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创板系列:海尔生物

 行棋无悔wmb 2019-04-03

“弃港赴A股”的影子股海尔生物成立于2005年10月前身是青岛海尔和特种电冰柜公司出资设立的海尔医用科技公司目前是一家始于低温存储、基于物联网平台转型的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要从事生物样本库、血液安全、疫苗安全、药品及试剂安全等场景提供低温存储综合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瞄准科创板之前,海尔生物曾2018年10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农银国际但转向“示爱”科创板后,它于今年3月22日海尔生物医疗股东大会通过了终止发行H股股票的议案

与此同时,还值得关注的一点依旧是部分科创板股票所具备的“影子性质”。

image.png

格隆汇app查询显示,从股权结构看,公司背后总计有7名股东,分别为海尔生物医疗控股、奇君投资、 海创睿、海盈康、海创盈康、国药投资(SS)、龙汇和诚 其中海尔生物医疗控股持有公司42.30%股权,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奇君投资持股27%,海尔员工的合伙企业海创睿、海盈康、海创盈康分别持股13.5%、5.16%、4.84%,国药投资持股3.78%,龙汇和诚持股3.42%。除此之外,青岛海尔、红星美凯龙上海临港上海建工中联重科、绿地集团等企业间接持股

业绩较稳的“小微企业”

格隆汇app查询显示公司2016年、2017年、2018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82亿元、6.21亿元、8.4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23亿元、0.60亿元、1.14亿

image.png

具体而言,海尔生物主营业务为生物医疗低温存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按产品类型分类,公司产品包括超低温保存箱、低温保存箱、恒温冷藏箱和生物安全柜等由于在国内医用低温保存箱市场处于较为领先位置其业绩也较为亮眼2018年海尔生物医疗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26亿元,而这一数字在2017年、2016年分别是6.12亿元、4.76亿元。在其2018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中,生物样本库、药品及试剂安全、疫苗安全、血液安全、生命科学实验室方面的业务收入占比分别约为48%、26.98%、13.27%、4.18%、7%。

同时,该公司也积极开启走出去的国际战略,出口外销业务是公司销售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期内,公司境外收入分别为 1亿元、1.33亿元和 2.24亿元,分别占当年营业收入的 20.79%和 21.48%和 26.64%。而这都是得益于它相关优质企业进行战略并购和财务投资毕竟生物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风险、长周期的行业特征,需要相关公司为应对白热化的竞争而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格隆汇app查询显示,2011年起,为稳固其在医用低温存储设备领域的地位,海尔生物在国内外发起多起并购2011年收购主要从事电子和光学设备修理和销售的英国Biomedical UK公司2015年收购Labtech 的存储样本产品、生物安全柜及相关产品销售服务业务2016年收购海特生物85%股权2017年收购从事低温冷冻机和制冷设备生产销售的Biomedical India2017年收购海盛杰70%股权。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3566.85 万元、8287.78 万元和 9035.39 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 分别为 7.40%、13.34%和 10.74%显然对研发的投入有了较好的回报,即海尔生物方面荣获中国医用低温制冷行业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奖

基于此,根据上交所1月30日发布的《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海尔生物方面的此次上市申请适用于科创板《上市规则》第2.1.2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预计市值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人民币1 亿元。

生物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

不得不说的是,以海尔生物为首的公司可以使得其自身发展逐步走上正轨,也是借着生物科技这一东风的时代趋势。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激发了对健康生活品质的追求,全球生物技术行业迎来发展机遇2010-2016年,全球生物技术领域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7%,从2637亿美元预计增加至2935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全球生物技术产业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2016-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接近20%全球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市场的规模由2013年的711亿美元增至2017年的81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预计该市场规模将分别于2022年及2027年达到1514亿美元和2744亿美元,2017年-2022年及2022年-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1.4%和12.6%

与此同时,我国也通过相关政策的发布声援这一行业,2016年3月生物技术和精准医疗正式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数据显示,2010-2016年,我国生物技术产业规模从315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8394亿元,增长了1.7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7%,预计到2020年国内生物技术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此外,中国生物科技综合解决方案市场的规模由2013年的500亿元人民币增至2017年的1035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9.9%,预计该市场规模将分别于2022年及2027年达到2726亿元人民币和5968亿元人民币,2017年-2022年及2022年-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1.4%和17.0%。

从上述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生物科技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集聚布局初步形成,生物科技产业由此开始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其前景还是可以乐观观望的。

结语:

就目前而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环境污染形势严峻等问题严重性的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生物科技行业的需求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生物科技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然而,由于生物产业链涉及技术面广且复杂,专业性强,行业壁垒高再加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有一部分企业的技术成果转化率较低,进而使得上游和下游产业链无法有效地衔接融合,直接导致它们无法在业界稳定立足,这一方面就要求以海尔医疗为首的生物技术企业必须将技术置于关键位置,加强技术研发以及有策略的整合收购资源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优化产品结构去为其市场竞争力赋能

同时,正是因为生物科技行业具有较高的行业壁垒,相关生物企业加大科研投入的同时短时期无法实现营收收入且资金链较为紧张,再加上目前为止中小板和创业板资本市场对其的支持有限,由此相关企业便不得不直面融资困局随着由科创板开始的强势入局,以海尔生物为首的企业有望在融资渠道有效进一步拓宽的前提下,加快其自身发展,从而助力生物科技产业化进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