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很喜欢看书,喜欢的原因很简单: 爸妈很忙,弟弟很小,无聊到没有小朋友玩儿的时候,就把自己想象成书里的主人公,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各种历险,跟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或喜或悲。 所以,每次翻开一本新的书,我都会觉得新鲜又兴奋,而且一定是一页一页的细细品读,生怕错过了什么重要情节。 阅读一本好书的过程,仿佛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里面是充满了未知的剧情和结果,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一页会发生些什么。 可以说,是阅读带给了我无穷无尽的想象,而恰恰也是阅读激起了我对文字无限的兴趣,我小时候特别喜欢写作文,因为觉得自己可以把所见所闻编成好玩儿的故事去引导别人想象。 那个时候的我,每次看着自己的作文被当作范文朗读和见报,都会很窃喜,因为大家都被我编的故事吸引了。 而这份儿时自我探索形成的好奇心好像深入到了骨子里,长大后的我,喜欢尝试各种各种新鲜的事情,愿意去挑战新的任务,愿意去了解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喜欢去学习新的知识。 很多时候,没有受虐倾向,也没有为什么,只是想多了解一些未知而已。那种随着逐渐深入而带来的兴奋感,像极了儿时读书的感觉。 直到最近,我陪着儿子读了一本叫做《敲门小熊》的书,我才恍然大悟,其实任何的探索和尝试,都是在敲开一扇未知世界的大门,很多愿意去挑战未知的人,只是因为好奇,想去看看。就像球球很喜欢的那句小熊的口头语——“没有干什么,就是想敲一敲”。 书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先生的作品,已经出版过,这次的版本我特别喜欢,封面就像是一扇门,让人忍不住想要打开,据说是画家田宇用其最喜欢的颜色和材质拼接而成,而不是画上去的。 故事其实很简单,描述了一只小熊,只要看到小房子就想打开看看,然后敲开了无数的漂亮小房子后,有一天突然有人说,“你这个爱好很特别,我也想和你一起去瞧一瞧。” 于是,有许许多多的人开始跟着小熊一起去敲门,队伍越来越长。 正像书中所说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却用了很好玩儿的方式来呈现内涵,书中假借评论家的嘴描述了敲门的深意,却被小熊的一句话“你们说的什么啊,我一点也不明白”而让整个故事又变回了一个童话。也正是这一对比,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成人和孩子思维的不同。 那只呆萌的小熊让我看到了儿时打开一本本书时兴奋的自己,也让我看到了对于一切没摸过没尝过的东西两眼放光的球球,莫名的感动。 球哥看的哈哈大乐,跳下床自己跑出去咚咚咚地敲门,等我打开后说上一句,“没有干什么,就是想敲一敲”,如此反复。 我在想,孩子的世界真的很简单,他喜欢一个东西不会有那么多的因为所以,也许只是想摸一摸,也许只是想尝一尝,也许,只是好奇而已。很多时候,恰恰是我们在用成人的思维在强加给他一些经验和结果。 因为是绘本,文字很少,但插图却极具表现力,每一个被小熊敲开的漂亮房子里都有很多神秘的细节。 球球告诉我,有像火箭一样的房子,还有里面有滑梯的房子,有开心的房子,还有幸福的房子,而这一次,我没有问他,开心的房子和幸福的房子有什么不同。 我想,一切的未知还是留给他自己去探索和感受吧,何必要破坏他的新鲜感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