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张先(990—1078)是北宋时期的高寿词人,他甚至比晏殊(991年—1055年)还要大一岁。晏殊当年(1005年)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因出仕极早,范仲淹、欧阳修、张先等皆出其门下。张先是天圣八年(公元1030)的进士,及第时已经40岁了。 张先是北宋词坛的一个代表作家,在词从小令向慢词的过渡中是一个重要人物。因为善于用“影”字,因此被人称为“张三影”。不过他被后人所知,却不是因为词填得好,而是一个八卦故事。 一、张先八十娶小妾是真是假? 对于普通人来说,张先最出名的还是他八十岁娶小妾的故事, 据说张先很开心地写了一首诗: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治平元年(1064)张先74岁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据说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张先八十岁的时候,苏轼(1037—1101 )应该是33岁,正是王安石变法的第二年:熙宁三年(1070年)。这一年欧阳修因反对新法,改知蔡州(今河南汝南县)离开京城。当时苏轼在京也连续上书神宗全面批评王安石新法。 不知道苏轼怎么知道远在江南的张先娶了一个小妾,而且还写了一首诗拿老头子开起了玩笑: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 熙宁四年至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才被派往杭州任通判,那时候的张先已经八十四岁了。张先娶小妾不知真假,但是苏轼给张先写得这首诗很像是后人杜撰的。 二、张三影的来历 据宋朝《古今诗话》记载,张三影的名号还是张先自己取的: 有客谓子野曰: 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子野曰: '何不曰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 '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此余生平所得意也。 有客人对张先说:大家都称先生您为张三中,因为您的作品里有“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三句。张先说:为什么不叫我张三影呢?客人不解,张先说:'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这三句才是我最得意的句子呀。 三、三中与三影 三中是一首词中三句,“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来自张先的《行香子》: 舞雪歌云。闲淡妆匀。蓝溪水、深染轻裙。酒香醺脸,粉色生春。更巧谈话,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无畔,凌波何处,月桥边、青柳朱门。断钟残角,又送黄昏。奈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三影分别来自于张先的三首词。第一首是《天仙子》,其中有“云破月来花弄影。”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第二首是《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其中有“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 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 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 这首词是一首慢词,北宋初年填词以小令为主,张先与柳永对慢词都有开拓之功。 第三首是《归朝欢》,结尾句是”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按照《古今诗话》的说法,这首词有两个版本,另一个结尾句是'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 声转辘轳闻露井。晓引银瓶牵素绠。西圆人语夜来风,丛英飘坠红成径。宝猊烟未冷。莲台香蜡残痕凝。等身金,谁能得意,买此好光景。 粉落轻妆红玉莹。月枕横钗云坠领。有情无物不双栖,文禽只合常交颈。昼长欢岂定。争如翻作春宵永。日曈昽,娇柔懒起,帘押残花影。 四、张先其他诗词作品中的影 既然有三个异常优秀的”影“,当然是从很多的作品中挑选出来的三个最好的,张先还有一首”影“写得非常好,甚至被人称为可以与“三影”合称“四影”。这是一首《木兰花·席上赠同邵二生 》中的一句: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 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除了这四首有名的”影“,张先还有三十多个”影“,例如: 弄妆俱学闲心性。固向鸾台同照影。《木兰花/玉楼春 其七 席上赠同邵二生 》 浮萍破处见山影,野艇归时闻草声。七律《西溪无相院》 山影与天都在水,风光为月不留云。七律《九月望日同君谟侍郎泛西湖夜饮》 苕花飞尽汀风定,苕水天摇影。《虞美人》 相比较而言,比起前面的”四影“,略微有些逊色。其中”浮萍破处见山影““云破月来花弄影 ”有异曲同工之妙。能看出来,张先真得很喜欢用”影“这个字,难怪会提炼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一类的佳句。 五、”影“以外的佳作 张先除了这些”影“以外,它还有很多佳作流传下来,其中更有一首词让欧阳修叹服。 1、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南宋范公偁(1126-1158)《过庭录》记录了一个故事: 子野郎中《一丛花》词云:“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时盛传,永叔尤爱之,恨未识其人。子野家南地,以故至都谒永叔,阍者以通,永叔倒屣迎之,曰:‘此乃“桃杏嫁东风”郎中。’” 张先的这首词流传于世,欧阳修读到以后非常爱不释手,可惜没有见过张先。有一天看门人通报说有一个张先的人来拜谒,欧阳修激动地鞋都没穿好就出门迎接,嘴上还说着:这是“桃杏嫁东风”郎中来了。 《一丛花》: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双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这首词妙在末句: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修辞中有一种叫做:比拟,比拟有两种,其一是将物拟人(物有人的特征),将人拟物(人有物的特征)。这句”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兼有两种比拟,先是将人拟物:不如桃杏,然后将物拟人:犹解嫁东风。 最后三句化用的是李贺《南园》诗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东风不用媒"之句,而李贺只用了一种比拟,因此张先更胜一筹,转进转出,绝妙无比。 2、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昨天写了一篇《飞红万点愁如海 一篇短文看明白 诗词创作如何用好明喻隐喻和借喻》,讲的是比喻,从张先《一丛花》中可以看到”不如桃杏“之比,这首《千秋岁》也有一个绝妙的比喻: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 这首词惜花伤春,和上一首相似的是也有相思之意。李贺说:天如有情天亦老,但是在张先这里,天不会老,情也不会绝。心似双丝网,丝”“思”,谐音双关。中有千千结,异常的牢固,所以情难绝。这个比喻虽然没有一丛花那么复杂,却新警奇拔,成为点睛之笔。 结束语 说张先,不能不提柳永,张先比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小几岁,但是两个人的际遇完全不同。柳永几乎落魄终生,暮年中第却一直沉于下僚,传说柳永死后还是乐工歌妓凑钱下葬的。而张先颇受晏殊的赏识,虽然40中第,但是一直到74岁才致仕,生活优渥。二人都对慢词有开拓之功,提高了慢词的地位,有承前启后之功。 晁无咎评价二人的区别说他说: 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近世以来,作者皆不及。” 《能改斋漫录》 柳永仕途运蹇,很大的原因就是词作过于俚俗,因此晁无咎说”子野韵高,是耆卿所乏处“。传说当年柳永因作词得罪了宋仁宗,“久困选调”,柳永去走晏殊的门路碰了钉子。 柳三变既以词忤仁宗,吏部不敢改官,三变不能堪,诣政府。晏公曰: “贤俊作曲子么?“三变曰:“只如相公亦作曲子。” 公曰:“殊虽作曲子,不曾道:‘针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 不但晏殊瞧不上柳永,苏轼也曾告诫秦观不要学柳永的词风,北宋的士大夫们对于柳永总是高高在上的态度。而张先恰是主流这一派的。 |
|