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历史子衿 2020-07-29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看起来有着“字”的区别,但我国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国,所以在农村中流传的习俗文化显得尤为宝贵。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在如今现代社会当中,留守农村之人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城市中生活,故而原本在农村中广泛流传的俗语便渐渐消逝了。而今天笔者为大家介绍了这样一句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想必大家都有听说过,但是其中是何含义,你知道吗?

如果仅从字面意思来分析的话,如果家里父亲去世,那么下葬的日子不能选择以七结尾的日期里,就比如每月的初七,十七,二十七等等。而如果是母亲去世了,则不能选在以八结尾的日期里下葬,例如初八,十八,二十八。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在我国传统文化观念当中,祖坟的选择和下葬都会对后代的运势有影响,因此,在家里亲人过世之后,都会找一些专业的风水先生看过坟地,算过下葬日期之后才会举行下葬仪式。

虽然说“七不葬父,八不葬母”没有实质的科学依据,但是其中却关乎,传统的一些习俗文化。

老话常说七不出八不归,意思是如果家庭琐事没有做完,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个物事没有解决那么就不要出门。笑,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项美德,如果没有学会则不要回家。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在古代,有很多人会外出求学,但是亲人舍不得,于是便想出了“七不出,八不归”,希望在外的游子可以早些回来和晚些出门,而“七不葬父,八不葬母”也与其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当然,此处多表达的是对于死去亲人的思念罢了。

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谐音,例如逢七葬父,则有着“欺父”的意思。而逢八葬母,因为死又称亡,故而在有八结尾的日期里下葬的话,便有王八的意思,这些名字听起来都极为不好听。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而古人是极为重视名声方面的。再者,如果在这些日子下葬,对于子孙后代的运势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出于对自己父母的孝顺,对于自古传下来的孝悌礼义的传承,故而子女们在安葬父母的时候都不会在七和八结尾的日子里举行葬礼。不过,这些习俗一开始是来源于皇宫的,之后传到民间,大家也遵照着这样的习俗。

农村俗语:七不葬父,八不葬母,老祖宗的讲究,有什么道理?

在有的地区,也有说“丁不葬父,丙不葬母”,咱们都知道天干是十天内一轮,而地支则是12天一轮。不选择这样的日期里下葬自己的父母,也是为了暗合其中的阴阳五行。当然这其中没有什么科学根据,还是开篇的那句话,信则有,不信则无。对于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风水言谈之事,您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