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之塔"理论是教育技术学历史上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尽管它诞生已有大半个 世纪,但它对现在乃至今后对于教育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意义重大。 1.把学习经验分为具体和抽象,提出学习应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发展,符 合人类的认识规律。在"经验之塔"的由具体逐渐向抽象过渡的图解中,视听教材处 于较具体的一端,这构成了教学中应用视听教材的理论依据。 2.提出了视听教材分类的理论依据,即应以其所能提供的学习经验的具体或抽象 的程度作为分类依据。强调根据教学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来分类,而不应该仅 以简单的列举方式分类。这一在目前看来已是很简单的基本分类思想为以后教学媒 体分类学的研究以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研究奠定了基础。 3.视听教材必须与课程相结合。以后形成的教学系统方法等可以说都是这一基本 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当今,教育技术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恐怕就是对于网络媒体的利用与推广了,而 "经验之塔"其实已经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指导。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网络媒体 在教学中的位置,即它所使用的教学层次,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把新的教学手段加入 到"塔"的适当位置上。其次,必须与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更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牢记。因为网络的强大威力已经在教学中产生了盲目使用的问题,这是在使用新媒 体时所必须要重视的不良倾向。 当然,从发展教育技术的角度看,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听教学论也存在着一些 局限性: 第一,视听教学论仅重视视听教材本身的作用,而忽略了视听教材的设计、开发 、制作、评价及管理等方面。米艾亨利指出:"从发展科学的角度来看,'经验之塔 '有一个特殊的弱点,就是它强调孤立的媒体种类或技术,而忽略了整个教学的计 划的过程。"这就形成了媒体论的教育技术观。媒体论使人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如何 利用视听媒体特点使教学形象化、具体化,这在客观上妨碍了人们接受教育传播等 新思想、接受关于教学中使用媒体的新的理论基础。 第二,在关于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的问题上,视听教学论把视听教材 看成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置其于辅助物的地位。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学媒体已经 发挥了远远超出了"教具"的作用,但是教具论阻碍了人们在这方面的认识。在传统 的教学形式中,通常由教师控制课堂教学,新媒体或资料仅是辅助教具或作为丰富 教学的手段,而且要根据教学时间的允许程度来使用。因此,它们对改进学习方面 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这种传统的教育条件下,视听教材是一般教材的昂贵补充物。
我们看到,如今的教育工作者们已经认识到并开始摆脱以"经验之塔"为核心的视 听教学论所带来的一些误区了。教学过程以及教材的设计评价已经被摆在了非常重 要的位置上,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是使人们认识到了教学媒体的巨大威力, 在有些领域,新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取代了原来教师和课本的职能。 由此可见,"经验之塔"理论对本世纪的教育技术发展历程的确产生了非常重大的 影响,只有教育工作者们都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和批判继承的精神对待这些经 典理论,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它们的积极作用。 那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应用信息传播理论我们应该课前精心备课,选择合适的教学过程。一堂课成功与否,与课前准备工作的好与坏有直接关系。教师应做好充分准备。如查阅各类信息资料、储备丰富的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合适的教学手段和用具,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应变能力,积累处理学生生成问题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掌握一定的地理技能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教师主动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创造性地整合、加工、运用教材,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学学生学习、发展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