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还有短短48天的时间。倒计时阶段,高三学子们为理想的大学奋力拼搏着。 最近考生们反馈的主要问题有:“现阶段太压抑了,太多的考试,数不清的试题,感觉要崩溃了,每天都在痛苦中度过,成绩不见提高”、“越到关键时刻越学不进去,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考一个好大学,静不下心学习,各科成绩不理想”、“很快就要高考了,考试成绩越来越差,快坚持不住了,我该怎么办?”等等。 我想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也一定有这样的困惑吧!接下来的这段时间里如何使各科成绩得到提高?夺回失分点呢? 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希望在最后的备考时间里可以为同学们指明复习的方向,让你不再迷茫,可以顺利的考入理想大学。 数学:别再抠难题,回归基础 面对数学这个难啃的硬骨头: 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二、继续完善知识体系。更多地是做题、做模拟题。对于做错的题,要分析这些题考察了哪些知识,对于这类题型是否已经掌握,并将其完善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三、逐渐回归到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练习上。 四、细节是提分的考前有效手段之一。一定要从细节入手,比如说表达形式:集合、定义域、值域、单调区间;比如范围中的端点值;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计算等。 五、要有计划地将错题再做一遍,想一下当时做错的原因。如果继续出错,做好标记,过段时间再做,直到做对为止。 六、考前坚持掐点做模拟题。检验自己知识的掌握,锻炼计算,调整考试心态。 英语: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真题 一、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要漫无目的地单打独斗,这是复习大忌。有效利用在校时间找老师指点,解决在家无法解决的困惑。 二、高考英语试题考查比较全面,偏、难、怪题出现的几率很小,可以反复演练历年高考真题,熟悉高考的思路。 三、每天复习很重要,保持良好的“应试”感觉。 四、不要盲目地做题,有效把握各个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阅读理解,一定要从文章的角度出发,切莫夹杂过多的个人观点。 (二)完形填空,同样要注重上下文,注意全文的情节和逻辑线索。 (三)写作,虽然只有100词左右,也要把握文章的基调,确定正确的人称、时态;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衔接,使文章结构清晰、完整;同时注意长短句结合,避免重复使用相同词语、句式。另外,卷面要整洁,尽量避免勾抹,避免犯低级错误。 五、区别对待考纲中的3500词,过好单词关。再大批量地死记硬背所有单词,收效甚微。所以,要精准地把握高频词和短语的含义,对于涉及到词形变化的词要准确掌握各个词性的拼写,特殊变化的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形式也要掌握。 语文:做到书写、思路规范 一、不管是一个字、一个标点,还是一句话、一段话,都要做到书写规范、思路规范。 二、做问题的发现者。学会从模拟试卷和练习题中发现短板,集中攻破。 三、做教材的掌控者。回归教材此时特别重要,从对教材的复习中考生会有“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惊喜。 四、做生活的评价者。学会对生活中的现象和事情进行理性思考、全面客观的分析和评价,这也是训练思维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 五、不要以为现在的水平就是自己高考的水平,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最大的赢家。 六、做老师的追随者。越是临近高考,越要紧跟老师的步伐,老师是你备考路上最好的搭档。 物理:做过的错题要动手重做 二轮复习阶段,要认真分析每一次训练和考试,分析丢分原因,有意纠正自己不良审题、解题的习惯,切忌钻研难题好高骛远。 一、加强基础,回归教材。 二、按计划复习笔记,做过的错题、典型题不要只看,要动手做,要有计划、有总结、有规律、按部就班,制定好计划,稳步推进。 (一)关注已做过的错题,是考前复习的重点之一。 (二)建议用一个半月的时间进行专题的复习。 (三)研究近三年来高考试题,把握今年的命题方向与脉搏。还要穿插如何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专项训练,秒杀客观题,规范解答主观题。 三、专项填空题知识点:磁场、电磁感应、实验(力学、电学)、电场、机械能、运动、受力问题。具体问题例如:图象,极值;功有哪些类型;机械能守恒有几种典型题;磁场有几种类型;确定圆心等。 四、规范做题、限时做题。 生物:重点复习必修一和三 一、认识上的误区 生物必修三本教材,必修二的遗传变异是每年都查的考点,近两年,必修二的分值分布较必修一和必修三要低些。 二、回归教材 (一)看书的方法:如,网络构建法:结合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构建知识网络。知识体系构建宜简不宜繁,宜小不宜大。图解归纳法:适合原理及规律类知识。例如光合呼吸过程、免疫调节过程等。比较整理法:适合概念类。例如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的比较,各种细胞器的比较。 (二)注重教材的细节:黑体字、图示、资料分析等,尤其是图示,要能以图转文,例如基因表达过程中,教材展示的多聚核糖体图示及旁边的文字解释等。 三、限时训练 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理综训练,注意各科时间安排及答题顺序。 四、主观题答题技巧 读题时要获取有效信息,抓住关键字词,从而确定答题方向,答题时要语言规范、表述准确,无错字、无漏字。 化学:避免答题中的死记硬背 这一阶段要求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形成较好的知识网络,不能出现知识漏洞。同时要安排时间回归教材,看笔记、看错题,查缺补漏。 一、强化骨干知识、关注热点知识、点击冷点知识。 二、注重试题创新弱化传统训练培养应变能力。 三、注重实战演练提高审题能力规范解题过程。 从历届高考阅卷中,老师发现语言表达能力问题较严重。符号系统掌握不准确、不熟练,要尽可能用化学方程式或化学专用名词回答,可以研究近几年高考题标准答案。 政治:重视选择题 在复习时尽可能把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知识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然后按照它们在内容和逻辑上的联系构建成关系密切的网络,即知识集成块。强化记忆知识脉络,达到涉及一点便能联想起整个知识网络的目的。 选择题虽然题量少,但分值高、风险大。政治12道选择题,大约用时10~15分钟。 历史:选择题分数增加 一、选择题:题量减少,但分数增加,难度也随之增加。两次模拟考试中相对于政治与地理,历史选择题的得分率是最低的。 (一)训练量加大。条件允许每天做一套完整的历史试题。 (二)过于偏、怪、难的试题尽量不要做,可以选择近两年的高考试题,还可以选择大型模拟考试题或名校的模拟考试题。 (三)要将每一个选项解释清楚,如有知识点不明确的应及时回归教材。 (四)及时对解题思路作总结归纳,出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问老师和同学。 (五)解题技巧和方法:分析试题材料应明确材料主体;简化材料结构,明确材料各主体之间的关联;注意材料的有效信息,如:时间、感情色彩、提问项等;简单划分材料结构;选项中的特殊词语和表述,如:完全、彻底等一些程度性词语和提高、增加等带有变化内涵的词语。 二、主观题:近两年虽然相对阅读难度下降,但对能力要求依然不低。 适当加强主观题训练。一定要有阅读-分析-思考-落笔的过程。对照答案,找出答题的切入点。每做完一道主观题,要适当总结答题的技巧和解题的思路,特别是答题角度和答案表述方式和语言。书写要严格按照试题提问要求和顺序作答,语言不啰唆,层次要分明,重点要突出,字迹要工整。 地理:自然地理是失分重灾区 在复习中不要把知识绝对化,更不要死抠教材中的某句话、某个词;不要把教材中的内容随意加深和扩展,复习中应该掌握运用知识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会思考,会运用。 一、研究历年真题,尤其是近三年高考题,锁定复习重点。 二、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注意:明确考纲对知识范围的要求,对照考点检测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明确考纲对能力方面的要求;仔细研读试题范例。 三、形成自然地理知识的骨架: (一)分析知识形成的情境,通过分析情境材料推导出结论,形成条理化知识。 (二)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线索,需要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包括自然地理各要素间的联系;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联系;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的联系;自然地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形成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或框架。 四、加强自然地理概念的理解。 五、高考地理四大专题(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选修部分)的复习中,对文科生来说,自然地理是失分的“重灾区”。 高考冲刺关键词 1、客观认识、提升自信、克服浮躁、保持状态; 2、跟着老师、稳中求进、反思领悟、提高素养; 3、准确定位、精确打击、定点清除、重点突破; 4、回归课本、规范表达、减少错误、优化方法; 5、学会审题、关注通法、综合演练、稳步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