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德斯鸠思想解读:人的美德来自于“无情的”的商业竞争 ——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

 東泰山人 2019-03-28

 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诗句:“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商业竞争充满尔虞我诈和铜臭味。商人在中国传统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被谴责、鞭挞的对象。而“无商不奸”更是中国人对商人广泛的共识,成为中国人大脑中根深蒂固的潜意识。

         但在大约300年前,西方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贸易的法律使风俗纯良,贸易的自然结果是和平。”这一思想被更为精辟地总结为: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将“无情且充满铜臭味”的商业活动与人类的美德、纯良及和平联系在一起,并宣称商业是人类美德的源泉,听上去似乎荒谬至极。显然,西方文明对商业与商人的认识与中国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类的道德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在宣称有5000年光辉灿烂文明史的当代中国社会,即使不像许多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道德崩塌的社会,中国人道德水平的低下也是无法否认的客观事实,原因何在?许多人、也包括许多学者,认为是文革阻断了中国人对传统美德的传承,而改革开放后的商业竞争更进一步造成了中国人拜金主义思想的盛行与道德的沦丧。中国学者与300年前的西方学者孟德斯鸠,孰是孰非?如果孟德斯鸠的论断是正确的,那么,一个结论也是明确的:在今天的中国,不但普通民众,即便是学者们,对西方文明的认识都尚未达到300年前西方人的水平。


      限于篇幅,笔者并不准备以长篇大论的理论来诠释孟德斯鸠的这一思想。无论是孟德斯鸠还是后来的哈耶克,都对人类道德的起源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他们的著作(哈耶克在《致命的自负》中对此有极为深刻的阐述)。笔者希望做的,是用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诠释孟德斯鸠的思想。希望每一个中国民众都能够从生活常识中领悟到,人的美德并不来自于教育或道德说教。生活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不但日复一日地印证着孟德斯鸠的思想,而且可以让我们在生动的生活场景中深刻地理解孟德斯鸠的思想。

         笔者曾途径沈丹高速抚顺路段的一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停好车,走进服务区的小型超市。“先生,您好!欢迎光临!”一位姑娘微笑着说。“你好,谢谢!”我微笑着回应。买完东西结账,“再见,欢迎下次光临!”姑娘再次微笑着说。我当然也再次微笑着回应:“谢谢,再见!”然后我问到:“姑娘,有多少顾客会像我一样回应你们的问候和微笑?”姑娘想了一下回答到:“几乎没有。”

         一个显然的事实是,这个小小超市售货员的行为是美好、文明的。笔者进一步要问的是,她的微笑、她的语言所体现的,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而另一个显然的事实是,在那些驾车走高速的人群中,会有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他们的富裕程度与教育程度都远超这位普通的售货员姑娘。但他们对这位售货员姑娘表现出的文明行为与美德,却回馈以冷漠与麻木,你能说这些中产阶级的麻木与冷漠是一种美德吗?那么问题就产生了,一个小小超市服务员可以具备的文明行与为美德,为什么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却完全不具备呢?这至少可以证明,人类的美德并不一定来自于教育,尤其不来自于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道德说教。否则,我们无法解释这位并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售货员与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之间的巨大反差。这个场景背后折射出的,正是孟德斯鸠的观察与思考: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是,售货员姑娘在这个场景中表现出的文明行为与美德来自于她的自利之心——希望卖出更多的货物、赚更多的钱。因此,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人的美德来自于人在自由竞争的商业活动中的自利行为——这正是曼德维尔悖论所阐明的真理。

         如果你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生活一段时间,如果你不是带着偏见或有色眼镜去观察那里的社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你一定会发现,二、三百年“无情的”商业竞争或市场经济在创造了富裕文明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地具备了美德。可以说,写在中国古书中的那些美德,在西方社会的市场竞争过程中,被人们广泛地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着。当然,那里的生活并不是完美的,但这并非商业竞争或市场经济之过,而恰恰是由于人们不能深刻理解市场经济而犯下的诸多错误所导致的。例如高社会福利政策导致的文明与美德的衰退。

         准确地说,孟德斯鸠所指的商业,是以个人自由和私有产权为基础的自由市场中的商业竞争行为,这种商业竞争行为不但使经济繁荣,而且是文明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美德产生的源泉。这与中国历史上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商业活动是截然不同的,与计划经济中的商业活动在本质上也是截然不同的;计划经济中也存在商业活动,但却因人为的计划而限制了自由并消除了竞争,因此无法培育人的美德,也不会产生文明的演化发展。而自由精神与私有产权更是中国文化中彻底缺失的元素,用不着深奥的理论阐述,一句“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西方文明理念,与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百事孝为先”等等根深蒂固的中国文化理念,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照!在中国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忠君报国、三纲五常、孝子贤孙等观念是毫无现代性可言的。这些观念在泯灭了中国人的个体独立人格的同时,也导致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毫无自由意识。因此,总体而言,个体自由、自由贸易、商业竞争、自由市场竞争以及法治——这些文明演化与人类美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均是中国文化基础上的商业活动所缺失的。

         事实上,“无商不奸”的本意是“无商不尖”,形容的是中国古代商人卖米时将米在器皿中堆出一个尖以示不缺斤少两的诚信行为,但在自由精神缺失的中国文化的长期浸淫之下,纯良的风俗消失了,古代商人在商业中表现出的“无商不尖”的诚信美德逐渐演化为“无商不奸”的恶劣品德。今天中国商业活动中的种种恶劣行为,例如市场上随处可见的假冒伪劣产品,充分地证明着以“无商不奸”来评价中国商业与商人是恰如其分的。但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的是,中国几乎从未有过孟德斯鸠意义上的商业,或者说,中国几乎从未有过现代文明意义上的商业环境。因此也就不会演化出文明与美德,这正是中国人今天道德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事实上,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正相反,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在物欲横流的同时,市场竞争也造就了美德在中国社会的滋生与成长。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例,与四十年前相比,其工作人员今天的服务态度与素质,不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吗?这种改变的发生正源自商业竞争产生的压力。    

         以孟德斯鸠的思想为起点,我们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我们当然渴望中国成为一个人人皆具美德的美好社会。清代教育家李毓秀的道德说教名篇《弟子规》,以及更早的道德哲学著作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都对何为美德做出了精辟的阐述,并充分地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德和美好社会的向往。如果这些道德典籍中的美德可以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精神和实际行为,则中国早就成为一个人人具有高尚品德的美好大同世界了。那么,在熟读四书五经的基础上,历朝历代的大量贪官污吏是从何而来的呢?而他们为何又会前赴后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进一步,没有贪官污吏的大明王朝或许不会灭亡,没有贪官污吏的大清朝或许也不会灭亡!但事实正相反,明清两朝都因熟读四书五经的贪官污吏的大肆横行而灭亡了。

         理解了孟德斯鸠的思想,并能够正视中国历史呈现的客观事实,我们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道德规范与说教可能会造就少数杰出人物的美德,但整个社会的美德却绝不可能在道德规范与说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民众或整个社会的美德只能在自由竞争的商业活动与交易行为中演化发展而来,这正是西方文明与中国文化的本质区别。例如,诚信显然是一种美德,但人的诚信品德并非起源于道德说教,而是人们在商业交易活动中逐渐意识到,只有诚信守约,才能保持商誉而获得更大的利润。因此,是对利益的追求,而不是道德说教,造就了西方人的诚信与契约精神。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当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十分缺乏诚信与契约精神的社会。当然,信仰在西方人的文明与美德中具有决定性意义,但信仰与道德说教是本质不同的,限于篇幅,无法在一篇文章中展开阐述了。

         笔者不得不做出一个非常遗憾的结论:中国文化的道德说教无法让美德与文明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更无法让文明行为与美德成为中国人的实际行动。事实上,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从反面印证着孟德斯鸠300年前的思考:有商业的地方,便有美德!改变我们的传统观念,乃至摒弃那些阻碍文明演化发展的传统观念,是文明与美德在中国社会生根发芽的基本要求。笔者要再一次重复哈耶克的伟大论断:“观念的改变和我们的意志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是的,一个富裕文明美好的社会始于你我他(她)观念的转变,而你我他(她)在观念上向西方文明理念的转变也必然会造就一个富裕文明美好的国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