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土屋仁応:用木材雕刻神兽的猫奴博士

 大道无形读书 2019-03-28

每天都有新故事

——

在日本,有一位名叫土屋仁応的雕刻家。他手下的神兽总是半闭双眼,是寂寞却静谧的存在。

因为清雅空灵的风格,他的木雕显得十分“不一样”。

玩过阴阳师的人都知道,传说中有一种食梦兽,名为貘。貘是几千年前便存在着的神兽,现在却总被认为是专吃美梦的恶兽。

日本画家葛飾北斎笔下的貘

有着这样的形象,难怪被人误解。但其实传说中貘会吞噬噩梦,保护安睡的人们。日本人更会在噩梦过后说:“把这梦给貘吧”。希望不会再次梦见相同的场景。

而这位木雕人手下的食梦貘,则完美地体现出它“瑞兽”的特点。木头在他手中成了神来之物,赋予不存在的幻兽以实体。

他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创作。

线条简洁却透露着优雅的人鱼木雕,悠闲自在的神情仿佛“只应天上有”。

独角兽在他的手下,也没有了意气风发的姿态。

却像是看透了轮回的神仙化身。

当一个人的作品成为这个人的“脸”,让看客能见作识作者的时候,他的创作才能够成为表达自我的语言。

土屋仁応的木雕作品,便是一种一听便知的独特“语言”。

暖色调的躯体,半睁半闭的眼眸,线条如同被水冲刷千万年的鹅卵石一般流畅。

出自孰手,一看便知。

从小,土屋仁応就喜欢画画。他最爱画的一直都是昆虫、动物和鸟类。

在他幼儿园的毕业册里,“将来想成为的人”一栏赫然写着他已经坚持了几十年的职业——“雕刻家”。

在身边的小朋友还在天马行空地幻想着想当科学家航天员的时候,他已经知道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并且愿意为之付出一生的努力。

为了儿时的梦想,长大后他考入东京艺术大学学习雕刻。

而保护修复雕刻博士课程的学习,让他接触到了佛像的雕刻和修复艺术。

最终,他并没有选择以雕刻佛像为最主要的艺术创作方向。

而是灵活运用佛像专属的雕刻技法,来雕刻他一向喜爱的动物。更从各种神佛传说中汲取灵感,创作出许多“不存在的生灵”。

哪怕是我们见惯不怪的生物,经过他的雕刻,都有了安静与超脱的光彩。

它们仿佛是从没有善恶的国度中走出来的纯净生灵。

一莲,一叶,就是一个世界。

土屋仁応的作品不仅视觉上超凡脱俗,而且基本上只用樟木与桧木创作。

散发着独特的香气的木雕作品,让人更容易陷入遐想。

虽说作品如同天外之物,但是创作仍然是挥汗如雨的过程。

从大块木材的搬运与修整开始,便是不折不扣的体力劳动。

一刀一凿的敲打,让封印在木块中的神灵“现出原形”。

再经过无数次让肌肉酸痛麻木的打磨,才能将自己的灵魂寄托在作品之中。

最终打造出“属于土屋仁応”独一无二的雕刻作品。

他的作品里,经常有猫咪出没。

在栩栩如生,萌气十足的同时,仍有那份仙境般的氛围。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也许创作灵感就来自于自家的猫咪。

土屋仁応的推特里,经常转发他另一个账号的内容。

这个账号,专门用于发布领养流浪猫的信息。每一只猫咪找到新家之前,都是与他一起生活着。

这些猫咪都是他家附近的流浪孩子。

自己本身对猫爱惜不已,看到流浪猫的生活状况没办法袖手旁观的他,一只一只地往家里领。

洗澡、驱虫、绝育,教他们用猫砂。

他家附近忍饥挨饿的流浪猫越来越少,而他家的猫咪却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曾经有11只同时生活。

这位拿着东京艺术大学雕刻专业博士学位的大神,却在每个休息日拎着猫笼亲自去见领养人。

碰上防备心强的猫咪,进笼子的时候被抓几道血痕都是小意思了。看着笼子里的猫咪愤怒的眼神,他只觉得心疼。

和最爱的猫主子们一起,做着自己最爱的事。

在木材间挥汗创作,让脑中的幻兽成为实体。

我们是否也可以拼力一搏,离我们向往的日子更近一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