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婆子

 wps0321 2019-03-25
找婆子


♣ 侯发山

在农村,若是哪家姑娘到了出嫁的年龄还没有对象,不管是媒婆还是其他热心人,都会说上一句类似的话“给妞找个婆子吧”;瞅着长大的女儿,姑娘的爹妈也会央求第三者:“您给留点心,给俺闺女找个婆子。”“婆子”即“婆婆”的俗称。找女婿不叫找女婿,为啥叫“找婆子”呢?

我曾问过农村一位长辈。他说,若是婆婆的人好,她的孩子也不会差到哪儿。我恍然明白。“人好”指的是人品、素养等。若是婆婆“人好”,她教出来的儿子自然也是棒棒的。所以在农村给女孩子找对象,先看婆婆的人品,当然也包括公公的人品。若是父母的人品好,女方家会说,不用看儿子,这事能成。话是这样说,最后还得让女儿相相的。总之,“婆子”的“人好”,算是过了第一关。大家都知道,特别是过来人,婚姻的第一关若过了,接下来就好办多了。过去,农村好多娃娃亲,甚至指腹为婚,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相中了孩子的父母,看中孩子的“婆子”。

据说上海有家小学招收小学生,第一条就是看父母,若是肥胖者,拒收他们的孩子。校方是这样解释的,父母肥胖,证明他们的自律性差;他们的自律性差,教出的孩子也不咋样。虽然有点偏激,仔细想一想,不无道理。孟母三迁,潜台词是说邻居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何况父母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她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俗语“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儿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自古至今,那些成功人士,都有一位好母亲,都是受母亲的影响。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仅次于孔子的儒学大家,被誉为“亚圣”。他的母亲除了刚才提到的“孟母三迁”,还有“断机杼”的故事。她教育孟子,学业若半途而废,就如织到一半的布匹,是不能用的。从此孟子发奋读书,终成为一代旷世学儒。

北宋抗金名将岳飞,“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他十五六岁时,金人南侵,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很多当娘的都希望能在战乱年代保全子嗣血脉,但是岳飞的老娘主动励子从戎,用绣花针把“精忠报国”这四个字刺在了儿子的背上。

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他的成就也离不开他母亲的教育。欧阳修四岁那年,父亲病逝,家境一落千丈,甚至到了“房无一间,地无一垄”的地步。他的母亲人穷志不穷,用最原始的方式教欧阳修识字——家里没钱买笔墨纸砚,母亲只好用芦苇秆代替,在地上铺一些沙,把地当纸,一笔一画地教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在当官期间,因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他的母亲并没有抱怨,而是安慰儿子说:“你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只要思想上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陶侃是东晋一代名将,在稳定东晋初年动荡不安的政局上,很有建树。他也是早年丧父,母亲靠纺纱织麻维持生计,供他读书。陶侃在浙江海阳做县吏时,一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他,他马上念及一生贫居乡间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退回,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腌鱼和回信,大为震动,愧疚万分。他下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后人赞誉:“世之为母者如湛氏之能教其子,则国何患无人材之用?而天下之用恶有不理哉?”

有母如此,儿子焉能不伟大?!此话不谬也。做父母的就是孩子的镜子,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的所作所为,甚至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足以影响儿女的一生。因此,当父母的不要总是要求儿女如何如何,首先要看看你自己做到了没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