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方蜂蜜饮治疗顽固性咳嗽有奇效 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郑卜中 笔者在一九七八年偶然间发现一农民正在向一位久治不愈的咳嗽病人传授秘方,用蜂蜜拌解热止痛散服用能治疗男女老幼之咳嗽、哮喘。我当时认为这种用法没有道理,但又产生了一-种好奇心理,决定考察一番,结果这个老咳嗽病人果然一服见奇效、再服而痊愈,为此很有必要进行研究。 传方人高某,男,现年48岁。因患感冒,证见发热、恶寒、头痛、咳嗽、流清涕,未经医生诊治,便去药店买了复方感冒灵片,照说明服后诸症减轻,感冒症状消失,惟咳嗽有加,夜间为甚,每咳必汗出。患者认为是感冒未愈,又去药店买来克感敏片30片,每服一片,日服三次,不料咳嗽不减,时常汗出,咽喉发痒,痒必生顿咳:不觉已咳了一月之久矣。胸中闷气横生,焦躁不安,在家里找到了两包解热止痛散,又发现还有一点蜂蜜,遂将二药合而饮之,不料咳嗽顿失,以后用此方法屡试屡验。 蜂蜜所含化学成份有: 1、 果糖、葡萄糖约占70%,尚含少量蔗糖、麦芽糖、糊精、树胶。2、含氦化合物有机酸、挥发油、色素、植物残片、蜡、酵母、酶类、无机盐等。3、含有微量维生素A、C、D、B2、B。、 K、胆碱、尼克酸、泛酸、生物素、叶酸等。在含氮化合物中有蛋白质、胨、脉、氨基酸以及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等酶类及乙酰胆碱,灰分中主含镁、钙、钾、钠、硫、磷、铁、锰、铜、镍等;4、含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酸、甲酸,但含预览低,均在0.01%以下。 解热止痛散由阿司匹林、咖啡因等组成。 以上各种成份组成蜂蜜饮,大方亦然,改变了原来的化学结构,共成解除气管平滑肌痉挛,恢复气管纤毛生长及除尘功能,清肃肺泡,恢复肺的肃降功能,肺即能正常肃降,通调水道之功效,且本方偏温,有助运化脾湿而绝痰源也,脾之运化如故则魄门无碍,肺之肃降通也,是故咳嗽愈矣。 方既成,理亦通,还须实践佐证,每遇久治难愈之咳疾或过服解热镇痛剂所遗者,适当辨证后如法服用,果然显效,继之,家人之咳嗽也是如法而愈,真是妙哉! 处方: 1、 成年常人方:蜂蜜25克,解热止痛散1包。 2、特殊病人方: (常服解热止痛散并且产生抗药性者或身体特别强壮者)蜂蜜50克,解热止痛散2包。 3、六至十二岁儿童方:蜂蜜15克,解热止痛散半包。 用法:将蜂蜜炖化(忌油腻炊具)待凉,拌入处方余药,反复调匀后一次服用,一日二次,服二日必愈,不用多服。 典型病例举例 例一:陈某,男,23岁,1992年8 月人诊,值大暑节令第10天患感冒,自述咳嗽一周,服用阿司匹林片、克感敏片后感冒症状消失,惟咳嗽不愈,夜间尤甚,查心(-)、肺部可闻及湿性罗音,舌质谈红、苔薄白、脉滑。诊断为慢性气管炎,因患者要求西医抗炎治疗,予青霉素钾盐560万单位静脉滴注,辅以川贝枇杷膏,每服10克,日服三次,开水化服三天,于8月9日二诊,咳嗽不减,舌质淡、苔薄白、脉左弦右滑,夜间咳嗽较甚,难人眠,即时投以蜂蜜饮,告知病人如法服用。处方:蜂蜜25克,解热止痛散一包,顿服,日服二次。 8月10日8点30分病人来述,上方用二次后,已经不咳了,要求结帐出院,并表示最真诚的感谢。 例二:金某,女,56岁,1991年11月10日入诊,正值立冬节令第三天,诉说素隐慢性气管炎,一周前因感寒发作,咳嗽不止,诸药不效。每服用麻黄素片,氨茶碱片可缓一时。 查:痛苦面容,咳嗽时作,琐多、呕吐,白色泡沫痰,舌质红、苔薄白、脉滑,喉中哮鸣音,听诊可闻及双肺湿性罗音及水泡音,诊断为幔性气管炎急性发作,采用抗炎治疗,用青霉素480万单位静脉滴注,654-220 毫克静脉滴注,辅以氨茶碱片,地塞米松片等治疗三天,咳嗽不减,于11月13日投以蜂蜜饮二次,处方:蜂蜜30克,解热止痛散1.5包,如法炮制,嘱慢慢呷服,于11月14日病愈出院,病人和颜悦色地诉说:“此方真灵,原打算至少得住院10天,现在住不成了!”考虑到病人年老体弱,且长期病魔缠身,今病既已去还须顾本,嘱其出院后续服蜂蜜饮二次,服用金匮肾气丸一月后,至今未再复发。 小结 自发现民间验方蜂蜜饮以来,不论是新久之咳嗽,屡服屡效,它普遍适用于各种咳嗽,急慢性气管炎,对于服用解热镇痛药过量而遗下的咳嗽效果尤其显著,但须依据病人的年龄身体素质等个体差异适当辨证,灵,话应用。如例一,患者正值身强力壮之时,患病多为本实标虚,自身调节能力强,病邪不易恋体,说愈就愈,再病再药也获愈。例二则不然,年老体弱,多呈标实本虚,病虽去而尤未去之状难免,肾主纳气,遵《金匮)》*咳逆上气,止逆下气”之常理,续服蜂蜜饮二次,用金匮肾气丸固护先天之本,恢复肾主纳气之功,则病可去矣,是故治病求其本也。 由于蜂蜜所含的化学成份有48种之多,且因蜂种、蜜源、环境的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甚大,四季所采蜂蜜因花粉有异,化学成份也有改变,若是工蜂所采毒花所酿之蜜更是不可入药,因此,六岁以下儿童及七十岁以上老人均慎用。笔者也没有经验可供。 蜂蜜饮妙在方便易行,稳有奇效,价格便宜,每剂费用不到五角钱,但可与千金同价,今传于此,目的是普度众生,广施贫者福音,富者又何尝不喜呢?此苍生之福也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总6朔199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