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望中华(22)龙马 在这里下凡

 澴川行者 2019-03-31
“龙马负图,神龟载书”,这是每一个中国读书人,不得不背诵,不得不了解的传说。
因为,这个传说,透露了中国最核心的传统文化《易经》的来源。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黄河出了《河图》,洛水出了《洛书》,圣人就依据它们画出《八卦》,于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由此产生了。
那么,黄河出《河图》,这《河图》是从黄河的那一段出来的呢?


孟津,是河南省洛阳市辖下的一个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之中游与下游的交界处。
由于邙山由西向东,贯穿其全境,孟津的地形,有如一条鱼脊——南北低,中部高,西高东低。
黄河,就自西部的新安县进境,在邙山北部之脚下,经小浪底、白鹤、会盟3个镇,蜿蜒59公里,向东,流入到巩义市。

在会盟镇的雷河村,有一座“龙马负图寺”,始建于晋怀帝四年,是人们为感念“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一座祭祀场所。
《易经·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相传:约五至六千年前,伏羲氏带领他的部族,在孟津东部的一条无名小河,与黄河交汇处的一片水草丰茂之地,定居下来,过着渔猎、农耕生活。他们勤劳工作,繁衍生息,感动了上天赐降祥瑞。一天,一头遍体鳞甲,腋生双翼,背负图点的怪兽——龙马,自滔滔黄河踏水而来,在雷河村进入无名溪流,向西南逆水而上。正在小河中捕捞鱼虾的伏羲氏,看见怪兽,甚觉奇异,遂沿河追踪,观察其行迹。伏羲氏远望兽背,似有图画。行约数里,终于看清,原来,图画是兽背上的鬃毛,旋成的一个个漩涡。这些鬃毛漩涡散点成线,自成形象,十分奇妙。于是,伏羲氏涉水缚兽,日夜观察,穷心探究,整整坐了八天八夜,终于悟出了图象所隐含的意蕴,画出了以“乾、巽、坎、艮、坤、震、离、兑”为内容的卦图,用以代替了结绳记事,开创了中国文字起源的“符号”时代。后人将卦图命名为“河图”或“伏羲八卦”。

其实,所谓的“龙马负图”之“龙马”,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是伏羲氏部族,将扬子鳄与马的特征相组合,虚拟而创造出的一个图腾,用以凝集他们这个部族的精气神。
那么,所谓的“龙马负图”,当然就不可能是一只真正的、活生生的“龙马”,背负着一幅图画,出现在黄河的水面上。
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可以推测,由于伏羲氏部族侵略中原,其前锋直抵黄河,与女娲氏部族所在的庙底沟文化遗址以及仰韶文化遗址近在咫尺,这当然会引起当时的女娲氏部族之恐慌与不安。
虽然这两个部族同根同源,但是,毕竟又分隔了几千年,双方各自与其他的部族通婚、融合,都是早已今非昔比。
而且,现实之中,双方的思想性格、行为做派,也确实是已经明显地有了很大的差别。
女娲氏部族当然会担心,伏羲氏部族征服中原之后,会不会继续西进,来向女娲氏部族,索要他们几千年前,在关中的老地盘呢?
当然,索要自己的老地盘,应该只是一个借口。
一旦站稳脚跟,伏羲氏部族,会不会又要抢占女娲氏部族全部的地盘,而将女娲氏部族,置于和被他们征服的共工氏部族,同样的境地呢?
所以,女娲氏部族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必然地要前去劝说伏羲氏部族,希望他们适可而止,将他们当今的实力,化作德行,给他们后来的子孙,留一份福荫。
那么,女娲氏部族,又怎么去劝说伏羲氏部族呢?
他们又怎么样,才能够劝说得了伏羲氏部族呢?
“孟”:本义是给初生婴儿洗澡,引申为同辈中年纪最大的;“津”:本义为撑船渡河,引申为渡口。
“孟津”这个地名,其原意,即为“第一个渡口”。
这是从哪里到哪里的第一个渡口呢?
以仰韶文化遗址或庙底沟文化遗址相对河北的位置,当然就是女娲氏部族的使者,前往河北,去拜会伏羲氏部族首领路途中的第一个渡口。
那么,在这个双方交界的地方,女娲氏部族,就是比较容易做手脚的。
他们事先在渡口旁边,埋下石头制作的“龙马”。
“龙马”的背上,当然会刻有图画,也就是《河图》。
然后,他们等待洪水的到来。
洪水将背上有《河图》的“龙马”冲刷出来,被伏羲氏部族的人们所发现。
正好,女娲氏部族的使者,这时候来过河,去拜会伏羲氏部族的首领,“巧遇”这事。
于是,女娲氏部族的使者,就向伏羲氏部族的人们,解释这《河图》的含意。
因为,图画是由伏羲氏部族的图腾“龙马”背负而来,伏羲氏部族之上下,当然就会将其所表达的含意,看作是自己部族的祖先、神灵们,对他们这些子民与子孙的训示。
那么,《河图》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呢?


《河图》,是以点数为单位,利用从一到九的九个自然数、排列而成的一幅象数图。
其中,除三个五数中,有两个点数五,是深色,表示其为阴,一个点数五,为浅色,表示其为阳外,其它的各个点数,都是偶数为深色,表示其为阴性,奇数为浅色,表示其为阳性。
三个点数五,在《河图》的中央,又以两个深色、也就是阴性的点数五,上下夹着一个浅色、也就是阳性的点数五。
而其它各个点数,就是一下二上,三左四右为内圈;六下七上,八左九右为外圈,排列在三个点数五的周围。
这样可以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
我们首先要看这幅图的载体,是“龙马”。
“龙马”是伏羲氏部族的图腾。
虽然伏羲氏部族塑造这个图腾,自有其主旨,但是,由于“龙马”是一种具体的形象,我们就可以根据其具体形象,做出多方面的抽象的理解,也就是做出不同于伏羲氏部族之创作主旨的理解。
“龙马”的形象,是由扬子鳄和马组合而成的。
扬子鳄是水中霸主,而马是载人与载物的工具,它们都有主宰其它事物的命运,促使其它事物根据它们的行为,而发生变化的能力。
那么,《河图》以它们为载体,不就是表示,《河图》和它们一样,也有主宰其它事物的命运,促使其它事物按照《河图》之形式的安排,而发生变化的能力吗?
也就是说,《河图》的内容,就是表现上天的意志,就是表示上天赋予每个事物的,所必须遵守的变化形式。
她的中心涵意,就是表达变化。
那么,这个变化形式,是怎样的呢?
《河图》中的其它各个点数,都只有一个,而点数五,却有三个。并且,其中两个为阴,一个为阳。
这就是说,一个事物,从始至终,有九个阶段的变化,而因为其第五阶段,承前启后,又使事物发生从生到死的转折,最为特殊,所以,就以点数五,既表示一个事物之第五阶段的变化,又代表一个事物之从生到死的全部变化。
而三个点数五,两个为阴,一个为阳,两个阴五上下夹着一个阳五,就是说,现在正在变化着的、为阳性的、我们看得见的事物,是从前一个、我们现在看不见的、为阴性的事物变化而来,又会变化为我们现在看不见,将来却看得见的、现在为阴性的另一种事物。
那么,在这种承前启后的变化状态之中,现在正在变化着的阳性事物,她的起始,就是发源于前一个、我们现在看不见的、为阴性事物的第五阶段;她的终结,就是消失于后一个、我们现在看不见的、为阴性事物的第五阶段。
反过来说,现在的这个为阳性的事物,她的第五阶段,就既是她前面一个事物的终结阶段,也是她后面一个事物的起始阶段。
这就好比一个人,他有生、有死、也有人生的辉煌,而他的出生阶段,就是另一个人、他的父母的人生之辉煌阶段,他的死亡阶段,也是另一个人,他的儿女的人生之辉煌阶段;反过来,在他的人生之辉煌阶段,他的儿女出世,而他的父母,则死亡。
《河图》中的其它各数,以内外两圈,将三个点数五包围在中央。
这就是说,第五阶段,最为特殊,最为抢眼,相对它前后的各个阶段,它为阳;而其它阶段,则为阴。
而在它的前后各个阶段中,它前面的第一到第四阶段,处于被遮掩状态,表现得比较隐晦,就为阴;它后面的第六到第九阶段,处于无可阻挡的状态,表现得比较张扬,就为阳。
一为阳,二为阴。这是因为一是事物的起始阶段,为质变;二是事物的稳固和发展阶段,为量变。
三为阳,四为阴。这是因为,第三阶段是以第二阶段为基础的爆发,是质变;第四阶段是对第三阶段的巩固与提高,是量变。
六为阴,七为阳。这是因为,第六阶段是第五阶段大转折之后的调整稳固,是量变;第七阶段是调整之后的进一步革新,是质变。
八为阴,就为阳。这是因为,第八阶段是革新之后的调整,是量变;而第九阶段是调整之后的最终革命,是质变。
一六同位相对,二七同位相对,三八同位相对,四九同位相对。
这是表示,历史是一条螺旋线,历史上的昨天、今天、与明天,在层次上不同、本质上有别,但是,它们的变化形式,都是一样的。
女娲氏部族向伏羲氏部族表达这样的一种哲学观念,其用意是什么呢?
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伏羲氏部族,不要嘚瑟,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很强大,所以,就可以为所欲为,须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自己的所作所为,要对得起子孙后代,不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来承担你们前辈所造下的罪孽。
那么,女娲氏部族的目的,达到了没有呢?
显然,他们的目的是没有达到的。
不然的话,他们就不会奋然出兵,“以济冀州”,去帮助共工氏打垮黑龙氏了。
《三皇本纪》记载,“当其(女娲氏)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冀州。”
《三皇本纪》是唐朝司马贞,根据他当时所能收集到的古籍资料整理而来的。其中,所参考的资料,就包括《淮南子》。
而相对《三皇本纪》中女娲氏的“以济冀州”,《淮南子》的原文却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从学术方面来讲,《河图》的哲学思想,是沿袭《五行图》而来的。
《五行图》是表达原始事物的变化倾向与可能,而《河图》则表达高级事物的变化规律与形式;《五行图》因为原始的事物结构比较简单,所以就既有形而上的表达,也有形而下的展现,而《河图》因为是表达高级事物的变化规律,在表达上容不下那些繁多而复杂的结构关系,就干脆没有形而下,只有形而上。其形而下的关系,是另外用《洛书》来表现的。
这就是《河图》《洛书》并不同时产生,她们却在以后的叙事中,形影不离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