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的契丹人

 颐源书屋 2019-04-03

上中学的时候,班里有一位蒋姓的同学。蒋哥是社会人,人狠话不多那种。

得知我对历史比较感兴趣后,他专门放下手头打打杀杀的工作,找到我很严肃地说,你知道吗?我们蒋家是契丹族,就是乔峰那个族,你可以研究研究。

此后蒋哥打打杀杀更自信了。

契丹是北方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公10世纪左右,契丹族出现了一个才华卓著的狠人,叫做耶律阿保机。他统一了各部,建立了一个集权的国家,国号辽。

诞生之初的辽国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的,但辽国产生的时间点就比较尴尬,因为这个时候中华大地上还并列着(时间上稍有差距)一大把也很强的国家:宋、夏、金、大理、吐蕃等等,还有后来横扫捭阖的大元。

地理位置上,辽国也很尴尬,北面要对抗金(这时候还叫女真),南边面对北宋。大辽最强盛的时候,曾经也把这两个哥们儿打得满地找牙。像《天龙八部》里,再牛逼的武林高手,一听大辽、契丹,马上色变(xia niao)。

他们还天天欺负女真族,不过和给钱求放过的宋朝不一样,少数民族女真信奉不要怂、就是干的原则。1114年,女真也出了个狠人,叫完颜阿骨打。他统一各部建立了金国。

而此时的辽已经被内斗掏空,只用了6年,金就灭亡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辽。大辽也只在历史长河中存在了218年(不包括西辽)。契丹,这个听着都觉得很牛逼的名字,很快在史书里消失了。现在的56个民族56支花,也没有了契丹的位置。

那契丹族人到底去哪里了?为什么远在云南施甸县会有一群蒋哥这样的人,自称是契丹的后裔呢?他们说的靠谱吗?

先说结论。他们说的非常靠谱。契丹族的后人的确来到了云南,并且在这里生息至今。如今的滇西南地区大理、保山、德宏、版纳都有契丹族后裔,其中又以保山的施甸县最为集中。

这个结论是上世纪末专家们组团大规模考证后,得出的严谨结论。论证过程比较复杂,此处挑选了三件最具说服力的事实。

第一件是在保山施甸、昌宁境内发现了古墓碑上的二十多个契丹文字。这二十几个契丹文字非常珍贵,因为契丹文早在金代后就已经湮灭,没有流传下来。也就是说,这些文字肯定不是传播过去的,而是带过去的。谁会把它带过去呢?那只有本族人会这么干。

第二件,是在云南的几个地方都发现了一些族谱,上面清楚地写明了自己祖上是辽东契丹族的事实。最有代表性的是施甸的《施甸长官司族谱》。

这个族谱为明初年成书,距离契丹灭国大概只有两百多年,也就是三、四代人的时间,这时间内要搞清楚祖上的情况,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而且又是长官司族谱,属于半官方性质,可靠程度很高。

族谱里还出现了这样一首诗(节选):

白马上河乘男到,青牛潢河驾女来。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机;金齿宣抚抚政史,石甸世袭长官司。

这几行诗,不但完全说明了自己契丹人的身份,还把改了姓氏、官职、镇守的地点等情况都说清楚了,并配了一副《青牛白马图》。

这个青牛白马的图腾形象,与《辽史》中的记载是完全一致的:

相传有神人乘白马相传有神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


以上两个发现基本已经能证明契丹族的确是有后裔在云南的事实了。但如果你还是不信,那只能祭出第三件了。

这就比较猛了。DNA测试。上世纪末,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开展了一个叫分子考古学项目。希望利用DNA技术彻底搞清契丹族后裔的去向。课题组在云南保山的多个地方,挑选了上百个DNA样本,他们都是自称为契丹后裔的蒋姓人员。然后又选取了另外几个少数民族的样本。

最后,课题组从一具辽代契丹女尸上选取了DNA样本,通过比对得出结论:云南本人(云南契丹后裔的自称)、还有内蒙的少数民族达斡尔族人(达斡尔也自称是契丹的后裔),都与契丹族有着最为接近的遗传和血缘关系,确认为契丹族的后裔。

至此这个问题已经没有了悬念。

剩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契丹族后裔会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扎下根呢?他们是怎么来的?

要说清这个问题,还得从金灭了辽之后说起。

辽灭国之后,除了一部分皇室西逃成立了西辽之外,其余大部分的契丹族都过着被金人奴役的悲惨生活(就像他们当年他们奴役女真那样)。其中最痛苦的莫过于更改了他们的姓氏。

辽不同于其他国家,辽人只有两个姓,不是跟着皇帝姓耶律,就是跟着太后姓萧。所以,剥夺了他们的姓氏对于契丹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他们被改的姓,当然也都是侮辱性的)

然而此时的契丹人虽然愤怒,却没有办法。因为别说已经灭国的契丹,俺们大宋也顶不住了。1125年,金人攻陷开封,钦徽二宗被俘虏,北宋灭亡。

每当我读到这段历史的时候,眼前总是有两个电影桥段。

一个是桥段是,金人12年内连灭辽宋,膨胀地仰天大呼:还、有、谁?

第二个桥段是,后面有只大手拍了拍他说:同学,你先坐下,你们被灭的、没被灭的都坐下,我不是针对谁,我是想说你们在座的都是垃圾。

这只大手就是蒙古。

蒙古风卷残云地灭了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把金也打得迁都南逃。

此前被打压契丹族人仿佛看到了复仇的希望,很多契丹人脱离了金的控制,加入蒙古军与金人作战。

1234年,那个问还有谁的金也灭国了。

此后,契丹族人跟随蒙古军(此时已称元)进攻大理,大理被灭后,一部分契丹军队留守云南。根据《元史》,1284年,朝廷任命了契丹将领忙古带为宣慰使司都元帅,带领大军驻守在滇西大理、金齿(保山)地区。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契丹后裔会在滇西地区聚居。

后来怎么样了,史书上就没写了。不过《施甸长官司族谱》很好地把故事继续了下来。

忙古带将军当时把小儿子火尼赤随军带到了云南,火尼赤的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了永昌、腾越、鹤庆的地方长官。其中,蒋家就是大儿子永昌宣抚使的这一支。

这里必须要说的是,前文说契丹只有耶律和萧两个姓氏,怎么后来忙古带及其子孙都不姓耶律和萧,后人又怎么姓了蒋呢?

契丹文化研究专家杨毓骧的解释是这样的,忙古带、火尼赤这些名字应该都是契丹语,没有沿用耶律和萧的原因可能是政治上的(比如政府不准你姓)或是战争原因,因为到了火尼赤的儿子这代又全都恢复了耶律。

几十年后他们改姓了。为什么改?前面那张蒋家族谱中已经说了:姓奉堂前名作姓,耶律始祖阿保机。情况应该是当时姓耶律政策已经不允许,就“名作姓”姓了阿。

《明史》:洪武十五年,置施甸长官司,以土酋阿干为副长官。

可以看出,正史中的记载和族谱也能够对应。

后来阿又改了莽,莽又改了蒋(也有改成其他的),原因应该都差不多,政府心存忌惮,对他们进行了安抚、汉化或改造。这些手段哪朝都一样。你懂的。

历史总是无情抛弃那些失败者,完全不在乎他们曾经有多牛逼。匈奴、鲜卑、契丹、党项多少叱咤纵横的少数民族,都没能挺过来。

从这个角度看契丹还算幸运,命运安排他们中的一部分远离了中原,此后也没有遭受过重大灾祸。快一千年之后还能找到这么清晰的历史来路认祖归宗,已经是个奇迹了。

现在施甸县蒋姓人家里基本都供奉着“耶律阿莽蒋”的祖宗牌位,祖先们经历的飘零和苦难,总算没有被辜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