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揉腹,揉脐,达摩,易筋经

 耕云道人 2019-03-25

此文章由“日日夜夜叶”原创,首发于企鹅号。 文章相关图片请看文字下方

中医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揉腹,揉脐,达摩,易筋经

中医养生根据冲任督三脉循行的规律,揉腹,揉脐,达摩,易筋经,腹部是人体生命点的重要部位,任何动植物都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记得水稻扦秧时把根拨断了许多,把叶子割去了一半,水稻反而生长的更好,俗话说,枯木逢春,老树发新枝。但是只要你把生命点破坏了,这棵植物很快就会死掉。

揉腹是一种适合中老年自我保健的好方法,我揉腹已有10多年的历史。前几年是时断时续地揉,尝到甜头后便每日坚持,终年不辍。揉腹使我治疗了各类亚健康,精神更抖擞,工作生活更加充满阳光。揉腹的历史源远流长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易筋经。

人体腹部也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点,谁一旦伤害了它,就会出现许多莫名其妙的怪病和所谓的奇难杂症。严重影响了身体的健康和家庭的和谐生活。算起来,我用双手揉腹已有10多个年头了。头几年是时断时续地揉,尝到甜头后便每日坚持,终年不辍。俗话说:'人到四十,肚皮外鼓。'最初揉腹只有一个目的:把腹部的脂肪揉下去。因为据说揉腹能刺激末梢神经,使皮下脂肪周围的毛细血管开放。

人体经脉气血运行的根源在哪里呢?为什么人体的生命点这么重要呢?人体的生命点究竟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和尚、道士、都拼命去练功,首先要气沉丹田呢?

体育锻炼,方法很多,揉腹就是一种最适合中老年人自我保健的好方法。所谓揉腹,就是在睡前醒后.仰卧床上,先用右手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累了再换左手,方向相反,揉腹次数不限,只要用力适度,此法有益无害。揉腹养生,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早在南北朝齐梁时期,达摩泽写的《易筋经》中就有揉腹三法,当时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唐代,孙思邈也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益寿之道。到了清代雍正年间,方开所传《延年九转法》便详细地介绍了用手揉腹的方法,并由颜伟绘图说明。

十二经脉这种分布规律,不难发现人体有一个天大的奥秘,阴经与阳经在手足交接。阳经与阳经交接在头部;而阴经与阴经交接在腹部。凡和尚、道士、养生者都着意腹部的锻炼。纵观许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艰难、百病丛生。特别是肥人要降糖、降脂、降压,治疗都非常困难。究竟腹部为什么这么重要呢?

根据中医观点:阴属寒,寒则凝的定律。腹部正是六条阴经聚会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犹如中国的北方一样。根据寒则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质特别是脂肪凝结积聚。俗话讲: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长此以往痰湿瘀毒、脂肪寒凝积聚于腹部,堵塞经脉,造成经脉不通,气机升降不畅,严重影响了经脉正常运行,腹部越积越大,甚至久积成病。所以说腹部积聚的形成便成为了万病的根源。

揉脐是使人长寿、健康、救命、减肥的方法。这个方法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大道至简,揉脐就是大道。道理很深,圣人可解;方法很简,人人可学。揉:男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双手心挨着肚脐,向下按着,顺时针揉。女右手在下,左手在上,逆时针揉。手心相对于肚脐眼不动,带动整个腹部转圈。以肚脐为中心。最好面对面,亲身感受,揉的手法要领,达到手到病除的效果。

以脐为中心揉,把肚脐周围积,硬块等揉开。一开始先轻柔,循序渐进的增加力度,延长时间。300-500下养生保健,1000下以上达到调理身体,治病的功效!揉时轻想腹中有一团火。精神内守。松静自然。口诀:我命由我不由天,精神向内顺自然,揉观脐内一团火,一切病变清理完。

空腹时揉,从每次5分钟开始,渐到10分钟、 30分钟。以脐热或微微出汗为度。早、晚各做一次,效果最佳,晚上临睡觉前揉,有助于睡眠。捋:揉完,可以做99次捋。左手大鱼际从脖 子右侧淋巴上(从耳根开始)向下捋, 沿着任脉到脐即止。在捋到心窝处时另一手置左手背上,双手相迭用力下推。左右侧同,各99次。

推:双手相迭,手心向内,从体侧肋骨下往里推,推到肚脐。左右侧动作相同,各99次。扒:双手重叠,在一侧腹股沟扒,用小鱼际从 腹股沟扒到脐上,左右侧同,各99次。

此文章由“日日夜夜叶”原创,首发于企鹅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