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板块启动顺序是否有规律? 先是篮筹股启动,金融有色等蓝筹股的上涨,下游消费轮动,到牛市中期金融地产成长全线大涨,下游消费三线垃圾股鸡犬升天,5.30股指最高见4275点,管理层提高印花税,引发大盘暴跌。 再次切换,煤钢色、金融地产等权重蓝筹股拨高股指,二线蓝筹股出现分化走势,三线垃圾股超跌反弹后弱势整理,股市开始赶顶的过程,行情结束。 券商、泛金融---科技成长---金融地产---制造装备军工---低价题材---银行消费,股市到顶。 略有差异,但总体还是有相似之处 第一波:大金融、券商板块; 券商在熊市极度超跌,远低于银行和保险,价值需要重估。 第二波:二线蓝筹; 第三波:全面补涨; 第四波:市场大幅震荡; 第五波:牛市落幕; 投资的世界里,是人性的放大,无论你是刚入市的新手,还是久经沙场的老股民,在面对起伏不定的股价时,都要直面自己的内心。 不相信牛市已来 第一种人,不相信牛市已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牛市的来临,需要市场制度、利率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从去年国债收益率的下行,到科创板的横空出世,再到今年的货币政策调整,都预示着牛市已来,沪指在今年1月4日下探到2440点后,结束熊市开启牛市行情。但由于受到熊市思维的影响,一些人瞧不起、看不上、不相信这是牛市,把行情当做反弹来做,只想在反弹里快速回本后卖出走人。岂料当他卖出之后,股价依然大幅上涨,各大财经新闻频频爆出市场转暖的信息,所有的这些,都深深的刺激着卖出后空仓的人,有句话说,空仓的焦虑比套牢的煎熬更难受,大概就是在描述他们的内心。 追涨杀跌 第二种人,追涨杀跌。 牛市行情走势,一般是上涨——震荡——再上涨——再震荡——上涨至泡沫破裂,市场预期从分歧走向一致,再次分歧,再次走向一致,直到疯狂,上涨的时候,中小盘成长股、概念股和蓝筹白马股、绩优股有时是交相辉映,有时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板块轮动不明显,熊市有喝酒吃药之说,牛市却没有谁先涨谁后涨之论,想要做板块轮动,热点切换,跟上资金的步伐,吃到每一个热点的利润,结果极有可能是,左右打脸。破除这种操作方式的弊端,就得苦练屁股功,谁坐得住,坐的稳,谁才能收获牛市里的利润。 分享一个牛市高净值账户数据统计: 60次盈利的交易,其中 1.贡献净值1以上的盈利1次 2.贡献净值0.5-0.99的盈利4次 3.贡献净值0.2-0.49的盈利16次 4.贡献净值0.1-0.19的盈利8次 5.贡献净值0.01-0.09的盈利31次 注:贡献净值,与个股的盈利的比例是不同的概念,如起始本金100万,贡献净值是始终基于这一个基数而计算的,当净值2.0时,持股涨10%,但是却可以给净值贡献0.2,反之,当净值0.5时,持股涨10%,只能给净值贡献0.05,同样的上涨10%,悬殊达4倍,显然长期地以唯一基数100万,计算每一次交易的净值贡献是最为准确的。所以,今天的数据也是以此为标准计算的。 真正带来高收益的,往往是有价值的几次机会,大都机会都是平庸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