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晋级之路第十五期 我认为最好的一种意识-连接(一) 各位球友大家好!我是王迪,欢迎来到羽毛球晋级之路系列第十五期。上一期中,我们聊到了抓球,了解了发球抢攻是一种抓球的意识。我们知道了抓球就是在对方击球之前进行预判,通过对方所处的情况,预判到对方大概率可能回球的线路和质量,从而获得先发优势。最后分享了几个基本的抓球的应用案例。 在今天的分享开始之前,我们还是先回到上周的问题中:下图中领导处于反拍被动的状态,这个球林丹大概率会回什么球?会回到哪个区域? 配图:林丹回球中 我看下各位球友的回复,这一期真的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道理。有说斜线网前的,有说直线网前的,有说直线高球的,还有说反拍直接抽脸上的... 那么我还是将我的思路分享给各位:我认为大概率林丹这个球会回直线网前球,为什么呢?在判断对方的回球时,应该首先注意对方的站位,林丹的站位实际上基本已经把斜线的球路封死了,那就剩下两种可能,一是后场高球,二是网前过渡(而按照林丹的打法特点,不太用会反拍抽球来处理这种球)。其次看林丹的动作,因为林丹已经做出了引拍的动作,并且是一种比较小的发力方式来处理这个球(手臂已经打直,且球拍准备贴球),所以也已经没有了发力打后场的空间,所以大概率是一个直线网前过渡球。 说到这里可能有球友会问,那对面的选手直接站在网前抓球不就可以了吗?实际情况是职业选手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他也知道他的动作或许已经暴露了下一拍的球路,于是他会在出手的一瞬间加速,把球打得又快又平地过网,而不是抛物线过网,同时还会将球过渡至发球线附近,于是就算你知道了他会打直线网前,你也扑不掉这个球,因为又快又平的过网已经打破了扑球的时间和空间,于是被动球危机被化解,下一拍又进入双方的控制与反控制中。 这就应了那句俗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也就像赌场里的那句谚语:只要你还在桌子上,就还有翻本的可能。更像是巴菲特的那句名言:投资最重要的,除了保住本金还是保住本金。不晓得各位有没有碰触到那个味道,居然各个领域在说的是一个道理,首要考虑的都是如何活着。同理,在羽毛球比赛中,只要你还在球场上,只要这个球还没有死,你就有获胜的机会。所以,我今天想和你们聊一聊我眼里最重要的意识:连接。 在先不考虑现实可行性的情况下,让我们打开脑洞来想象一下:有没有一种战术、一种技术或者是一种情况可以使我们不会输球,每一个球都可以赢?****当然是在不考虑现实可行性的情况下,当然是有。在羽毛球晋级之路系列第一篇文章中,我指出了两个任何对手都不可能战胜你的原则: 1、不要让球落在自己的场地界内; 2、让球落在对方的场地界内; 我们从第二个原则入手再延伸,让球落在对方的场地界内,是不是就可以等同于如果你能够接到你场地内的每一个球(并把每一个球回到对方的场地内),就可以战胜任何对手?答~案是毫无疑问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数据分析,分析一场比赛中什么球自己得分最多?什么球自己失分最多?在做这个分析以前,我曾以为一场比赛里面,杀球进攻得分是最多的,但最终的结果却着实打脸。最终的结果是一场比赛中,通过对方的失误得分是最多的(压迫性以及非压迫性失误),通过自己的失误(压迫性以及非压迫性失误)送给对方的得分也是最多的。这一结果彻底颠覆了我对比赛的看法。原来那么多年自认为毫无疑问的东西居然是错的。 既然能够接到每一个球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而想办法增加对手的失误和减少自己的失误又是一种很好的获胜策略。由此,我找到了至今为止我认为最重要的意识,那就是连接。所谓连接,就是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能够接到下一拍球。而不是去想如何打死对方,从这个意识出发,我的意识和打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可以说想通这个问题之后,在青少年时期遇到的瓶颈被我打开了,迎来的是技战术水平的快速提升。 举个例子,在之前,我的打法倾向于全场加速压制对手,全场进攻。这种打法短期虽然很奏效,但在后期随着其他对手能力的增强,取得胜利变得越来越艰难。这种想要打死对方的打法总是想要控制对手,完全掌控场上的局面,而事实是对手永远在试探摆脱你的掌控,永远都在想办法突破你的限制,反向控制你的控制。最终结果就是陷入恶性循环,越想尽全力攻死对方,越是攻不死,对方再多防住几个球,心态就会崩溃,从而更想通过速度更快、落点更刁钻的回球来得分,结果当然是失误增多,被对方防得怀疑人生。 当意识到了连接的重要性之后,我全盘地改造了自己的打法,开始有意识地放慢一些场上的速度,让每一个回球都不会让下一拍球陷入被动,让每一个下一拍都能够连接起来。整体的关注点从不可控的对手转移到了可控的自我身上,同时,为了增加对方的失误,在放缓速度的基础上,再通过假动作、停顿等节奏的变化来为对方制造难度。我的目标不再是打死对方,而是想尽办法让对方失误(接不到球也是失误的一种表现),我开始明确我的目标是得分,是赢得比赛,而不是打得有多漂亮,我开始追求每一拍的连接,在连接的同时还要让对方难受(这就是恶心对手,舒服自己这一原则的形成过程,让对方难受显然会增加对方的失误),而不是在机会不好时还要抢攻,在被动的情况下还要固执地全力加速反击。 (未完待续) 说明一下:因篇幅原因,决定将“连接”篇的内容分为几期来完成,更便于大家阅读体验。好了,下周我们将继续我眼中最重要的意识:连接。下周见! 因为新开的公众号没有留言功能,所以大家有什么问题就在公号内直接发信息给我吧。 |
|
来自: junjuncdmzj > 《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