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坚传

 p0oouuu 2019-03-27

 段坚,字可太,兰州人。年少读书时即有圣贤之志。乡试中举,入国子监。景泰元年(1450),上书请求召还四方监军,取缔全国各地佛道寺观,未获批准。五年(1454)中进士及第,授福山知县。他在本县刊印《小学》,在士民中讲诵,素来鄙陋的民俗为之一变,村落皆有弹琴唱歌和诵读之声。

  成化初,段坚受到特别表彰,破格提升为莱州知府。仅仅一年,其教化大行。因守父母丧而离职,守丧期满,改任南阳知府。他在南阳招集州县学官,向他们讲述古人为学之道,让他们转相劝勉。创立“志学书院”,聚集优秀之士,讲解《五经》要义,及宋儒周敦颐、程颢等人的遗书。建节义祠,祭祀古今烈女。经过教化,该府诉讼渐少,赋役均平,数年全府大治。他称病辞官而去,士民哭泣一直送至境外。闻知他病逝,为他立祠,春秋祭祀。

  段坚是河东薛王宣的私淑弟子,注重探求道理,身体力行,他不愿借别人对他阿谀奉承来取得自己的声誉,故能以儒家学说来整顿吏治。                                        

段坚

段坚 (1419——1484),字可久,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山东福山县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段坚一生信奉儒家的“爱民”、“仁政”、“洁身”等正统思想。在任福山知县时,从发展教育入手,建社学,育童士,教以小学、四书,“政教大行”,“吏不敢欺”,“士民仰戴”。在莱州知府任上,“教化大行”。在南阳创立了志学书院,召集“府学”及属诸生,亲自讲解五经要义。对官吏中的不法分子,“案问不贷”。经过几年治理,“民风翕改观”。他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并题诗:“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

人物概述

段坚 (1419--1484),字可久,号柏轩,又号容思,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明景泰五年进士,授山东福山县知县,莱州知府,河南南阳知府。段坚一生信奉儒家的"爱民"、"仁政"、"洁身"等正统思想。在任福山知县时,从发展教育入手,建社学,育童士,教以小学、四书,"政教大行","吏不敢欺","士民仰戴"。在莱州知府任上,"教化大行"。在南阳创立了志学书院,召集"府学"及属诸生,亲自讲解五经要义。对官吏中的不法分子,"案问不贷"。经过几年治理,"民风翕改观"。他说:"天下无不可化之人,无不可变之俗"。并题诗:"天下有材皆可用,世间无草不从风"。

段坚在南阳为官九载,郡人敬之。后引病归里,以"奉先、事兄、教子、睦族、善俗"为旨,并"授徒讲业",仍关心着国家的兴亡。段坚一生清廉,离任时"行李萧然","仅有祭器、书卷十数箧"。士民遮道欢迭,号泣挽留。卒后,死讯传到南阳,士民"敬做木主",建立段氏专祠,"塑像为祖"。

段坚在兰州东关段家台创建书院,桃李盈门,好多名士,如彭泽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后人称为容思书院。段坚著有《柏轩语录》、《容思集》等书。

在兰州原东稍门外,移立有牌坊,前额书"段容思先生德教坊",背书"理学名臣",以作纪念。

史籍记载

折叠明史卷281廉吏传

段坚,字可大,兰州人。早岁受书,即有志圣贤。举于乡,入国子监。景泰元年,上书请悉征还四方监军,罢天下佛老宫。疏奏,不行。五年成进士,授福山知县。刊布小学,俾士民讲诵。俗素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诵声。成化初,赐敕旌异,超擢莱州知府。期年,化大行。以忧去,服除,改知南阳。召州县学官,具告以古人为学之指,使转相劝诱。创志学书院,聚秀民讲说《五经》要义,及濂、洛诸儒遗书。建节义祠,祀古今烈女。讼狱徭赋,务底于平。居数年,大治,引疾去。士民号泣送者,逾境不绝。及闻其卒,立祠,春秋祀之

折叠福山县志卷四名宦志

段坚,甘肃兰州人,天顺三年由进士任本县知县,六事克修,百废俱举,一时士民居然有礼让之风,擢晋莱州府知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