根据美国心理学会公布的topic,即便用最宽泛的标准来选择,跟“精神病”有关的也只有15个,占全部57个topic的26%。注意,这里使用的是最宽泛的标准,诸如成瘾、进食障碍、自杀、创伤也都算进去了。而在美国心理学会的二级学会中,只有8个与泛“精神病”主题研究有关,占全部56个二级学会的14%。

在中国规定的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大纲中,一共六章不同的主题,其中跟“不太正常”的心理状态相关的只有第四章,即“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占比17%。

正规的高等教育学府里,各校心理学专业的设置情况也不一样。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没有专门的“精神病学”专业,只设有“临床科学”专业,牛津大学心理学院设有“精神病学”专业,中国的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也均设有“临床心理学”相关的专业或教学科研机构,但占比从八分之一到四分之一不等。即使是临床心理学,也不是那种培养专门治疗“精神病”的穿着白大褂的医学工作者,而是把所有广义的、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都作为“病”,用各种方法来治疗和干预,包括观察、测量、聊天,也包括吃药。

最后再列个数据,关于“精神病”相关的内容,在北师大的心理学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中,占比几乎为零。

所以,总结一句话,心理学界的确存在针对各种“心理障碍”(也可以叫做“精神病”)的研究,但它们的占比并不大。今年回家过年的时候,如果你七姨问你“学心理学是不是天天跟神经病打交道给他们治病?”,你只需要回答“不是,我们是研究怎么给别人找对象的”就好了。

另外,还有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值得单独提出来给大家开心一下。

心理学不但研究有心理障碍的病人,还研究负责鉴定谁有心理障碍谁是病人的医生们。

罗森汉的调戏

20世纪70年代,斯坦福大学法学与心理学荣誉教授罗森汉(David Rosenhan)曾经用大量的实验,质疑美国当时关于精神病诊断的标准。他觉得医生们的诊断下得不负责任,随随便便就模模糊糊地判断别人是“神经病”了,这样不好。为了证明这个判断,他找了8个正常人,连自己一起9个人,培训了几天,包括各种注意事项和不刷牙不洗澡不刮胡子这些看起来很不正常的事情。一切准备就绪后,便跑到精神病院看病,声称自己耳朵里总是听见“砰砰”声。结果,9个人全被确诊并安排住院治疗了。住院期间,那些精神病人可以明确判断出这几个人没病,而医生们却判定他们就是有病。9人平均住院19天,最长52天,最短7天。这个实验最终发表在顶级学术刊物“Science”,题目叫做《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

这一下子,引起了轩然大波,精神病学界群情激愤,不但群起反驳,而且放出话来说:“你再来一次试试,3个月之内你随便派人来,看我找不找得出来那些你培训好的伪装病人!”罗森汉说:“好,你们等着!我会陆续派人去鉴定你们的诊断水平。”

3个月后,精神病医院方面宣称发现了41名罗森汉派来的假病人。其实呢,老罗一个人都没派。

哈哈,至于其中孰是孰非,我就不跟着掺和了。反正这个例子让我牢牢记住:连单盲测试都过不去的项目,赶紧低头服软认怂。不论专家还是骗子,一个单盲测试,立刻现原形!

在下一篇中,我们将集中精力来探讨一个更加有意思的误解——心理学就是搞心理咨询的,心理学家就是让病人躺床上,然后跟他聊天,深挖他们梦境和潜意识的大师们。

这是真的吗?


[i] Buehlman, L., Gottman, J.M. & Katz, L. (1992). How a coupleviews their past predicts their future: predicting divorce from an oral historyinterview,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3-4), 295-318.

Gottman, J. M. (1999), The marriageclinic: A scientifically-based marital therapy, NY: Norton.

[ii] https://en./wiki/DSM-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