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思录:努力逃离人与人之间的攀比

 海上嘉蘭 2019-04-01


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诗云: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都说杜甫的诗好,好在哪里呢,从这首诗来看,可能好在杜甫的心里有愤怒。这是一首吵架诗,而且是帮别人吵架的诗,显示出杜甫具有江湖义气,爱打抱不平。这种文学加上江湖好汉的趣味,应该是很多中国人喜欢的。

杜甫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在他的眼里,“初唐四杰”的诗文,是最牛逼的,日后为什么有那么多轻薄的小文人,竟然没完没了的嘲笑他们。杜甫的意思是说,有些人无论是身体还是名声,早已销声匿迹,泯灭于众人也,但是“初唐四杰”的锦绣诗篇,却好像长江黄河一样,在时间的长河里永远流传。

说实话,从诗本身看,没什么可值得辨析的,意思都在了。这首诗之所以大名鼎鼎,纯粹是因为后两句格言式的句子。“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文人们喜欢随口朗诵,赋予自己一种想象中的意义感,把自己想象成青史留名的大文人,同时把别人看得一钱不值。

但如果细分这几个句子,问题就来了,主要是杜甫的价值观有问题:

其一,文人相轻的臭毛病,跃然纸上。中国的读书人个个都有文人相轻的传统习惯,而且一直没有得到丝毫的反思和纠错,大家都这么干,好像只有互相看不起,才显示出文人的高迈不群。其实,这种习惯在逻辑是说不通的。它最大的问题是表现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知识攀比现象”。

稍微有点想象力的人应该知道,人追求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最大化地靠近真理,而不是为了在人与人之间攀比,更不是为了互相看不起。事实上,在人与人的知识攀比的过程中,一个人并不能够通过最大化的贬低他人而达到抬高自身价值的目的,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这是人性论意义上最典型的“嫉妒”现象。只要是在人和人之间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知识攀比”,那么当事人双方在语境的意义上,就存在挥之不去的“嫉妒性人格”。

我一直很好奇,中国人的这种“嫉妒性人格”到底来自哪里呢?想来想去,我认为可能来自《论语》的“三人行”思维。

“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看上去像真理一样嵌在每个中国人的观念里,可谓金科玉律。但其实有两个漏洞,

一是学习的对象可能不明确,人的学习,一定只是在人群中学习么,或者说,我们学习的对象只能是人么?有没有一个超越了人的学习对象?这些追问,孔子没有详细展开,轻易放过了。事实上,民间有俗话也说了,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矮子里拔将军,意思是在人与人的中间学习,其实是不会抵达高境界的,毕竟每个人都有限。

二是缺乏对学习对象的质疑。在三人中间,会不会出现人性的纠缠呢,会不会互相看不起呢,要是三个人打起来了,作为一名学习者,是不是也要加入到打架的格局中去呢?孔子也没有展开思考。

所以,孔子虽然是学习的鼻祖,但他的学习方法,其实是有问题的。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看看人家亚理斯多德,虽然他的观念秩序中也没有明确的惟一上帝的位置,但他知道真理一定是存在的,所以他明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探索真理,而不是为了吹捧老师。

这个道理多简单啦,可是孔子没有详细展开。人性的认知习惯就是如此,一名学习者如果没有以真理为学习对象,那么他就只能在人和人之间攀比。我想这才是“文人相轻”传统习惯的来源。

其二,“江河万古流”真的比一个人的价值更有价值吗?

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追问。一个人的行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个人都要思考。

显然,中国文人的写作意义,就是希望自己死去之后,还会有很多人阅读自己的作品。经济学家张五常是一个中文随笔的高手,他认为,一个人的作品如果在他死后70年还有人在阅读,说明这个人是大文人了,斯密的作品200多年之后还是经济学的经典,每个学经济学的人必须阅读斯密。马克思的东西也差不多被人阅读了100年。所以张五常说自己的文章如果在70年之后还被人拿来阅读和研究,基本上他就觉得很满足了。

按照张五常的逻辑,那么杜甫的“不废江河万古流”的文章影响力,就高级多了。

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方面,任何作品都是人的灵魂行为,如果一个人死了就死了,灵魂也随之消失,那么别人阅读你的文章和你自身的灵魂感受有什么关系呢?你已经完全消失了,为什么还要在乎你死后的影响力呢。你已经死了,假如灵魂也一起死去,你用什么材质来感受这种想象的影响力呢?

另一方面,一个人的作品和思想的意义,真的低于江河万古流淌的意义吗?一个人的灵魂的意义,真的比这个世界上的高山和河流的意义要小吗?

为什么中国的文人们不去思考这些抽象的问题呢?我也想了好久,发现问题的源头也在孔子这里。“未知生,焉知死。”活着还没有弄明白呢,思考死亡有什么意义呢。正是对死亡问题的忽略,导致我们失去了抽象的思考能力,失去了终极的想象力。

话语至此,我们就面临着重要的“目的论”命题。按照我建构起来的观念秩序,我可以陈述为两种不同的目的论:

一个是以世界(worldly)为目的。如果我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青史留名,那么一个看得到的事实是,每个人都会死去,而青山与河流长存,所以把行为的意义等值于万古流淌的河流的意义,已经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目的给定秩序了。它可以简单描述为:只要青山与河流尚存,我的行为就是有意义的。

但这样的意义想象并不终极,接下来的追问是,如果有一天青山与河流消失了,如果有一天这个世界和其上的各种欲望都消失了,那么我的行为的意义,我的生命的意义到底站立在哪里呢?

另一个是以上帝(LORD)为目的。感谢上帝,事实上这个世界还存在着另一种更加超验的意义想象:我们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荣耀上帝,而上帝的意念高过人类的意念,上帝的道路高过人类的道路。我们的行为是超越生死的行为,我们的作品比一座高山更高,比一条河流更长,我们的生命不会因为死亡降至而归于无有。

所以,一个人真正的行为,其实与我们对人的意义的界定有关,人是什么?人在一座高山面前是渺小的吗,人在一条河流面前是短暂的吗?人在宇宙面前是微不足道的吗?

一个相信上帝存在、自由意志和灵魂不死的人,完全不同意这样的观点。

作为一个人,你一点都不渺小。仔细想想吧,古今中外,你找遍所有的历史和所有的时间,你能发现另外一个和你完全一样的你吗?事实上,在全部的时间和全部的空间之中,你是绝对的你,惟一的你。都说物以稀为贵,所以你是无价之宝。时间只是你的一个属性,它小于你。地球只是你的一个驿站,它也小于你。因为,你是人。

一个人作为一个人的全部意义,是上帝赋予的,如果一个人不能接受不能理解这一点,那么他就必然回到当下,把目光转向这个具体的世界,转向每一个平行的人,转向纷纷扬扬的尘土。他只能在人与人之间攀比,希望自己比其他人更有意义,他只能在人与一座高山之间,或者在人与一条河流之间攀比。

文章的攀比,知识的攀比,意义的攀比,地位的攀比,身份的攀比,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让我们不胜其烦,然而却又乐此不疲。这大概就是诗人杜甫的人生格局,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人生格局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