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铁血老枪 2019-03-28

关于波兰战役主流的资料,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大多数聚焦于闪电战的成功,从而忽略了整场战役之中,对交战双方在细节上的论述,进而给了人们一种德国军队金戈铁马,强大至极,而波兰方面,则是装备落后,不堪一击的假象。但实际情况却是,在波兰战役之中,双方的实力差距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波兰战役爆发前,波兰拥有实力强大的军队

1938年,德波双方的国民生产总值总体相差大约6倍左右,而在武器装备方面,双方的实力则相差更小,波兰实际上拥有位于世界第七位的装甲车辆保有量,数量为700到800辆之间,远超于第八位的美国和第九位的日本,而飞机数量,德国仅为波兰方面的2.1倍左右。此外,作为当时主导世界局势各强国遏制德国和苏联的工具,波兰也更容易获得其盟友的支持。因此,无论从综合国力,还是外部整体环境,波兰都拥有与德国一较高下的实力。然而历史事实却残酷的表明,波兰,一个二战前强大的国家,迅速的败亡了,甚至连反击的机会都没有。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波兰骑兵的真正实力(战马停留在远处)

人,是一种崇尚强者的社会动物。正是由于波兰的迅速败亡,导致了大多数人只看到了德国的强大,却选择性忽略对交战双方胜负更深层次的探讨,由此更是演绎出来波兰军队如何落伍和愚蠢的笑谈。但经过大量的资料阅读,我们却很容易发现,波兰军队在大多数的战斗之中,体现的都是一个军人,为国尽忠,马革裹尸的决然和勇气。但是如果放大到战略的层面,波兰的速败,则是落后的军事思想被领先于时代的先进军事理念所击溃的体现,但这并不能成为波兰军队愚昧落后的证明,因为当时世界上主流的战略指导思想依然停留在“步兵是作战的决定性力量,而装甲部队,则只能作为辅助作战单元出现在战争之中”,甚至在德国军队内部,装甲作战的先驱实践者,古德里安,都曾明确的表示,对军队装甲化的最大敌人,不是外部环境的限制,而是来自于把控军队的守旧势力对有限资源的争夺和对装甲部队建设的限制。波兰,不过是时运不济,恰巧遇见了天才军事家云集的德国而已。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训练中的德国装甲部队

素有军国主义传统,自古就以军事立国的德意志,深知自己在整体实力上与各国的差距,加之一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事上的严格限制,使其只能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军队的精英化建设和对军事理论的研究,而正是精英化军事建设的体制,为德国培养出来一大批战略战术大师,较之同时期的其他国家,此时的的德国可谓是将星云集。而这些出类拔萃的优秀军官们,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在当时世界的大情势下,在德国对外扩张的战争之中,得到了实践自己战略战术思想的难得机会。而波兰,则不幸成为了德国军事实验的第一个试验品。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德国的装甲突击作战理论,在波兰的土地上进行了实践并进一步的晚上和改进

除了在战术思想上的落后,波兰的战略部署上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为了保护自己重要的工业区,波兰几乎将70%的兵力部署于德波边界附近,而漫长的战线又存在着相当多的薄弱环节,给了集中优势兵力的德国穿插包围作战的大好机会。在战略动员上,波兰依然比德国落后许多,甚至在战役爆发的几天之后,仍有大量部队未完成集结和组建。一系列的综合因素,在战略上抵消了波兰军队的战斗素质,进而导致了波兰军队,还未准备好作战,就已经被扼杀在睡梦之中。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波兰战场的德国装甲部队

波兰战役的交战双方,体现在战场上的细节上面,德国人并没有像大多数资料所描绘的那般神勇无敌,相反,我们可以查阅到相当多的指挥混乱,缺乏协调,惊慌失措,误击友军的实例,而波兰,也根本不像谣言那般愚昧和僵化,相反,在诸多的战斗之中,波兰军队依然有许多夜袭、迂回、包围、依托有力地形和阵地死死的拖住绝对优势敌军的精彩战例。此外波兰对装甲部队的冲锋,真实的状况却是,在莫卡拉之战 之中,波兰骑兵利用己方快速机动的优势,对德国的步兵部队进行了突袭,突袭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没有注意到林间隐蔽的装甲车辆,导致了骑兵部队被装甲车辆攻击,也由此造成了己方重大的伤亡,在撤退的过程中,骑兵由于与装甲车辆距离过近,双方相互的冲撞,造成了骑兵攻击装甲车辆的假象,进而在谣言的过程中,算做了波兰骑兵冷兵器突击装甲部队的案例。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战场上被击落的波兰飞机

说个题外话,对于德国国防军,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就是德国国防军军纪良好,充满了骑士精神和情怀,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德国人在波兰战役中,一样大量使用波兰的平民作为人盾来为己方作战进行掩护,一样会为了逼迫顽强抗击的波兰军队投降,采用残忍杀害战俘的手段进行恐吓,在遭遇失败的时候,依然会对占领区的居民点进行屠杀和焚烧来泄愤。虽不可否认德国的高级将领对部队的军纪有一定的约束,但是在战争中崩溃的人类秩序之中,这种约束几乎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波兰战役,德国军队远没有那么强大,而波兰军队也远没有那么弱小

德国人美化自己优待战俘的宣传照片

回到正题,先进的战术思想体现在战略大势上面,就形成了波兰战役史料极为矛盾的外在体现,战略部署的失败,导致了整场战役的迅速溃败,进而形成了德国极为强大,而波兰极为弱小的表象。但细化到具体的战斗之中,由于双方在单兵素质上面,几乎差距不大,由此,人们看到的则是另一番光景,优势的德国军队对某一点的进攻久攻不克,而波兰方面往往是坚持到最后一刻,在波兰迅速溃败的大局势之中,这些记载又显得格外扎眼,让人产生巨大的怀疑,认为是波兰方面历史学家的夸张。而实际上,正是这种矛盾的体现,才是最真实的波兰战役的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