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我们除了哀思逝去的亲人,还要学会读懂人生!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4-04

又一个清明节

清明,祭祖寄托哀思的节日。但是从上初中起,

去祭祖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只因放一天假,来不及回家。

在上学借口的支撑下,做了不肖子孙。

今天,远在异乡的我们,清明节成了游玩的节日。

小时候,跟着爷爷去上坟。而今,

我们长大了,爷爷却睡在了坟墓中。

……清明,我们除了哀思逝去的亲人,还要学会读懂人生!

那些逝去老人们的话语,清明这天异常响亮的会在耳边响起。可是,任凭我们怎样呼喊,他们永远不会再醒。静静的,他们躺在地底下,不知道会不会觉得闷得慌?新生命的延续,源自老生命的枯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的路上,行人没有哭声,但心情都非常沉重。勾起的是对已故亲人无比的怀念,摸不着的是逝去亲人们的面孔,听不见的是他们曾经的话语声。

今天,我要分享我的故事,我要说出我的心声:

那些年,跟随爷爷去上坟

每年的清明节,人们都要去亲人的墓前祭祀,在我老家祭祀活动非常简单。尽管如此,也掩饰不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与怀念。

小时候,我与哥哥曾多次随爷爷去给祖先上坟。那时的我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痛苦,亦不懂上坟的真正意义,只是因为贪玩而随爷爷去图个新鲜。爷爷的虔诚让我深深铭记,爷爷的举动被我永存大脑。摆上祭品,点燃香火蜡烛,还要磕头,我俩随着爷爷一起磕头,但缺乏爷爷那样的肃穆。随后,爷爷便指着眼前的坟墓一一给我俩做详细介绍。我听的还算细致,但还是区分不出哪个是谁的墓,谁与谁又是什么关系。总之,具体人物我是分不清的。因为没有见过他们本人,就单单听爷爷介绍一下印象不是很深也是情有可原的。但我牢牢记住的一点是属于我家的直系血亲的那几座坟墓。

上坟来回的路上,我们爷孙三个的身影显得那么和谐,有说有笑,爷爷一直给我俩讲解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小时候的自己 总是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与疑问,稍有不懂的便向爷爷立即发问。爷爷则面带笑容给我俩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个透,还会附带着讲一些与所问问题有关的话题,让我大开眼界,收获着实不少。与爷爷一路上说说笑笑,边走边聊,是一种极大的享受。以致回家了都不觉得累,只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清明,我们除了哀思逝去的亲人,还要学会读懂人生!

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太短暂,我们总是在为美好的生活而拼搏。不论如何奋斗,谁都改变不了日月星辰的运转,改变不了人的生老病死。人人都在追求完美,人人都知道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但却总是不会放弃追求完美的决心。这就是思想驱使下的冲动,精神刺激下的发泄。至少作为人类,我们离不开这些,也少不了这些。从一个孩子到大人,再到老人,直到走完自己的一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部充满酸甜苦辣的血泪史。真正能感受其滋味的便是其本人,别人是不会走进去的,也是不可能走进去的。

岁月这把无情的刀,往往在夺走人的生命后不留疤痕,总在人不经意间经过。给人造成内伤,好长时间都不易痊愈。清明,我们除了哀思逝去的亲人,还要学会读懂人生!

如今,上坟的路上再也看不到爷爷的身影了,我也没有了曾经那么多的好奇。或许,是爷爷曾经给我解答完了全部疑问。墓地里,多了一座墓堆,爷爷永远安安静静的躺在了里面,不再食人间烟火了,也不再过问人间世事了。与黄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最后也是黄土作伴,长眠于地下。也许,这是一种完美的回归吧!我没有眼泪,也没有微笑,只有曾经的画面在脑海里一遍遍的回放。那个爷孙三人去上坟的队伍就在前面走着。看啊,他们有说有笑,一路上都在嘀咕着什么,旁人根本听不懂,那是属于他们三人间的语言。他们走过的那条路还在,只是长满了杂草,布满了荆棘,似乎经过的人越来越少了。没错,我认识那条路,过了短短几年,怎么可能不认识。

当我再一次经过那条路时,脚步变得沉重了,语言变得稀少了……,爷爷生前的点滴却更加清晰了……

日月如梭,年华易逝。

每一年的清明节,都在告诫我们尽孝要趁早,岁月要珍惜。

改变不了的选择顺其自然,

能够改变的让它变得更好!

岁月静好,

且行且珍惜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