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中这四个人的名字看着很熟悉,却最容易读错,不信你试试

 江山携手 2019-03-26
我们在读高中时候的历史书上,最常看到的一句话就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一句不怎么实用的话,但是其实从大范围地概括了我国的文化属性,的确是这样的,就好像之前红极一时的《生僻字》,大家正是因为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和想要理解才会去学习这首歌,也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强大之处,在三国时期,也有很多看似熟悉但是却会经常读错的几个人的名字。
第一个,祢衡。祢衡这个人在三国时期那可是绝对的名人,肚子里面藏着非常多的墨水,要论文化没人能够比得过他,但是却因为太狂而被黄祖给杀死了,曾经怼过曹操,怼过刘表,可以说是怼天怼地怼空气的存在,但是曹操却始终不敢杀他。而这位“怼神”的名字也是比较多人读错的,这个“祢”字的读音是“mi(第二声)”,下次要是再有人为你这位“怼神”的名字,可不要再念错了哦。
第二个,夏侯惇。夏侯惇这个人在三国里面最出彩的一次估计就是被箭射中眼睛之后把眼睛给吞了下去,之后就没有什么特别地战功了,反而是后来在王者荣耀中被大家熟知。
夏侯惇的“惇”字,我在生活中跟朋友打游戏的时候也会经常听朋友念错,因为这个字并不念“纯”,而是念“蹲”,这个字的确很用以念错,但是以后还是要注意啦。
第三个,刘禅。刘禅这位少年皇帝也是被很多人误解的对象,什么“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这样的批评层出不穷,让刘禅蒙受了很多的委屈,但是只要大家想想,诸葛亮死后看似脆弱的蜀国却依旧存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就知道这位皇帝并不是一个傻子,他只是在装傻而已。
而他的名字也很多人念错,“禅”字是多音字,刘备本人是一位有野心的人,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子与世无争,所以给自己的儿子取的名字“禅”字读的是“善”,也就是有一种匡扶汉室的意味在里面。
第四个,刘琮。刘琮这个人在三国时期并不是什么大人物,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没有什么用的人,在自己的父亲死了之后就连回家去见一面父亲机会都不行,被自己的弟弟给挡在了荆州的门外,后来还因为重病死去,一辈子就连一天安生日子都没有。再说回来刘琮的“琮”字,会读错的人基本上都是因为认字只认半边的,所以才会读成了“宗”,实际上这个是读“从”的,平舌音,读第二声。
以上这四个三国时期的人的名字都是非常用以读错的,这些读音想要读对,不仅要认真研读三国时期的历史,还要对于中国的文化有一定的认识,就像高中的政治课本说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具有包容性”,现在我们认真想想这句话,才会真正感觉到这句话的正确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