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子须知》之惑

 桐源居士 2021-08-18

编注:2019“桐源看风水”寻龙点穴班将于5月1日至4日在广州花都芙蓉嶂举办。本期培训,旨在提高学员寻龙点穴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了让大家对培训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必要的准备,使课程安排得以精准、高效实施,现将部分资料整理发表,也作为广大风水爱好者的一种知识普及,供研究参考。

桐源居士堪舆系列著作

桐源居士堪舆系列著作,纵横古今,时间跨度达数千年。在对待古人堪舆经典上,专著极尊《葬书》之学,首次对《葬书》原文进行系统的精校通释;独推《玉髓真经》之术,钩深探微,在前人基础上归纳阐述;辨正《人子须知》之惑,扬其精华,弃其糟粕。这些研究成果,分别汇集在“千年堪舆”系列之《西垂未央》,《月泛金瓯》、《二龙争珠》各章节中,对中国风水典籍做了深入的挖掘和整理,在传承研究上做了有益的探索。现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明、清风水著作汗牛充栋。在浩渺的堪舆书海中,有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那便是《人子须知》。

《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书影

由徐善继、徐善述合著的《人子须知》,自嘉靖年间问世以来,广大读者甘之如饴,好评如潮。该书由事入理,图文并茂,以系统性见长,集前人研究成果与个人实践体会于一体。阅读这部著作,可以了解风水学发展的大致情况,从中学习风水术的基本内容。

书影

《人子须知》开创了堪舆著作中将前人理论有机整合并辑录成书的先河。但论理,与《葬书》相去甚远;谈术,与《玉髓真经》还不在一个层次上。比如,《玉髓真经》精论五星之变化、融合,用之于具体案例的分析推断中,《地理人子须知》全无,一片空白。

最为可惜的是,作者在不同时间印行的刻本中出现的观点动摇、反复与自相矛盾,反映出其识见有限,理论高度欠缺,致其传世容易,称经典难。

明朝是中国风水发展鱼龙混杂的时期。在肯定《人子须知》作出的开创性贡献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囿于流俗和作者见识,该书还存在着明显的理论缺陷。虽瑕不掩瑜,亦不可小视。

《人子须知》三刻本,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超过了前面两个刻本。但在当中的20年时间里,作者的认识也在转变。

通观全书,尤其是初刻本,作者重视堪舆实践,扬形抑理的理论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其辨析诸家星卦理气之谬,分九星、卦例、三合龙、四龙分卦、星卦诸伪书、宗庙水法、国音拘向等十二条逐一论述,起到了崇正祛惑的作用。有些探索,几近真理。

如以蔡西山祖地与德兴祝氏祖地为例,在龙入首五格基础上另增“闪龙入首”一格。曰:“此闪龙入首之说,前辈已尝论之,兹故特收名地二格为式,庶可因类以推,曲尽微妙。”

可惜的是,一再重申郭璞“葬乘生气”说,注意到龙脉闪结现象的徐氏,未能参透其本质,探索出基本规律。受时论流弊影响,自身亦开始摇摆,变得缺乏主见起来。

在《堪舆宗旨》及《三昧论》里,作者坦露当初站在术家角度,对天星峦头、正针缝针、诸家五行这些重大风水理论问题所进行的初步思考。内容如下:

“不侫兄弟初尝深辟天星,久而罔验,乃觉偏一之非。嘉靖戊申(注:嘉靖二十七年,1548)春,与刚阳子祝君尚用、丹台子廷辅,及笪景明氏同参玄学,获遇至人灵阳赵仙翁,因而质之,觉以出世间法。言下有悟,复偕君迁叶兄(注:参与人子须知校阅的叶君迁,为徐氏兄弟的同邑庠生)博搜吾兴诸仙遗文,征其课验名地,则皆吻合。于是始知教外别传,豁然了悟。”

16年后,即嘉靖四十三年,徐善述为《人子须知》的初刻本作序时,开始正视峦头与天星的矛盾,提出了体用不可偏废的观点:

“夫术家妙契阴阳,明通观察,虽代不乏人,然各私相授受,其流之弊,遂致矛盾冰炭,言天星者黜峦头,言形势者辟方位,穿凿附会之说,与诋毁聚讼之谈,纷然莫可究诘。人子欲葬其亲,茫无所据,有遗憾者多矣。予窃取而权衡之,形势审于未穴之先,先天之本体也;方位察于倒杖之后,后天之妙用也。先天之体出乎自然,天也;后天之用尽乎当然,人也。体与用不可偏废,天与人相待并行,乌得执彼废此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徐氏兄弟的认识起了变化。到了万历十年(1582),徐氏兄弟在李维桢的燕山草堂写成《三昧论》,违背“形势方位,各有攸当”的初衷,阐明其疑峦头、重天星的看法。曰:

“地学之关键有三:曰峦头、天星之说也,正针、缝针之辨也,诸家五行之用也。三者喋喋,迄无定论。盖术家阴相付受,以为秘传,迥然与世间常法悬绝。苟非历涉试验,灼见真知,何敢骤信?……夫形家也、正针也、正五行也,其言诚直捷正大,岂知其似是实非,足以惑人哉!善乎,吴草庐先生云:'世间万事俱要顺,惟丹法与葬法要逆。’此所以与世间法不同耳。”

聪明一世的徐氏兄弟,亦难免糊涂一时。风水之有所不验,赵仙翁“出世间法”、吴草庐“葬法要逆”,难道就屡验了吗?

(待续,本文选自桐源居士著作《千年堪舆——二龙争珠》第五章“分派集成”第二节“人子须知”。)

文丨桐源文化

图片丨桐源文化、网络公开来源

欢迎点赞、转载和转发,谢谢!

点击下方感受更多风水案例

曾国藩1曾国藩2曾国藩3曾国藩4

曾国藩5 曾国藩6曾国藩7曾国藩8

洪秀全1洪秀全2洪秀全3洪秀全4

洪秀全5洪秀全6洪秀全7洪秀全8

李嘉诚1李嘉诚2李嘉诚3李嘉诚4

秦始皇1秦始皇2秦始皇3秦始皇4

秦始皇5秦始皇6秦始皇7秦始皇8

崔与之1崔与之2崔与之3崔与之4

朱熹1朱熹2朱熹3朱熹4朱熹5

朱熹6朱熹7朱熹8朱熹9朱熹10

风水1风水2风水3风水4风水5

南京1南京2南京3南京4南京5

清朝1清朝2清朝3清朝4清朝5

清朝6清朝7清朝8清朝9清朝10

桐源居士著作

学习传统文化,从你我做起

版权所有,更多桐源文化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