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翠峰远眺图 33cmx66cm ![]() 高阁避暑图 30cmx66cm
![]() 高阁过云图 33cmx66cm
![]() 濠濮观鱼图 33cmx66cm
![]() 空谷鸣琴图 33cmx66cm
![]() 空谷探梅图 33cmx66cm
![]() 临倪云林笔意 33cmx66cm
![]() 米家山图 33X68
![]() 群峰叠翠图 33cmx66cm
![]() 入山图 38cmx72cm ![]() 拟竹西草堂图意 68cmx33cm ![]() 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30cmx60cm ![]() 水村暮霭图 30cmx21cm ![]() 溪山迎客图 33cmx66cm ![]() 夏山过云图 33cmx65cm ![]() 幽谷对话图 33cmx66cm ![]() 残夜水明图 30cmx66cm ![]() ![]() 雨后双溪图 30cmx21cm ![]() ![]() 秋水读书图 30cmx21cm ![]() 孤村寒照图 30cmx21cm ![]()
杨近白,名恒。 号大鉴堂、却斋,听蟾阁,别署汀洲父。 师从陈忠康先生研习二王书风、 师从方严先生研习传统绘画。 职业书画家。 茂林社成员。 “艺术是没有规律的。山水画的规律就是画者内心世界与真山真水的和谐。” “除了四季、日夜之外,我理解的大自然是没有确切规律的,风晴雨雪无定、洪水地震莫测。山水画尤其讲究“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所以唯一的规律就是:用笔的力量速度符合物象要求。也就是符合自然之理。” “道理要一点点理解。理解了不代表你现在就能做到。就好像我们能熟读论语,不一定能做圣人。诵读经书,不一定能成罗汉。实现得心应手,这需要大量练习。学当代的所谓工笔最害人,因为只会用一根死线条画画,最后一点变化都出不来。学工笔尤其要求具象,对相对抽象的山水画理念的理解反倒是阻碍。所以第一点就要纠正观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