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道011汝城集益乡段,县道在此甩开河流,与厦蓉高速连接。组图/卢七星 △106国道汝城到三江口段,道路因山势而建,十分的蜿蜒曲折,风景也很好。 △热水镇横瑞村,一个安静美丽的村庄,勤劳的老人不经意间在地里撒上的紫云英种子,成了村里唯一的一片花海。 沿着武深高速一路向南,成片的油菜花成了最常见的田野景观,到后来,甚至有些审美疲劳了。以至于我们穿过桂东县的熊猫洞隧道,对于云雾缭绕中的山区乡村格外兴奋,乡村的土房外墙多被粉刷成白色,前一天的雨,形成第二天难以散去的雾气,白墙黑瓦的房屋就仿佛置身在云中了。只是,似乎这里的人们并不热衷于种植油菜,只有零星的一两棵桃树,或者一片不大的紫云英,不然,应该颇有些婺源的味道。公路连通了偏僻的小城和乡村,却无力统一春色。汝城,就有着不一样的春天——冒着热气,沿着公路蔓延开来。撰文/本报记者唐兵兵 △横瑞村乡村图景。 横瑞村:有一个说客家话的畲族村组 横瑞村是汝城畲族比较集中的村落,离热水镇只有两公里的路程。 热水镇横瑞村村主任蓝乙球对于我们的到来,感到意外。“高滩村才算畲族村落,我们村的畲族人并不多。”蓝乙球四十多岁,戴着眼镜,一脸憨厚。蓝乙球骑着摩托车到达村部时,一度怀疑我们是不是走错了地方。按照标准,畲族人口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才会被确定为畲族村。高滩村是热水镇的畲族旅游村落,横瑞村却少有游人光顾,更别说媒体了。在蓝乙球的记忆里,畲族人的建筑与汉族无异,村里没有人穿过民族服饰,说着客家话,山歌也渐行渐远。除了姓氏,蓝乙球几乎时常忘记自己的畲族人身份。 村里的畲族人大部分集中在山脚,自成一组,与汉人的聚落隔着一大片农田,在乡村公路的尽头。横瑞村老屋仍保持着原貌,新房也粉刷成与老屋相一致的黄色,这让我们感到欣喜。“这是原来一个县里驻村干部的建议。”蓝乙球解释。 我们的无人机,盘旋在村子上空,吸引了不少村民围观。老人们以为我们的到来跟某种规划有关,兴奋地问我们:“我们的老房子是不是应该保存,不应该拆呀?你看,我家的老房子都有一百多年了呢。” “畲族,多是说客家话,我们到广东梅州、福建,都可以跟那里的客家人交流,没有什么障碍,只有语音上有细微的差别。”他们在身份认同上,更接近于客家人,在客家人身上,他们能找到某种归属感。 畲族,是个“年轻”的少数民族,一直到1956年才得以确定。在这之前,他们是以客家人或瑶人自居的。蓝乙球带着我们去他们的蓝氏祠堂,翻阅他们的蓝氏族谱,“蓝氏承祖工汝南唐(畲族)原福建汀州府上坑县卢丰乡游广东曲江孟里司,于大明洪武时由广东韶关曲江迁入桂阳(今汝城)延寿乡观背村,兄承佑世居延寿观背,弟承祖迁居热水瑞坑。”在蓝氏族谱中记载的历史,更像是客家人迁徙史。畲族更久远的历史,却少有资料记载,以至于关于畲族的来源至今依旧莫衷一是。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畲族的祖先是山越人与隋唐时期外迁至闽西的“洞庭苗蛮”的结合体。在闽西,同样作为客族的畲族人,与当地的客家民系交融更为密切,所以在方言上,与客家话十分相似。如今,全国70多万畲族人,90%集中在福建。在湖南,畲族人集中在客家人聚居的汝城、桂东、炎陵。关于畲族的另外一种说法,瑶族和畲族都是“五溪蛮”盘瓠的后裔,在史籍的记载中,往往瑶、畲并称,两族有着相同的盘瓠传说,反映了相同的原始图腾崇拜。 △高滩村畲族人的朝门,据说诸多讲究,要根据家人的生辰八字确定朝门的朝向。 畲族人生活认真,柴火都码得整整齐齐 进入村落,摄影师卢七星的相机就没有停过,拍村前开了新花的老树,拍村里的老屋、路旁的野花、带着一群鸡崽的母鸡……蓝乙球对于摄影师的兴奋和忙碌难以理解,“从来没有觉得我们村很漂亮”。不过,脸上有掩饰不住的骄傲,高兴地带着我们在村里转悠。 这确实是一个安静而又美好的村庄,背靠大山,满山的楠竹,曾经是村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一条河从村后穿过,在村里任何一个位置,都能听到水声。 村前有一棵老梨树,据村里的老人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树干和树枝都长满青苔,却开出了新花。白色的梨花,挂满树枝,这是来自过去时间的馈赠。树下是村民蜂箱,蜜蜂钟爱这棵老梨树。 黄土垒成的老屋,并不见衰败的模样,阔大的老屋哪怕只有一个老人居住,也打扫得干净整洁,过年的春联依旧鲜红如新,家家户户门边必然挂着一个香筒,“一诚通上界,百福降人间”的美好祈愿,在这个闭塞的村庄里世代传承着。 蓝乙球家在前几年建起了新房,固执的父亲却保留了那条黄泥垒成的朝门。朝门是汝城乡村传统建筑里常见的,相当于院门。朝门诸多讲究,第二天我们去往高滩,见到了更宏大的朝门,“朝门跟大门的方向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每年的运势不同,今年利南北,明年可能利东西,有了朝门。四个方向都囊括了。不过,朝门不能随便开的,跟姓氏、一家人生辰八字都有关系。开不好,会倒霉的。”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一脸严肃。 在村庄里行走,总能感受到畲族人生活的那股认真劲。菜园的围墙用鹅卵石垒得齐齐整整,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山上的楠竹在简单加工后,细小的枝条,往往被扎成菜园的篱笆,同样齐整得令人吃惊。“现在村里统一改良炉灶了,柴只能烧40公分左右的。”蓝乙球指着村里随处可见的齐整柴堆说。 76岁的蓝永明,是村里辈分最高的老人,我们去到他家时,老两口已经下了地,门却不锁的,手机也随意放在桌子上充电。“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乡村场景,仍保留着。蓝永明屋后是一片菜地和竹林,打开老屋的后门,颇有些“柳暗花明”的欣喜,菜地被收拾得井井有条,桃花正盛开,油菜花点缀其间,一座小屋前堆放着柴堆。如果看得更仔细些,你就能发现老人从田间移植的各种野草,艾草、铁皮石斛、紫云英…… 河边的榨油坊,是蓝乙球小时候放学后常去玩的地方。只是榨油坊早已经坍塌,榨膛的巨木在一片废墟中腐朽,“那时候河里有个水车,用水力榨油”。如今,山上的茶树被荒废,那个吱吱呀呀的榨油坊却留在村民的记忆里。 榨油坊旁边的一片紫云英让我们兴奋起来,“往前十几年,家家户户都种这个草,用来肥田,牛吃了会胀气的。”紫云英也是摄影师卢七星的童年记忆。紫云英的背景是鹅卵石垒成的围墙和两座老屋,俨然一幅美丽的乡村风景画。村里的孩子在花海里,不觉就奔跑起来,没注意田埂,摔了一跤,又很快站了起来。 横瑞畲族久远的民族记忆,随着民族的交融而变得模糊不清,不过,畲族人在漂泊中形成的勤劳与热情,已经融入他们的血液,这种属于畲族的个性,你进入村庄,才能感受得到。 △山中的蕨菜。 艾糍,把春天揉进食物里 横瑞村的大部分土地都已经被承包,被用来种植柑橘,村民却似乎并没有因此变得更悠闲一些。我们上午九点左右进入村庄时,村民多下了地或者上了山。农人闲不下来的,在河边开荒,或者上山打柴,又或者只是修理自家篱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遵循着古老的太阳时间。蓝乙球想要做一顿当地特色的艾糍招待我们,却找不到有空做艾糍的妇人,只好先带着我们上山去采艾草,等待农妇们归来。 △河边的艾草长得最为茂盛,早春的艾草做艾糍更为合适,“不苦”。 阴湿的河边,是艾草最喜欢的环境,生长得茂盛。早春的艾草嫩,最适合做艾糍,不苦。我们河边遇到了正在地里挖山药的蓝永明夫妇,看着我们到来,蓝永明笑着迎上来。他把锄头倒放,锄头的一头在地里固定了,就是一张狭窄的凳子,道一声“坐”,这是特属于农人的热情,让人不能拒绝。“我们这里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要做艾糍,清明是辟邪,立夏吃艾糍,不会掉膘。”妻子何林英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活,接过我们的篓子,双手麻利地采摘起艾草来,还一边提醒我们要摘嫩叶,“用手指一掐就断的,才嫩,做艾糍才好吃”。我们丢到篓子里的艾草,她还不忘把中间的草挑了出来。 △在汝城,清明、立夏家家户户都会做艾糍。 “还不回去吗?”等我们摘好艾草,已经临近中午,我们问两位老人。 “还早,再等会,把这些山药挖完。”蓝永明看看天,老人的时间,是根据太阳的高度来判断的。 中午,蓝乙球的父母才从地里回来。他的母亲何桥秀就是个做艾糍的高手,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开始为我们准备艾糍。做艾糍并不简单,工序不少。清洗过之后,入热水汆烫,再用冷水仔细洗过,还要入锅炒上一遍。何桥秀说的客家话,我们听不懂,热情地向我们解释每个步骤,我们依旧一头雾水。炒过之后,加入白糖、糯米粉,用手把艾草跟糯米粉、糖混合均匀,加入面粉的量凭个人的经验,这也是艾糍是否好吃的一个关键。与家乡的艾叶粑粑不同,当地的艾糍,是要加入馅料的,花生米、芝麻、春笋、酸菜、鲜肉……根据自己的口味而定,像包饺子。艾糍多半圆形,活泼一些的妇人,也会在艾糍的形状上做文章,或者做成饺子状,或者做成三角形,增添孩子们的乐趣。 △油煎艾糍。 做好后的艾糍,或蒸或煎炸,口味自然也不一样。出锅后的艾糍,没有艾草的苦味,嚼劲十足,像糍粑,内里的酸菜、春笋,让艾糍的味道丰富起来,不那么腻。我忍不住吃了三四个。畲族人的热情,不仅仅是对远来的客人,一家做了艾糍或者糕点、零食,必然会端到村里散发。孩子们赶忙在家里拿出一支筷子,串起邻居送的艾糍,一脸天真的笑意。着急的孩子,等不及滚烫的艾糍冷却,一口咬上去,大口夸张地呼着气,惹来大人们一阵大笑。 春天,对于勤劳的农人来说,鲜花的意义是远远比不上那些可食的春笋、蕨菜、艾草的。他们寻找春天,并把整个春天都揉进食物里,在嘴中、胃里慢慢咀嚼回味春天的味道。 △仙人桥。 [热水镇] 仙人桥: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 从益将互通下厦蓉高速,很快就进入汝城的县道011。这条美丽的公路,从益将通往热水镇。到了集益,有一段与河流同行的美好时光,柳树在春风里摇曳,老屋,虽然没有花海陪衬,在柳树的掩映里,同样有春的气息。村里的老牛见惯了往来的车辆,不紧不慢走过马路,完全不管车辆如何鸣叫喇叭。这条旅游公路,更多的时间在山间盘旋,在桉树林或者竹林间穿行。 热水镇就在县道011的终点,小镇在一个小盆地里,四面都是高耸的山。清晨,云雾在山间升腾起来,与热水河温泉的热气遥相呼应。这个旅游小镇建筑统一,白墙黑瓦,有几分古意。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老陈带着我们循着河向北走,去看那座已经被人淡忘的仙人桥,路上不断遇到鲜嫩的水蕨。水蕨是热水河的特产,与冬天的腊肉一起炒是永世难忘的美味。一片氤氲中,水蕨颜值也不赖,翠绿鲜嫩,比山中的蕨菜多了一份生动。 仙人桥离小镇不过一公里的路程,相比于热闹的集镇,这里显得古朴、幽静。常常泛滥的河流穿过石拱,春天里却没有那么乖张,有点可人。古桥的麻石斑驳,藤蔓、野草抢占了桥面,似乎在欺负古桥的落寞。当年,古桥是曾经热闹过的,它是汝城通往江西的重要通道。传说修桥时,有一百个工人,每到吃饭时却只有99个人,后来人们才惊觉是仙人相助,所以,取名仙人桥。古道已经落寞,陪伴它的,只有山腰上的蜗牛塔。落日时分,当夕阳嵌在塔顶,余晖洒在桥面上时,这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 过了桥,是一条鹅卵石路,古道在不远处拐了一个弯,视线也就在此打止,望不到更远的地方。偶尔有一辆摩托车颠簸着过来,就像一个不速之客,让人焦虑起来。我们循着鹅卵石路向前,转过那道弯,视线又变得开阔起来。原来峰回路转处,是一片竹林。小路循着竹林延伸开去,沿途的苍天大树,被藤蔓在身上勒出深刻印记,依旧冒着新芽。这样的老树,总让人忍不住驻足,它的美,有时间的力量。沉静下来想点什么,是对它最大的尊重。路在竹林中变得幽深,不经意冒出一簇亮丽野花,或是看到树下隐蔽的松树蘑菇,心情也一下子点亮了。 小路在一个村庄画下句点,它们完成了通往外省的使命,成了乡村出行的捷径。竹林掩映里的村庄开始升起炊烟,我们像经历了一次仙界旅行,回到了人间。 △飞山寨瀑布。 △飞山寨景区里,遇到一个老人,在山坡上挖出台阶,为了方便孵蛋的母鸡上下。 汜水山:一脚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搁浅了 湖南汝城县热水镇与江西崇义县乐洞、文英两乡交界,因此,热水镇的人,常去赶江西的“闹子”,江西人也常到热水来泡温泉。汝城南部的三江口镇则与广东接壤。“毗连三省,水注三江”,一脚踏三省的汝城自然会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汝城热水镇南的汜水山,海拔1559米,是湘江、珠江、赣江的分水岭,山顶的界碑,是年轻人必游景点。 带我们上山的是热水镇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二十多年,是汝城有资历的文化站站长。何志杰穿着一身深色制服,一双耐磨的解放鞋,同事打趣这个文化站站长最喜欢爬山,看上去也更像一个林业工作者。按照这位户外经验丰富的文化站长的规划,我们从飞水寨山景区进入,沿着河谷一路爬上去,沿途能够看到湘粤古道、飞山寨瀑布,如果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娃娃鱼,也能看看他的造纸坊。“不下雨的话,我们今天可以登上顶去。”何志杰看看天说。 飞山寨距离热水10公里左右,沿着县道010前行,再走过一段乡道,何志杰是骑摩托车带着我上山的。进入景区,游人不多,他的手工造纸坊就在山下。他的手工造纸作坊是在汝城的造纸业式微后建立起来的,颇有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壮。“往前二十多年,几乎每个村都有一个造纸厂,主要销往广东。”不过,在机械生产的冲击下,热水镇曾经兴盛的造纸业已经销声匿迹。2008年,何志杰却投入了几十万,建立了这个造纸作坊,生产高端的书画用纸,“全部是手工的。”他打开门介绍,语气里有些懊恼。“成本太高,很难打开市场,生产一天,就要1000多块的成本。”造纸坊已经停产好几年,何志杰还积压了不少纸,无从销售,“很多媒体报道过,无济于事。”何志杰摆手。 我们循着游步道上山,一边是河谷,河水因为前一天的大雨,变得有些浑浊,却更加气势恢宏;靠山的一面是生长茂盛的新月蕨。何志杰也渐渐放松,看到顽强钻出地面的竹笋,便会俯下身去,“黄色土里的笋才好吃,黑色土质的笋就差得多。”何志杰是懂山的。 我们一口气走到红军桥才坐下来休息,何志杰点上一支烟。多年前,往广东运送土纸的热水人,就曾经在此停留,也这样悠然地点一支烟。红军桥原先叫风雨桥,是湘粤古道上的一个休憩点,是从热水到达广东仁化县长江镇的必经之路。长江镇用毛竹生产的土纸“王扣纸”,远销广州、东南亚,一山之隔的热水镇,以同样的工艺生产土纸,运往长江镇。往来其间的贸易商人捐资修筑了这座风雨桥,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这里,新中国成立以后,便改名红军桥。桥的两旁还有青石板的古道清晰可见,只是杂草丛生,资深的驴友,才会从这里登山。走不远,便听见轰隆的水声,前方便是飞山寨瀑布了,这股壮观的瀑布就源自汜水山,山上的众多溪流汇集,形成了这长达135米,宽26米的瀑布。 此时,却下起雨来,“即使上山去,也什么都看不清了。”何志杰说,我们只好原路返回,踏三省的豪迈之情总归是无法抒发了。下山以后,与何志杰相熟的村民,看到我们拿着相机,便兴奋地邀请我们去家中看他养的娃娃鱼。一条两指大小的娃娃鱼,村民已经养了快一年,蜷缩在村民精心准备的鱼池里,不愿意动,“长不大的,我见过的,最大的也就二两,夏天的时候多,它们喜欢高山水冷的溪流。”见到娃娃鱼,多少弥补了我们未能登顶的遗憾。 旅行攻略 线路 从长沙出发,走平汝高速,再转厦蓉高速,从益将互通下,就是县道011,可以直达热水镇。热水往三江口的公路正在修建过程中。 沿途风景 热水镇的温泉当然不能错过,飞水寨景区有瀑布景观,还可以登上汜水山,体验一脚踏三省的豪迈。横瑞村没有开发,但是个安静美丽的小村庄。高滩村是个开发中的畲族村落,每周六村民在县城有表演。 美食 汝城最有名的是糍粑,在镇上到处有卖。这个季节的风味有水蕨,多生长于热水河畔,现在正是采摘的季节,还有松树蘑,清明时节的艾糍也值得一尝。 住宿 除了汝城县城,热水镇住宿条件不错,有高端的温泉宾馆,不少普通旅馆也直接接入温泉水,可以泡澡。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唐兵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