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小兵 苏州人爱把青团说成揉进“春天味道”的美食,葑门横街就有一位23年来一直在捕捉“春天味道”的老人。 他叫周三男,今年71岁,来自“青团之乡”昆山正仪,做青团的手艺是祖传的,至于制作青团的秘诀,他说主要靠真材实料。 周三男说,苏州人讲究时令,又喜欢吃甜食。每年清明前后,是青团集中上市的时候。1996年,他就在葑门横街开了家青团店,一做就是23个年头。其间,味道不变的豆沙馅青团,价格已从当初的2毛钱一个涨到现在的1块钱一个了。 吃青团,讲究的是时令。周三男一般只在春节后到清明期间的2个月时间开门做生意。过了这段辰光,周三男就会让卖盐水鸭、羊肉等的商家接盘,三家合租一个门面,形成春卖青团、夏卖盐水鸭、秋冬卖羊肉的“链条”。 周三男介绍,每年冬天,他会把田地翻耕播种浆麦草子;开春后,浆麦草长出嫩叶,采集这些嫩叶打成汁,拌进糯米粉,青团子青绿的颜色完全是天然的。包上不同的馅,上锅蒸15分钟,出屉便是色泽诱人、清香扑鼻的青团了。制作青团,每个环节都非常讲究,浆麦草要嫩,糯米粉要细,这样吃起来口感才会软糯清香。 周三男告诉记者,传统的青团子只有豆沙一种口味。现在,为了迎合不同的顾客,逐步增加了萝卜丝馅、芝麻馅、蛋黄肉松馅等。不过,还是豆沙馅卖得最好。 周三男始终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农民,靠种田为生,做青团算是补贴家用。现在孩子们长大成人有了不错的工作,都叫他不要做青团了,但他还坚持要做下去。周三男说,在葑门横街还有很多熟悉的老顾客,每年这个季节都会等着尝他做的青团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